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这才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足
糖尿病还会截肢?很多人听了都瑟瑟发抖。
事实上,糖尿病导致的“烂脚”,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致使抗感染和伤口愈合能力降低,从而大大增加了足部疾患风险,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严重时须进行截肢。
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西方国家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1%的糖尿病病足溃疡截肢。此外,糖尿病还是非创伤性截肢中的首位原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5倍,美国每年糖尿病的医疗费用中1/3花在了糖尿病足病的治疗上。
2015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发布的《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断和处理指南》指出——
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是25%
全世界每20秒就有人因糖尿病而锯掉一只脚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占我国住院截肢患者的28.2%,占非创伤截肢的41.5%。
为什么会这样?
高血糖伤血管:令血管硬化、栓塞,下肢“微循环”受阻,营养跟不上,组织容易慢慢坏死;
还会伤神经:让你的“痛觉”不再敏感,踩了颗图钉都可能没感觉;
腿脚一旦受伤,爱吃糖的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躺在下肢这个“糖堆”里大快朵颐,迅速引起感染、坏死……
所以,“深度”的糖尿病患者,剪指甲不小心剪破一点皮,穿鞋的时候不小心磨破了,走路的时候足底出现了硬茧......都有可能引起“烂脚”。
糖尿病可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液供应及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出现如小腿抽筋、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严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现跛足行走。下肢供血不足还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和伤口自愈能力的降低。下肢缺血可引起足部溃疡和坏死。
足部病变的防治措施:
足部病变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出现病变以后要早治。不要认为“不痛不痒,没事儿”而耽误了病情,最后造成不得不截肢。所以我们应该及早进行糖尿病足的筛查主要包括周围神经和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从而更好的预防其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应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坚持做足部护理,可以改善足部皮肤的状况和下肢缺血,缓解下肢和足部出现的麻木感及疼痛感,以及皮肤的皲裂和干燥情况。
具体操作如下:
每天用37 ℃~40 ℃温水洗脚,泡脚时间不超过20分钟。
用浅色柔软的毛巾将脚轻轻的擦干,特别是足趾间。
对双足皮肤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要注意足底、趾间、容易受到挤压的部位是否有红肿、皮肤皲裂、变色、水泡、溃疡、足癣、鸡眼、创伤等情况,皮肤感觉是否正常和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
其次是“涂擦润肤膏”,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洗足后要涂抹润肤膏,使皮肤柔润,以预防出现皮肤的皲裂。注意不要在足趾间涂抹。
接着是“足部按摩”,用手掌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肌以足尖为起点对双足和下肢进行按摩,按摩两侧足部和小腿各要3~5 min,每天早晚各要求做1次,用来加强下肢和足部的血液循环。
最后一步是“下肢运动”,运动通过抬脚尖,提脚跟,弯腰等以促使小腿的肌肉——腓肠肌进行收缩,从而加强下肢的血液循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简单地说,就是由于糖尿病对微血管的破坏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
在人的眼睛中,视网膜就像照相机的底片,视网膜上分布了很多血管,小血管遭到破坏后,视网膜会缺氧、缺血,进而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等,统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DR)。
糖尿病带来的灾难除了失明、截肢,还有中风、心脏病、肾衰竭......
糖尿病的危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血液中的糖分长期过高,人体的大小血管都会受影响,从而令各个器官都受到牵连。
其中,心脏病和中风(脑卒中),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两种并发症。
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已成为了我国第二大慢性病,仅次于高血压。
我国目前有成年糖尿病患者1.14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得糖尿病。
即使是深圳这样一个年轻化的城市,18岁以上的糖尿病患病率也有8.3%,也就是说每 12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得糖尿病。
而且,我国还有糖尿病前期患者4.93亿。
基本上每2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是糖尿病或者是糖尿病前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通俗地讲,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
如果不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糖尿病前期者会在5-10 年内“转正”,发展成糖尿病人。
当你以为自己还很“健康”的时候,“甜蜜的隐形杀手”很可能已经潜伏在你的身体里!
在糖尿病病友中,有一个现象:如果家里有一个人得了糖尿病,那么他的家人也很容易中招!
为什么呢?
1、生活习惯相似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生活习惯往往是相似的,比如一家人都习惯吃得高油高盐,都不爱运动。所以当其中一个人因此得上糖尿病,那其他人也在危险的边缘!
