话说,孔子堕三都之后,三桓立马就知道,孔子是“包藏祸心”,名义上说是为了削弱陪臣的势力,实际上是想要增强王室的势力。
此外,在夹谷之会上,孔子光芒万丈,给齐国君臣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齐景公就很忌惮孔子,夹谷之会回来以后,《史记》记载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
不仅是恐,而且是大恐。
于是齐景公就要想辙,就跟群臣说:你看看你们,鲁国有孔子,以道义辅佐鲁君。而你们就会给我一些奇技淫巧之术,搞得这次夹谷之会,寡人丢尽面子,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有大臣就对齐景公说:这次夹谷之会,我们确实没有占理,我们以大局为重(拉拢鲁国对抗晋国),把郓、汶阳、龟阴之田还给鲁国。
齐景公说:关键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鲁国强大,必然危害到我国利益。
有大臣说:这事情好办,孔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们让他沮丧,让他以为鲁国不可救药,他就自然就离开了。鲁国强大,全在孔丘,若孔丘离去,则鲁国自然会衰弱下去。
齐景公说:具体怎么操作呢?
回答说:国君挑选美貌的女子和宝马送给鲁国,让鲁国君臣自甘堕落。
齐景公于是挑了80个美女,各个妖艳过人,然后又挑了120匹宝马,把它训练成舞马。
然后,把美女和宝马送到鲁国曲阜的城外。
在那里,开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舞台,日日笙歌,美女一直在跳舞。
那么,这样一来,消息就传到了鲁国君臣耳中。
季孙氏的族长,季孙斯就听说了此事,于是暗中就看美女去了。
看得那是流连忘返,哈喇子都掉地下了。
他一天看了三次。
鲁定公就问季孙斯说:你怎么回事,怎么最近心情不佳?
季孙斯就跟鲁定公说,曲阜外面有美女,还有能够随着歌曲跳舞的马。
鲁定公一听,心眼就活泛了。
他比季孙斯还没出息,他压根就不回来了。季孙斯好歹还是回家,然后往返三次。鲁定公打着慰问百姓的口号,就一直待在那里了。
季孙斯的家臣,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就听说。子路为人耿直,直率。
回去就报告给孔子,说:夫子,您可以离开了。
孔子说:为什么啊?
子路就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沉默不语。
子路就说:如此君臣,何能成大事?
孔子说:我们再等一等,未来要举行郊祭,按照礼节,祭祀所用的肉要分给大夫们。如果他们不分给我,我们就离开。
季孙斯就天天跑去看美女,这回更过分,三天不上朝。季孙氏可是鲁国的权力中心,相当于后世皇帝不上朝的感觉了。
而且,祭祀的时候,那个肉也没有分给孔子。
孔子此时真的是万念俱灰,孔子就决定离开鲁国。
到了屯这个地方,孔子是故意放慢行程的。
当时有一个叫做师已的乐官来此为他送行。
师已就跟孔子说:这件事情不是夫子的错啊,您又何必要离开呢?
孔子说:我能否唱首歌?
于是孔子唱到: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意思是,那个美女的口可以把人逼走,那个美女的话,可以败坏国家。
师已回去跟季孙斯报告了此事。
季孙斯也很懊恼,就说:夫子是怪我好色不如好德啊。
那么孔子要去哪呢?
孔子要去卫国。孔子为什么要去卫国呢?
1、卫国是中原姬姓国家,和鲁国是一样的。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2、卫灵公还是比较有为的君主
最主要的是,子路的大舅子就在卫国,因此互相有个照应。
孔子进入卫国,这感觉就不一样。什么感觉呢?
他感觉卫国人特别多,就是卫国人口众多。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口众多可是一个指标,人口越多,能够开垦的土地就越多,并且给国家的赋税就越多,这个国家当然就比较强大。
因此,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他是很欣慰的。
当时冉有就问孔子说:人口这么多,如果让夫子治国,应该如何治理呢?
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
冉有说:然后呢?
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这一点,我们至少可以提取两个信息
其一、孔子到了卫国,是很有信心大干一场的。
其二、孔子这一点主张和管仲所说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是一致的。
但是这一点,我们不能教条地看待,也就是我们不能说,非要经济发展起来,才有礼乐教化,那就完全教条式看待社会发展了。
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思想总是走在经济之前的,比如说,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但是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如果说,经济是决定文化,这一点当然是错误的。
社会各个系统是紧密配合的,经济、政治、文化往往需要配套,才能发挥社会的全部功效。而经济、政治变革是非常困难,而且就算变,也要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这个方向的预测就是思想家指明的道路,所以一次大变革之前,必然有思想作为奠基。
总之,孔子对卫国第一印象是不错的。
孔子面见了卫灵公。
卫灵公就问孔子说:您在鲁国的待遇如何?
