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对占星一窍不通,但是总有身边各种各样的人说“你这个星座的人吹毛求疵”,跟自己的脾气一比照,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这两年来走访了很多农庄,在敬佩农人们的勇气和艰辛的同时,也总是不自觉地暗地里“挑刺”,在我看来,真正“完美”的农庄还是极少数的。

很多在某些农庄主或者消费者看来是“必要”的条件,在我看来并非必要:比如:不需要有机认证,不需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甚至并不必要达到有机认证要求的环境标准),不需要高大上的外表,不需要一定是最好吃的产品……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理想中完美的低碳生态农庄,最好能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1. 诚实善良的农庄主

之前多次提到,看一个农庄的好坏,首先得看农庄主这个“人”的好坏。

“好人”的判断标准有很多,但是诚实、善良,这算是做低碳生态农业的必须吧。我遇到的大部分农庄主,都随和、好相处、淳朴可爱。但也有少部分农庄主,面对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话,自以为高明却很容易被发现破绽。有些人自以为“道行深”,却面对一点点不同的观点就大动肝火,只允许表扬不允许质疑(质疑都不允许,更别提批评了),和这样的人交流,浑身不舒服就别提了,更不容易让人相信他的产品能有多好。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 不夸夸其谈的宣传方式

我经常看和农业有关的报道,见到过非常多让人无语的表述——什么“100%有机绿色”,“绝对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绝对的零污染纯净食品”……这些新闻记者可能并非是自己没学习,而只是引用了农庄工作人员的原话。混淆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等概念的宣传我压根没耐心看完;至于什么“零污染”,不存在的事情就不要说了好吗?

还有一些农人聊天时,总是透露出“我做得最好,没有人能超过我”的意思,虽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常见现象,但是低碳生态农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的是——贵在一个“真”字,自我评价过高并不合适。也许某个农庄的确在某一个具体方面做得最好,但是并不代表农庄整体来说都算完美顶尖。

我也见过很多在不了解行情之前就盲目评价他人的农人,比如有的说“这个我种的XX品种,你在其他地方绝对买不到”,这个时候我会告诉他,不好意思我已经在其他地方买到好多次了,而且别人的品种比你还全、种法还更生态。其实他并不是那种不会上网、与世隔绝的人,只是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这个行业。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 公开透明

我个人做消费选择的话,尽量只支持真正对外公开、欢迎公众随时监督的农场。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我两年前就通过一家品宣会认识了一位做有机农业十多年的“前辈”,一直想去参观她的农场,结果打了两三次电话,每次都被以各种理由回复“没空接待”。今年春天得知,这家农场涉嫌以次充好、胆敢用普通市场批发的菜冒充有机菜,自己的地里却根本没种多少菜,结果被一家推广平台果断除名。

还有一家在有机界很知名的企业,号称通过四国有机认证。以前只知道他们生产有机调味品和大米,去年得知他们在郊区有蔬菜基地,打电话给这家公司,却被告知不可以参观,即便是想买菜的消费者也不可以参观,接电话的人态度还奇差无比。我做出的决定只能是,以后会抵制这家公司的产品、特别是蔬菜,你不待见我,我也不待见你。

在这方面,大部分我所接触的生态农人都做得很到位,尽管面对陌生的电话号码,他们大多还是会友好地说“欢迎随时来玩”,“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农场干活”,这些农场,并不一定在技术上、设施上做到有多完美,但一定是更令人放心的。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 健康的饮食

在很多生态农场拜访时,有幸能够品尝到农庄主亲自烹饪的、或者农庄自有餐厅的饭菜。感恩的同时,觉得遗憾的是,真正懂得健康烹饪方式的人太少,大多数都在“自毁食材”——比如高温爆炒,等油烟弥漫了一屋子才开始炒菜,不但如此而且可能一桌子10个菜里有8个都是爆炒的,甚至每炒一个菜都加半碗猪油,完全忽略其他可能的健康烹饪方式;用不粘锅的大有人在,有的农庄不粘锅涂层掉的一块一块了还在继续用;有的农庄自豪地以烧烤作为休闲项目之一,似乎嫌大家在城市里吃的垃圾食品还不够丰富……不健康的烹饪方式做出来的食物,“偶尔”吃一次也许问题不大,但是关键是什么叫“偶尔”?一周一次还是一月一次,还是半年一次?