2、基因遗传
糖尿病确实是有遗传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都有糖尿病,孩子得糖尿病的概率会非常高。
但基因是没办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唯有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降低被“传染”上糖尿病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
一、科学饮食
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进餐速度过快与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也会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建议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全谷物,杂豆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研究显示,长期摄入糙米饭比白米饭更有助于降低HbA1c,有利于血糖控制。而燕麦餐与普通饮食相比,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无显著作用,虽然对控制血糖方面没有杰出贡献,但对血脂控制却呈现明显效果。
每日蔬菜摄入量500克左右,深色蔬菜占1/2,餐餐有新鲜蔬菜,烹调方法得当,烹调注意少油少盐。
常吃鱼禽,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如果长期摄入红肉类,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食用加工肉类同样会增高患病风险。
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每周不超过四个鸡蛋,不弃蛋黄
每日300g左右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两餐之间选择适量低血糖指数水果
零食加餐可选择坚果,值得注意的是,坚果虽好,但热量不低,所以摄入时需要记录在当天所需的卡路里中。
足量饮用白开水,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
不推荐患者饮酒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营养师的个体化营养指导,每年至少4次
二、适度体力活动
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肥胖和消瘦
规律运动,全家制定运动计划,全家相互督促、鼓励。选择适宜自己且能持之以恒的运动,长期坚持。各种运动相互交替,每周轮流进行。制定短期及长期目标,全家相互监督、奖励。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少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找合适的方式缓解精神紧张压力大状况。
四、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预防低血糖
小分子肽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有积极作用
正确的通过饮食调节控制糖尿病的方法,不应是单纯地控制主食的摄入,而应是考虑日常膳食及其他辅助食品中的各种有利于改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状况的因素,一方面积极地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又要通过饮食这种安全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因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糖代谢异常状况,从根本上来解决和控制糖尿病。
小分子肽是比整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氮源,是非常易吸收的氮源营养物质。这是小分子肽作为营养物质的共性特点。但除此之外,小分子肽对于糖尿病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1、小分子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在以小分子肽作为受试物或受试食品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中均证实,肽对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具有明显的辅助调节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证实,肽对于大鼠高血糖具有调节作用。
经口连续8周给予肽送检样品,在高糖模型成立的前提下,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225g/kg.bw、0.45g/kg.bw和1.35g/kg.bw)空腹血糖值与高糖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肽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未见明显影响。表明肽对空腹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临床研究证实,肽糖耐量试验结果和空腹血糖试验结果都是阳性,因此认为肽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研究中还发现,肽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可以缩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整期,可以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2、肽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有积极作用。
糖尿病的各种合并症是造成糖尿病人痛苦的重要原因。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状况有助于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系列的针对糖尿病合并的研究结果显示,肽对于糖尿病肝功能、糖尿病肾功能均具有保护作用,具有能够调节糖尿病高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合并症,还能够延缓皮肤老化、促进皮肤伤口愈合。
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伤
高剂量肽能够显著升高糖尿病模型大鼠SOD的活性,中剂量、高剂量的肽能够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丙二醛的水平。故认为肽通过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功能,发挥保护肝脏的功能。
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
中、高剂量的肽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酸和尿素氮的水平,表现在糖尿病状态下的预防肾损伤的功能。在非糖尿病情况下,肽也表现出延缓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作用。
肽改善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
动物研究证实,肽有助于降低总甘油三酯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而对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影响,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或高胰岛素状态下大鼠的脂代谢紊乱状况。
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及高血压并发症.
游离脂肪酸、抵抗素、脂联素和瘦素等脂肪内分泌激素的异表达是糖尿及其心血管合并症的重要作用机制,动物试验研究发现,肽可能是通过抑制或促进脂肪内分泌激素的表达来调节机体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代谢。此种作用机制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关联。
肽具有抗皮肤老化、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能对于预防糖尿病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糖尿病在皮肤方面的表现之一就是出现损伤后难以愈合。肽在皮肤组织中表现出的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的皮肤合并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营养医学经过实验证实,小分子肽可以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并且可使其糖耐量能力显著增强,且对糖尿病小鼠的体重降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胰岛素本身就是由51个氨基酸链所组成肽链,小分子肽就是富含多种氨基酸的肽链组合。与人体自身分泌的活性肽非常接近,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作为糖尿病人或者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日常补充剂,可以增加糖尿病人体力,加速器官修复,协助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辅助调节血糖。
饮食控制糖尿病,不应只是控制主食的摄入,还应该充分利用像小分子肽这类的物质,把通过膳食对糖尿病的“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特医级康缘美域正肽小分子大豆肽粉,通过新型酶分解技术萃取大豆里的蛋白小分子,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遇水即溶,利于人体肠胃吸收。全新康缘美域正肽在外观、口感、配方等方面全面升级,带给你不止于超惊喜的使用体验:肽粉纯,分子量小、溶解度佳易吸收;配比科学,营养升级;口感极好,适宜长期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