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给孩子哲学书!——对话3.8度

请别给孩子哲学书!——对话3.8度_第1张图片
哲学

师弟问我们,把哲学书推荐给高一的学生,是不是做得不够妥当。看着他那一反思就呆萌的样子,真是不忍心当面打击他:你当然做得不妥当!

哲学书,怎么能推荐给学生呢?!


首先,他们读不懂啊!有人指导他们吗?试想,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我们什么时候购买的?是不是暑假前两个月我们都已经买了两个版本放书架上了?我们当时是不是也有雄心壮志想要在暑假干老师带读之前先预习一遍?结果呢?结果是谌洪果老师带着我们读了两周,开了个头,一不知半不解,烧脑烧得怀疑人生。后来干老师考虑到我们的水平,才用他的理解用他的语言,给我们“灌输”了一套干氏《存在与时间》,我们才似懂非懂地理解了海德格尔的好。再说《道德经》吧,能在中国哲学史上可圈可点的作品,我们过去没见过吗?见过呀,读懂了吗?嗯,确实经常当格言引用,但是不知所云。要不是谌老师现在来带着大家共读,我们自己能懂吗?

我必须得承认,如果没有暑假里干老师带着大家共读《存在与时间》,我可能现在还在暗谷里煎熬。我也不得不说,谌老师带着大家读《道德经》,让我第一次感觉它原来真的是哲学(原来还觉得《道德经》和《论语》差不多),让我看待世界的一些方式又开始发生更澄澈的变化。可是,你要想呀,有几个人敢带着别人读哲学呢?我们都不行吧。既然咱们没有这金刚钻儿,那干嘛要揽这瓷器活儿呢。


其次,还是因为学生读不懂啊!读不懂还读,那岂不是读坏了吗?这“坏”怎么讲?两方面。

第一,读不出书的好来,就自以为书差得很,可能还寻出点倒胃口的东西来,败坏了一生的哲学前程。说实话,我之前是真讨厌哲学,想想高中时《思想政治》课,我最怕的就是哲学那一章。全是空洞的大道理,不能理解还得硬背,老师说考完试,以后的人生还能用得着。说实话,考完试我就把所有知识点都忘光了,只记得“哲学讨人厌”,我还能怎么用得着呢?

第二,哲学是治疗精神的药啊,没病吃药,可不就吃坏了吗?南怀瑾说,儒家是粮食,就得天天吃。那吃五谷生百病,病了就得道家这药来治。可是对于那些还没吃过五谷就生病的人,你给他开哲学药方,吃错药了怎么办?这书敢推荐吗?


再次,高中生最需要的是什么?高考啊!这一点,作为毕业近十年的“老教师”,应该清楚了吧?理科才是最重要的。一年前,当我还是一名高中老师的时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从不占学生课外时间学语文,更别说给学生推荐书了。理科老师一见课本以外的闲书都是要统统没收掉的,因为解决生存问题是当务之急的事,阅读有何用呢?能提分吗?

在现行的社会环境里,连语文都要靠边站了,你那政治小学科里的一部分哲学,还想占领阵地,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好吧,我承认,你来到的是“共读共写共思考”的南明,所以我们没有讨论“要不要给学生推荐小说”,而在讨论“要不要给学生推荐哲学”呀!这个话题已经升级了吧。


最后,我想你大概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却不会因材施教,也不会审时度势。

你忘了谌老师给大家讲的,老子的《道德经》是给少数精英阶层讲的吗?黑格尔不也说了吗?哲学是少数人的事情。你忘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为了探讨“人生的意义”吗?你忘了哲学总在引导我们重估一切价值,让我们学会对主流价值标准重新进行系统性的批判思考吗?你忘了哲学总在不断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并探讨人之为人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吗?

这些问题,学生会思考吗?你擅自给他们推荐,是你确定他们就是精英吗?或许他们并非灵魂需要滋养,只是皮肉受了些外伤而已,不要因为好生心切,误把平凡人诊断为精英。何况,连许多老师都觉得读了哲学毁人三观呢!一个从不思考人生意义的人,一个人云亦云接纳社会主流价值(比如一味追求成功)的人,一个不会进行系统性批判思考的人,不正是现在这个社会上需要大批供应的“员工人才”吗?这样的人坐在教室里不是最安全的吗?


我承认,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唯有哲学擦亮我们审视的眼睛。可是在生活里,这只不过是一句很酷的引用名言而已,只有你,才把它当成一种理想的生活,你是不是太理想了呢?

鸡汤盛行的时代,何必给孩子推荐哲学书呢?你所见到的,真正热爱哲学的人又有几个呢?即使是南明!

这么珍贵的思想,让真正需要的人,让渴求懂得的人,自己去取得吧。

但或许,你是对的。只是我,妥协了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别给孩子哲学书!——对话3.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