会种菜,不代表会吃,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去读一读基本的营养学、食品安全知识。尽管这些领域是有大量争议存在,但我们都可以在了解多方观点后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有关油烟的危害,烧烤、油炸、爆炒中会产生的致癌物质,不粘锅涂层的毒性等等。大多消费者喜欢的,不一定是对的,生态农场既然走出了低碳农业种养的新路子,就不是要去迎合众人,而是更应该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

另外,目前我见到的农庄餐厅中,能尽量使用健康调料以及有机食用油的也属极少数(甚至大多数似乎不知晓普通调料、食用油中化学添加剂的危害)。有的农庄主个人似乎也对健康饮食毫不在意,吃肉喝酒过量是常见现象。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5. 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吃的健康了,其他生活习惯却不健康,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然并卵”。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心理平衡、作息规律等等,但一些小小的细节也可能让一个企业在我心目中的分数大打折扣。比如,在有些农庄办公室聊天,会被农庄主或者工作人员十分钟一支烟的频率熏到肺部堵塞,虽然出于礼貌不能说什么——人家不想经任何人同意就自顾自开始室内抽烟,就像是在说“你们谁也别拦我”——但我心里想的是,对于自己不在乎吸烟的危害、还非要用二手烟害人的人,“健康”是并不存在的一个词,那么健康农业也就是个浮云了。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6. 关爱环境

现代的低碳生态农业原本就是为了修复环境污染而诞生的,但是我看到的生态农场中有一部分似乎并不在意环境问题,比如使用大量的超薄型铺地农膜,为了把易碎产品寄快递、用到大量的泡沫塑料包装;其实,铺地农膜可以用覆盖秸秆、种植覆盖作物等方式替代,泡沫塑料包装也可以用可降解材料替代(甚至有家上海养鸡场为了杜绝泡沫塑料,坚持不把鸡蛋寄到外地,很值得敬佩),当然,替代的环保材料目前都还比较费事或是费钱,但是不可降解垃圾造成的环境破坏是用钱能改变的吗?

再比如,一个很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我所看到的生态农场中极少被提及的,那就是水资源耗竭。目前为止,我只看到有一家农庄建设了雨水收集设施——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同,落在农庄地面上的雨水其实大部分会流走而不是渗入地下,而雨水收集设施能够帮助收集原本会流走的雨水、并有效地节约地下水的消耗。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拜访的农庄大多在山东,在提到灌溉水源时都会说“我们用深井里抽上来的地下水”,而且漫灌非常普遍,水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我们只要在网络上搜一下诸如“华北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污染”等等这样的关键词,就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更离谱的是,我最近看到一个广告,非常自豪地宣称他们在沙漠里用地下水种出了有机稻米,对于这样的企业,我只想评价两个字——有病。也许是因为咱们耕地的使用期限都不长,所以不用不太在意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一些其他小细节,比如是否用天然成分洗涤剂、是否用非原木制造的卫生纸、是否尽量重复使用旧物或者做些创意的旧物改造等等,都会展示一个农场的环境责任感。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7. 包容和分享的心态

昨天和一位有机农业前辈电话交流,我两年多前去过她的农场,那时候她就给大家不停倒苦水,因为做得很艰难,没想到昨天电话里她说现在是越来越难以维系,抱怨着“打‘有机’旗号的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同时又申明不屑于和这些同行往来。在农业圈内大家也都评价她比较“特立独行”,不愿意与他人来往。这样的前辈还不止一两个,他们把自己封闭在小环境里,别的人因为或多或少的理念不相符,就被他们嗤之以鼻、不相往来,那么问题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理念又该如何传播出去呢?既然认为别人做得不够好,那不是更应该和大家多交流、去指导大家吗?况且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都有值得互相学习的地方。我去过的很多农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会骄傲地说“我们已经做到最好了”或者“别人有请我去参观,才不去,没什么好学的”……低碳生态农业本来就相当小众,大家还如此故意地相互隔离、缺乏合作,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呢?

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8. 有活力的团队

这也是作为完美的生态农庄最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毕竟有再好的技术、有再牛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一切就都是空谈。相比较大多数将当地的老人作为廉价临时工、还不停抱怨人工成本太高的农场,我更倾向于支持少数更有朝气和团队凝聚力的农庄——他们能够用有效的方式让年轻人心甘情愿地回归土地,将劳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负担;他们尊重传统也不排斥现代科技,愿意用适当的科技来节约人力;他们也能够把每个在农庄工作的人作为团队的一部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没有什么“临时工”的说法。这样的农庄人力成本自然更高,但是我也愿意为他们的产品支付更多的价钱。因为我坚信,只有让发自内心热爱低碳生态农业的人去照料土地,才能种出能量最高的食物;相反的,带着苦闷和抱怨情绪种地的、不认同甚至反对生态农业的人,即便表面上在为生态农场打工,但一定会把负能量传给土地和农作物。我也相信,只有能够吸引年轻人留驻(不仅是做管理,而且是真正快乐地每天下地),并能让团队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提升的企业,才是真正有发展前途的。

也许,等到未来真的没有老年农民能来手工拔草捉虫翻土的时候,低碳生态农业行业才会面临最大的一次洗牌吧。从个人的角度,我会现在就有所分辩和选择;从行业的角度,也只有时间才能说明真相了。

总之,对于一个低碳生态农场来说,农业技术是否完善、现有环境够不够干净、是否能做到完全符合有机标准……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技术可以改善,环境也会慢慢被修复,但是“人心”才是最难把握的。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对“完美”低碳生态农场的评判标准。最后想说的是,尽管大多数农场还在发展过程中,也许只做到了“完美”的10%,30%,或者50%,但是只要有一颗愿意不断进步的心、而不是固步自封,就一样是我会支持的。

\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中的“完美”低碳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