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初的一个深夜,苏军总参谋部内灯火通明,仍在进行着紧急军事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两个新的方面军司令员的人选问题。
会议中,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经反复讨论终于确定下来了,决定任命经验丰富的宿将罗科索夫斯基来担任,这是信得过也是靠得住的指挥员。
但是讨论来讨论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指挥员,最高统帅斯大林叼着烟斗,蹙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他实在是忧心忡忡啊……由于苏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一连串失利,苏军西南方向正岌岌可危,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开始执行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 “蓝色行动”。起初,德军将进攻重点放在沃罗涅日,他们设想突破苏军在沃罗涅日的防线,然后进攻苏联南部战线和西南部战线,以图从后方包围苏联红军。
苏军根据紧急形势,为抵挡住德军的凌厉攻势,仓促组建了两个新的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
就在大家思虑万千、踌躇不决之时,一位年轻的将领再也忍不住了,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并大声说道:“我!请求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副总参谋长瓦杜丁中将。斯大林禁不住诧异的说:“你!”斯大林担心的不是瓦杜丁的热情、勇气和谋略,而是论前线的指挥经验,跟罗科索夫斯基相比他还是略有些欠缺的。
正在这个时候,作战部长什捷缅科中将站起来说:“我认为瓦杜丁同志完全可以胜任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此,瓦杜丁开始了他闪耀而短暂的人生……
瓦杜丁作为一个具有天赋且不可理喻的将领,在苏德战争中是犯了一些错误的。然而,他最大的特点却是能从中汲取教训并在数个至关重要的战役中击败纳粹德国。翻开战争的历史画卷,运用坦克制胜的战例不胜枚举,然而将坦克作为快速集群运用于集团军和方面军而战功卓著者则廖若星辰。苏联英雄——瓦杜丁大将却是这样一位屈指可数的善用坦克作为快速集群的军事天才。
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杜丁1901年12月出生于苏联别尔哥罗州切普西诺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4月他参加了苏联红军,从此踏上了戎马生涯。先后担任排长、连长、参谋、师参谋长、军区司令部第一部部长、副参谋长、参谋长、方面军参谋长、司令、苏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在此期间,他先后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基辅高级联合军事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总参军事学院,由此奠定了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瓦杜丁对军事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和现代先进条件下的作战理论等都颇有研究,并善于运用理论创造性的指导作战实践。
1939年,他参与策划了苏联与纳粹德国瓜分波兰的行动,并担任苏联红军南方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又参加了占领罗马尼亚萨拉比亚的战斗。做为奖励,1940年斯大林晋升瓦杜丁为中将,并任命他在总参谋部任要员。但瓦杜丁做事凭热情蛮干,在面对各种改革时,由于没有多少战斗经验和实战知识,且管理艺术和策略也过于抽象,故其显然不能适应这个要职。好在,他是农民出身,又年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忠于党,忠于斯大林,这使他成为斯大林欣赏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将领之一。然而,瓦杜丁以及其他苏联红军高层军官, 都未能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闪击苏联前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
1941年6月30日,瓦杜丁被任命为西北方面军参谋长,并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他用其出众的领导能力来弥补自身用兵方面的不足。而且,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并善待下级,所以下属们都很钦佩他的为人。瓦杜丁从不计个人得失,身先士卒,而且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胆识,战争期间,大多数苏军将领在失败面前畏首畏尾,害怕主动向德军发起进攻。而瓦杜丁却恰恰相反,敢于主动进攻。
在列宁格勒,西北方面军要阻止由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北方集团的进攻,瓦杜丁坐镇诺夫哥罗德附近指挥苏联红军在此地组织起一次进攻,企图包围德军大部。因此,曼施坦因不得不重新集结整个德国北方集团军,以阻止苏联的进攻。就这样,德军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夏季,而红军得到更多的时间来加强城中的防御工事。德国人则错过了占领列宁格勒最佳的机会,一个甚至可能改变世界的机会。不过当年瓦杜丁指挥部队的成绩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他高估了自己部队的能力,而且把目标定得过高,他的综合实力对当时的德军来说都是非常弱小的,他没有考虑困难的地势、德军坚固的防线和自己缓慢的进攻速度就贸然对敌人发动了进攻,部队损失惊人,伤亡率达到60 %,使得基层指挥官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1942年1月,在苏联进入冬季反攻后,苏联红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瓦杜丁在杰米扬斯克围困了两个团的德军,并且完成了对德军的第一次包围,德国一个团战斗力相当于苏联一个野战军。战役中,瓦杜丁使用了一些新的策略和思想,不过德军的防御十分顽强。主要原因是因为苏联空军太过于弱小。在1942年4月,瓦杜丁终于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不过德国的援军也随即赶来。战后美国专家评价这次行动的结果为双方打成平手,但当时德国人却对这样的教训视而不见,他们认为就如这场战斗,他们绝对有能力对一支陷入包围圈的部队进行援救和突围。这种想法促成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灾难。
