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

文丨大静

bilibili和《1818黄金眼》在一起了!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1张图片

1月19日,B站首页打出了“牵手”宣言。据悉,双方将展开内容合作,共同制作名为《bilibili@黄金眼》的新节目。新节目每期时长控制在5-8分钟以内,在每周六作为《1818黄金眼》内容的一部分播出。目前,第一期节目已经上线,主题为“灵魂拷问”,上线一天后,B站播放量突破34万次。

普通观众或许很难将B站的二次元文化与“黄金眼”里的“市民周边”联系起来,但对B站深度用户来说,这样的合作并不意外——“黄金眼”以独特的采访、剪辑技巧展现了许多奇葩而荒诞的社会事件,也借着这种别树一帜的新闻风格,在B站上拥有了众多簇拥者。截至目前,其粉丝人数近20万,视频总播放量达3845万次。

得益于B站的再创作和独特的输出文化,“黄金眼”这档在浙江卫视地面频道上播出了14年的老节目正焕发新的生机,2018年年底爆红全网的发际线小吴正是这种新“化反”下的衍生品。而这背后,民生新闻正在撕开一条面向年轻人的“口子”。

从报纸到电视,民生新闻里的魔幻中国

民生新闻最早诞生于报纸之中,随着报纸从官方语境走向大众市场,“平民视角”、“百姓情怀”成为各大报纸用以打动订报人群、做大发行量的核心竞争手段。

在《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成都晚报》《楚天都市报》《新闻晨报》等大批报纸的合力作用下,民生新闻的浪潮兴起,2004年中国传媒十大流行语中,“民生新闻”和“话语权”成为两大关键词。笔者认为,受早期日报、晚报的辐射范围、发展规模、新闻资源和采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早期见诸报端的民生新闻形成了三大特色并贯穿至今:第一是强烈的“本地”特色,第二是报道对准的主角为“市民”,第三是报道素材的“琐碎感”。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2张图片

在电视平台上,最早提出“民生新闻”概念的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播,节目面向南京一地,以“民生”视角报道与市民相关的城市新闻。

这档开历史先河的节目开播后立马展现“战斗力”,据网络资料,节目在第2周就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第36周开始连续70周拿下排行榜第一。2003年该节目创下月平均收视率8.3%、最高点收视率17.7%的亮眼成绩,更以高达1.008亿的年广告收入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地方新闻节目,主持人孟非也由这档节目一跃成为知名主持人。

内容“新鲜”、收视火爆、回报丰厚,吃螃蟹的《南京零距离》一炮而红,市场随即出现大批“效仿者”。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湖南都市频道的《都市一时间》、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第一时间》、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今日关注》、辽宁广播电视台的《说天下》等。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3张图片

甚至同一地区出现了多档民生新闻节目,以湖南为例,就有湖南经视的《经视焦点》《钟山说事》、湖南都市《都市一时间》《都市晚间》、湖南公共频道的《帮女郎帮你忙》、长沙政法频道的《政法报道》、湖南湘潭电视台《都市日记》等。

民生节目的“扎堆”开播使得行业内厮杀惨烈,而由于报道内容均出自于市井之中,集中在当地热点、街坊邻里冲突、家庭矛盾等领域,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节目内容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

部分节目在收视诉求下不得不出奇制胜,启用言辞犀利、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主持人,报道内容多聚焦于“奇葩”事件,配合事件的荒诞性,打造“剧情”的跌宕起伏。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4张图片

如《成都全接触》曾报道有男子醉酒后在小区内破坏路边车辆,评价其“脚法胜国足”,并在播出监控画面时以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为背景音乐循环播放;《1818黄金眼》中小王在水沟边发现一个乌黑发亮的宝贝,“拍卖公司”鉴定其身价上亿的“石太岁”,小王割下来一小块泡水连喝了七八天,而打过去上万元费用后,拍卖公司和“买家”音讯全无,“黄金眼”记者为他找来专家,鉴定宝贝为一块“烧焦的塑料人体模特”……

慢慢的,民生新闻被奇人奇事霸屏,曾经的百姓情怀逐渐演变为“魔幻中国大赏”,其特有的叙事方式也俘获了粘性极高的忠实观众——老年群体及步入中年的“三姑六婆”,年轻人,则失去“遥控器”,离开了充斥着“魔幻”气息的客厅。

年轻人发现新大陆,“黄金眼”里的市井烟火

B站的年轻人,又是为什么爱上了民生新闻呢?