孔子说:奉粟六万。
卫灵公说:好,我也给你六万。
这样一来,至少生活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孔子就住在卫国,但是有人给卫灵公进谗言。
卫灵公于是就派人名义上慰问孔子,实际上是探查孔子。孔子怎么能看不出来,就离开了卫国。
他一共在卫国住了十个月。
孔子离开卫国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卫灵公的举动和他的理想不同。孔子的理想是希望恢复周礼,以仁治国。
这里的以仁治国、恢复周礼是一个意思。因为在孔子心目中的明君圣主,他不仅是政治上的领袖,还得是道德上的完人。而且这个人必须是贵族。两者是合一的,这种人可以称之为是君子。这个思想可能不是孔子首创,因为在《易经》中已经有大量的思想,比如说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里的君子,可不是道德高尚之人,指的是君王对待事情,必须谨慎。
因此,季札和子产可能很符合这一点。
所以孔子说,
汝为君子儒,莫为小人儒
所谓君子儒,就是从政和教化为一体的人物。他既要保持辅佐君王的能力又要进行一个思想的传道功能。而小人儒,就是到孔子这里学怎么埋人,属于技校学生,前面属于研究生。
但是卫灵公当时跟随的政策是,加入齐国同盟,反对晋国。互相征伐,孔子很看不惯这点。因为你攻打其他国家,本来是需要天子的号令。现在底下自己相互攻打,是不符合礼法的。
所以孔子在卫国很郁闷,他就自己敲磬。
然后有一个背着草筐走过孔子身边。
他就觉得很奇怪,就感叹说:我看这个敲磬的人有心事啊。
他就听着孔子敲磬,然后又发出感叹说:那硁硁的声音,好像再说,没有人理解自己吧。唉,没有人理解自己,就自以为是便吧了。就如同一个人趟水过河,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他所说的话,出自《诗经》,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意思就是,既然世道黑暗,顺其自然便罢。如果世道光明,那就还可以伸张抱负。
孔子说:他的心真是平静啊,我没有办法说服他啊。
总之,孔子离开了卫国,接下来他想要去陈国。
经过匡地的时候,孔子的学生颜高就指着前面,对孔子说:当年我就从这里进城的。
结果匡地的守将一看,说:那不是鲁国的阳虎吗?
孔子和阳虎真是一对欢喜冤家,当年孔子十七岁的时候,被阳虎阻拦不让他参加季孙氏的宴会。后来阳虎专门请孔子出山。
结果此次还被人认为是阳虎。因为阳虎和孔子长得很像。
阳虎当年迫害过匡地人,所以匡地人一看“阳虎”来了,可不能让他跑了。
于是就把孔子围起来,也不听孔子解释,就把他们师徒们抓起来。囚禁了整整五天。
孔子另一个学生颜回,身体虚弱,走得慢,五天后才到了这个地方。
孔子看到颜回,很高兴地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回说:夫子在,我怎么敢死啊。
他的弟子就对匡地人解释,结果匡地人就不听,一直把孔子关起来。
他的弟子就很着急。
而孔子很淡然,他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文王死后,周礼不都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要消灭周礼,杀死我也就算了。如果上天不想消灭周礼,那么,匡地人又能怎么样呢?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孔子认为,自己是周礼的承担者,其次上天没有想让周礼灭亡,所以自己肯定没事。实际上是寄托了孔子自己的理想,他想要复兴周礼,当然不能认为上天要灭亡周礼了。他曾经说: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就是,如果要用我,我会在东方复兴西周。
当然孔子也不能老是生活在理想之中,他派人去找卫国的宁武子,让卫国人解释。
最后得以化解这次危机。
这个宁武子,孔子曾经评价说: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就是,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宁武子会尽其所能。但是国家黑暗的时候,他就藏拙。孔子说,我能做到前者,却做不到后者啊。
孔子确实做不到前者,正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思想是中国悲剧审美的起源。
前面我们就讲过,悲剧的产生,很大的部分就是明知道结果是如何,但是怀着理想却非要改变这个结果。也就是理想是高于现实。
我们还讲过,所谓美。一个东西之所以让人感觉美,是因为他从现实出发,却超越现实而存在。
因此,浪漫主义,必然是以现实为依托。现实主义,又有一个浪漫主义的情怀。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是也。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两位圣人,
苏格拉底怀揣自己的理想,他不愿意违背雅典的法律,即使他认为那个对他的判决是错误的,也毫不犹豫喝下毒酒。
耶稣基督知道犹大出卖了他,但是他知道这是必然的,于是很坚决地被钉在十字架上。
这些种种,都是悲剧色彩,却以这种浪漫的方式,展现出最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