1942年,任苏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瓦杜丁,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成功指挥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作战;7月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后,指挥该方面军积极组织防御,抵御来自沃罗涅日方向优势之敌的进攻;战役中,瓦杜丁开发了一位杰出的指挥人才——新任60集团军司令兼坦克第18军军长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在德军大规模进攻沃罗涅日方面军时,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部队马上赶到。在这次行动中,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先遣一个旅孤军支援,面对的是强大的德军如洪水般的攻势。经过这次行动后,瓦杜丁要求斯大林将第60集团军全权交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起先斯大林反对这一要求,因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是犹太人,不过斯大林也深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完全能带领好一个集团军。就算反对派也没能阻止住瓦杜丁的建议,因为他相信斯大林会改变想法,就这样,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迅速成为了苏联红军一名出色的指挥官。后来,虽然德军攻占了沃罗涅日,但他们无法突破瓦杜丁的战线,在此之后,德军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计划,并将目标转移至斯大林格勒,这是关乎德国命运的决定。
同年10月瓦杜丁调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指挥该方面军参加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并显示出高超的指挥艺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瓦杜丁参与制订进攻战役计划,提出了以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同时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和南面突破敌军防御;尔后在德军纵深处会合,切断德军增援,包围斯大林格勒地域内之德军(20多个师)的大胆建议,并被采纳。为此,瓦杜丁在其指挥的方面军左翼突破德军防御后,投入由所属的两个坦克军组成的快速集群,向战役纵深快速推进,很快占领了战役支撑点,并与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机械化军构成了合围对内正面,将德军压缩在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尔后,他又以坦克第五集团军向纵深发展进攻,与友军构成了对外正面,从而使斯大林格勒城内25万德军成了瓮中之鳖。在此战中,瓦杜丁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巧妙的运用坦克,成功地解决了在进攻中使用快速兵团和军团发展胜利等问题。12月,为了确保苏联红军成功包围斯大林格勒,在“小土星”行动中,瓦杜丁指挥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实行了正面连续突击的同时,组织起强大侧翼突击的成功战例,成功包围并消灭了意大利第7集团军三分之二约十三万人的兵力,有力挫败了曼施坦因计划突围救援第6集团军的“暴风雪”计划。正因为瓦杜丁在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斯大林在1942年12月晋升他为上将。
1943年3月,瓦杜丁再次调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并被晋升为大将,准备迎战即将来临的库尔斯克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瓦杜丁取得了明显优势,打败曼施坦因就在于他拥有创新的方法和战术技巧。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他打破常规,在德军进攻前,出其不意地对德军进攻部队实施了火炮压制,极大地削弱了其突击力量,迫使德军被动地发动进攻,战役中德军投入了约1000辆坦克,而瓦杜丁以三个集团军和一个坦克集团军抗击,德军久攻不下,意欲改由东南面突击,直接夺取库尔斯克,瓦杜丁识破其企图,遂将加强大本营预备队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和近卫第五集团军与德军党卫队坦克军和坦克第三军在普罗霍夫卡相遇,于是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坦克遭遇战,双方交战坦克达1200余辆,苏联红军取得了遭遇战的胜利,德军被迫退回了阵地,瓦杜丁却抓住了战机,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坦克第一集团军和坦克第五集团军编成快速集群,负责正面突破,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法,夺取了此次战役最终的胜利。这次战役充分显示出了瓦杜丁不拘兵法,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高超指挥艺术。之后随着苏联在库尔斯克的胜利,曼施坦因认为就目前苏联红军的力量而言已经无法再组织起进攻时,瓦杜丁顺利解放别尔哥罗德。