笔者认为,“黄金眼”并非偶然的孤例,其出圈也并非小吴现象的连锁反应,年轻人爱上民生新闻,背后有着完整、清晰的逻辑链。

首先,95后成为新闻受众,在主流市场的话语权和声量正在变大。据NewsWhip发布的《2019年95后内容消费趋势报告》,到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3岁至23岁的年轻群体将占到总人口数量的32%,已经比千禧一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出生的人)的比例更大。到2020年,这个数字还会提升到40%。与这个增长趋势相反的,是60后、70后的内容参与比重逐渐下滑。

也就是说,以B站用户为代表的年轻人,对内容产业的任何形态,都能以“好恶”传达影响力。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5张图片

其次,在互联网上长大的这一辈年轻人未经历过民生新闻爆发期的洗礼,反而对主流媒体上的“通稿新闻”、微博等资讯平台上的“热搜新闻”、微信等社交媒体流传的“朋友圈新闻”产生了审美疲劳,又恰好在民生新闻中发现了新大陆。

《1818黄金眼》吸引B站用户的两大特色分别为“灵魂拷问”和“灵魂拍摄视角”。灵魂拷问即记者毫无顾忌、穷追不舍的提问方式。如杭州王女士称自己在KTV醉酒后被人连开两瓶“百乐廷”,当晚消费共计超4万元,“黄金眼”记者通过不断追问弄清楚了王女士与男模“晴天”的关系。灵魂拍摄视角则可参见“天价修眉”里对小吴面部的多次特写,“天德池洗浴案”中三七分头发的老板娘带着行为艺术演绎的“啪啪掌”。这些出现在民生新闻中的真实画面,反而成为了引发年轻人兴趣的“新奇特文化”,“黄金眼”也超越众多MCN机构,成为网红推手。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6张图片

最后,民生新闻节目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求新求变,主动走向年轻人。就内容而言,民生节目正在回归新闻价值:“家长里短”正在减少,以媒体优势帮助市民解决问题、抓住观众痛点的内容正在增加。

在传统的传播技术、媒介发生巨变的当下,民生新闻节目也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运营,如武汉广播电视台、陇南市广播电视台、济南广播电视台等均开通了抖音账号,其中陇南市广播电视台粉丝数达62万。此外,梨视频也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入驻的主要平台。《1818黄金眼》牵手B站,于B站而言是丰富内容,于“黄金眼”而言则是扩大影响力、重塑品牌文化、调整节目受众的开始。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7张图片

从“下里巴人”到体面地走向那个“年轻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年轻人触手可及的新闻资讯,如微博热搜中狂轰滥炸的爱豆应援、短视频里千篇一律的精致“猪猪女孩”、资讯平台自带“猜你喜欢”意识的新闻分发……大多展示的是“滤镜”里的中国,而非真实的市井角落。在此背景下,地域性强,所有矛盾、争吵、焦点都自带了民间烟火味甚至是“土味”的民生新闻,成为一股清流,在BAT未能触达的社会角落中挖掘着平淡而真实的市民生活。

知乎上有用户发问:“如何看待《1818黄金眼》?”

最高票的答案来自于网友二鸟:“限娱令以来,各大卫视都在‘人人娱我,我愚人人’的大雨里淋成落汤鸡,而这当中,有一位撑着伞,闲庭信步在群众当中的‘人’尤为‘扎眼’。我们B站冲浪儿亲切地称他为‘1818黄金眼’。”

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_第8张图片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娱乐新闻泛滥的内容市场中,民生新闻是具有“稀缺性”的,结合上文对民生新闻与年轻人之间关系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两个事实:一是传统新闻业式微的时候,民生新闻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是能够“站”起来的;二是结合了互联网的新传播途径后,市井内容正在回归,除一如既往自带流量和话题外,其内涵和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年轻人更成为了新一代的忠实观众。

而如何在此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将民生新闻视角与年轻用户视角结合,让年轻人从“黄金眼”出发,走向更多的市井烟火气里,从“虚拟”回归“生活”,甚至回归到客厅内三代同堂的景象中,则成为民生新闻节目接下来的大命题。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桩破次元“牵手”事件的背后,民生新闻正从“下里巴人”,体面地走向那个“年轻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1818黄金眼牵手B站,民生新闻从“下里巴人”走向那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