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牛顿
在20018年年初,这样一部遗珠般的作品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它在周五开画当天票房只有 3500 万元,周日缓慢爬升到了 5300 万元,到周二终于当上了单日的票房冠军。
与此同时,《无问东西》的豆瓣评分也从 6.8 分逐渐上升到了 7.6分。
作为一部向清华大学百年纪念献礼的影片,它揭开了上个世纪那段尘封的历史,向现时代的人们重新展现了作为中国顶级学府之一的清华恢弘磅礴的百年校史。
影片共有四条叙述主线。
在理工科实用至上,文科几近断层的年代,最后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文科的吴岭澜;
富家独生子沈光耀在孝道和报国中的矛盾中选择毅然从军;
被救济的难民儿童陈鹏考上清华后,那段集体主义和国家发展岁月的描写;
最后是当代清华学子张果果奔波于人间烟火之中,在世俗的得与失中计较挣扎。
(影片中西南联大时期学生剪影。)
尤其西南联大的时段的故事最为动人。
有这么一条影评收获了几千条点赞:他们在最坏的时代里洗尽铅华,而我们在最好的年代里浪费光阴。
他们如此的极端时刻仍能保持赤诚的求学之心,足够让现如今的许多学子反思。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影。)
西南联大故事中任教的教师吴岭澜彼时正在自己的兴趣所在和社会导向之间犹豫不决。
虽然清华早在建立之初就仿照美国的大学设立文科和实科,意在文理并重。但它并未如此健全发展。
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中,来自苏联的专家阿尔辛杰夫带来了他的“苏联模式”。
他认为新中国的大学就是教育工人、农民和劳动者道德地方,要为国家培养工程师、医师和农业方面的专家,而不是文科生这种大而无用的人。
院系大改革的进程就由此开始,许多文科的专业被直接砍掉,简单粗暴的苏联教育模式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最被严重打击的社会学,在当时中只剩下中山大学和云南大学保留。
这样的改革看似不痛不痒,实则对部分学科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文科日渐式微,老师和学生青黄不接,文脉几乎断绝。正如费孝通所说,一门学科固然可以挥之即去,但不能召之即来。
在当时的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开导之下,吴岭澜选择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不仅仅需要承担学业的压力,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压迫。
作为最高学府的学子,也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复兴学科的重任。
(梅贻琦正和吴岭澜讨论什么是真实。)
曾经有一张二战时,欧洲绅士西装革履地站在已成为废墟的图书馆中读书的图片流传至今,成为佳话。
而影片中西南联大时期战火纷飞时的安静课桌,也让人侧目。
在简陋的土木房屋中教书,甚至挡不住连绵的阴雨,最后教授只得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听雨声之中,饱含了对来求学之路的迷惑,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对文脉继承的沉思。
但教室中坐着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游神天外,无不认真地听着雨声。
在那个战乱年代给予他们可贵的时间去沉思命运的无常、去抵御时间的清洗,才有了他们抵抗其他国家暴力的勇气。
(教师和学生在简易搭建的房屋中上课。)
沈光耀的哲学老师吴岭澜在空袭时带学生们到避难的地点,仍然坚持讲课。
他作为清华最早一代的学子,把清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承下去。
也在这个地方,他们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研究继续下去,没有让这条改革之路一直错下去。
他们把生活上的苦难化为轻松的字句,都在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中留给后世慢慢咀嚼。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给便在《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中写道:“跑警报已经成了日常的课程。警报密的饿时候,天天有;偶尔也隔几天来一次……”
影片中沈光耀也是与老师吴岭澜不紧不慢地走向疏散地点。
对于他们来说,跑警报比起观众想象的紧张的事情,更像是在昆明风和日丽道德野外来一次漫步。
跑警报的路上也是联大和云大的熟人交谈的地方,“即便不说是一种享受,也决不能说是受罪。”
生活不是不苦,许多教授因生活所迫只能卖书卖字画,甚至还需要打广告来补贴家用。但是坚定不屈的 信念从未改变。
教师们宽厚的智慧和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战乱年代的中国提供了一批思想上进,不惧牺牲的青年。
许多人在观影后感叹:清华真是一所富有的大学。
他的精神也许已经不用再校园中镌刻于石像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教师们学生们穿越湿毒蔓延的西南丛林中时,早已把理性的精神和不屈的信念洒满这片荒芜的土地。
在影片的最后,导演打出这样的一句话:“谨以此片献给最珍贵的你。”
不去看它作为一部命题影片两极化的评价,也许它最拨动我们心弦的原因,是让我们羞愧于在最好的年华碌碌无为的自己。
现在就是这么珍贵的年华,也是最珍贵的你,看完整部影片,你应该会收获这样一份可贵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