同年10月,沃罗涅日方面军改名为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瓦杜丁的下一个目标是基辅,他精心设计了一个极具想象力和欺骗性的计划。这次,瓦杜丁又一次让曼施坦因惊讶。他的部队从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攻击德国人,并于1943年11月6日,解放了基辅。瓦杜丁趁势以基辅为基点,向德军防御的纵身推进,当瓦杜丁推进时,曼施坦因以为可以重复他二月在哈尔科夫的策略,不过原封不动的照搬是失败的开始,瓦杜丁毫不费力地向德国人收取了高额的“学费”。失败之后,曼施坦因并不甘心,试图再次发起进攻,不过最后还是吞下了失败的苦果。1943年12月19日,曼施坦因自以为取得了久违的巨大成功,他指挥部队沿科罗斯至基辅的铁路线内至少包围和消灭了苏联红军的四个团的兵力,不过他的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事实上他已经被瓦杜丁布置的骗局给欺骗了,这只是一个诱饵,瓦杜丁已经在另一边汇集了一股强大进攻力量,并在1943年圣诞节,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迫使德国人向西溃退。
瓦杜丁的进攻诱使科尔松地区聚集了大批的德军部队。1月,瓦杜丁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沿着科尔松至舍甫琴柯一线对德军实施包围,很显然曼施坦因又一次败给了瓦杜丁。虽然在科涅夫部进攻后两天才发起攻势,而第6装甲集团军又是临时拼凑且未满编,瓦杜丁出其不意地指挥装甲部队分梯队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这使得第六坦克军深入德军防线,2月3日,他与科涅夫的装甲部队对围困在口袋里的五万六千多名德国士兵进行围剿。2月17日,瓦杜丁和科涅夫消灭了口袋里的敌人。
有一次,因为瓦杜丁领导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仗没打好,统帅部就派罗科索夫斯基去指导其工作,在一个林子里,罗科索夫斯基惊讶的发现瓦杜丁的参谋长博戈柳博夫居然无可事事带着卫兵在打猎,经过询问,他了解到原来参谋出身的瓦杜丁喜欢亲自领导司令部的工作,把决策和谋划两项职能都归于自己掌控之下,就连接收电报的活,他都自己亲自在第一时间接收,这样参谋长只能无事可干了,不过这纯属个人领导风格,跟战事不顺并没有关系,瓦杜丁见到罗科索夫斯基开始非常抵触,但经过罗科索夫斯基的鼓励,他释然了,接着又是胜仗连连。
瓦杜丁在1944年4月的一天夜间在从战线附近的一个村子往另一个村子转移过程中,和负责警卫的车队失去了联系,在一条岔路上遇见了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在交战中腿部中弹,后被送往基辅治疗,在医院中他仍热心关心前线的局势。
瓦杜丁的伤本来只是一个非常轻的枪伤,但由于前线条件限制,在转移过程中伤口感染,负责治疗瓦杜丁的医疗组认为只需要使用青霉素即可完全治好他的伤。
但是,当时苏联还不能生产青霉素,所有的青霉素都是美国和英国援助的,而斯大林规定,任何人使用青霉素必须经过他本人同意。
于是医疗小组把使用青霉素的意见上报莫斯科,但斯大林不签字,大家只好等,在等待中瓦杜丁的伤势恶化。
赫鲁晓夫给斯大林打了电话(当时赫鲁晓夫是瓦杜丁的政委)要求对瓦杜丁使用青霉素,但斯大林不置可否。后来瓦杜丁亲自给斯大林打电话,在电话中瓦杜丁哭泣着说:“亲爱的斯大林同志,请您动用您掌握的一切力量救救我的命。”但斯大林依旧不肯点头。
四十天后,因为伤口严重感染而被迫截肢的瓦杜丁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苏军仓库里美英援助的青霉素堆积如山,瓦杜丁大将却因为斯大林不准许使用青霉素而死亡, 斯大林没有同意的理由是,青霉素不是苏联生产的,而是美国生产的,美国为了削弱苏联的力量,完全可以污染青霉素,因此用这些药物治疗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这种风险是不可接受的。
瓦杜丁的两个兄弟,阿法纳西·弗多洛维奇和塞蒙·弗多洛维奇也在44年二月和三月的战斗中相继阵亡,他们的母亲,维拉·叶菲莫夫娜,在两个月里相继埋葬了她的三个儿子。
尼古拉·瓦杜丁的国葬仪式在基辅举行,该市也为其建立了纪念碑。之后由朱可夫接替他指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965年5月6日,瓦杜丁被苏联政府追授为“苏联英雄”称号。
瓦杜丁作为高级指挥员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能攻善守,战功卓著。瓦杜丁的指挥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合围敌军重兵集团,使用坦克作为集团军快速集群和运用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快速集群,实施战场机动和组织战役防御等方面。他对苏联红军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术创新上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在冷战结束后各国专家客观分析了卫国战争和东线战争,瓦杜丁已经得到了普遍承认,他是现代西方军事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指挥官之一。
瓦杜丁因杰出的指挥才能而被苏军称之为"闪电将军"和"小土星",被德军称为“象棋大师”。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朱可夫、崔可夫等一样优秀的将领。
瓦杜丁大将是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中一位才能卓著的年轻将领,也是二战期间罕有的几位死于战场的名将之一。他虽然没有朱可夫那样的显赫,没有华西列夫斯基那样的儒雅,没有罗科索夫斯基那样的帅气,也没有科涅夫那样的威严,但他年轻有为,用兵高超,战功丝毫不亚于元帅们,堪称“苏联第一大将”。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曾如此称赞他:“他善于坚决地把兵力和兵器集中到主要方向上,善于积聚力量,出其不意地对敌军集团的侧翼和后方实施有力的突击,巧妙地使用大量坦克向战役纵身发起进攻,组织各兵种和军种的紧密协同动作,稳妥地对军队进行不间断而且果断的指挥。瓦杜丁将军当之无愧地享有大家的憧憬和全民的爱戴……”
本文部分内容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