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动文物——塞上老街

不可移动文物——塞上老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寺附近,有一条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巷,街口立有“塞上老街”的牌楼,每天游人川流不息。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整条街巷相隔不远就有“不可移动文物”的小牌牌钉在墙上,说明这条380多米长的街巷都作为历史文物打包了,很是罕见。

现在的塞上老街,是20多年前市政府投资1.2亿元整修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我有幸在40多年前曾居住在这条街巷附近,记得她的本来面貌。

那时我从下乡的凉城县被选调到呼铁局。1978年成家后,单位住房紧张,我就在旧城通顺街附近租了一间民房暂住。这个通顺街就是现在的“塞上老街”,那时老呼市人还把这条街叫作“人市”,挺瘆人的叫法。据说,这条街巷是解放前穷人卖儿卖女的地方。

住在通顺街附近,我每天上下班都要骑自行车穿过“人市”,看着年久失修的这条古街巷,想象着解放前穷人当街给儿女后脖领上插根稻草叫卖的惨状,不由得感慨万千。

据历史记载,通顺街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成吉思汗第17世孙阿拉坦汗修建归化城和大召寺时,工匠们的栖身之地,清代在此基础上兴建起青砖灰瓦一条街。这条起始于明代,形成于清代、兴盛于民国的古街巷,历经沧桑,却古韵犹存,是呼和浩特唯一保存完好,体现归绥旧貌的老街。

不可移动文物——塞上老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到我在附近租房住的时候,这条曾经店铺货摊鳞次栉比的古街巷已经很冷清了,虽有店铺营业,但大多是经营土产旧货之类的过时买卖,茶馆、削面馆生意也很清淡,很多商铺成了住宅,而且因为年久失修,有的房顶上已长出了荒草。更使人不忍目睹的是,由于街道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排污设施,垃圾乱堆,道路不畅。尤其每到夏日,老街的旱厕散发出的气味更是难闻。

我只在通顺街附近住了一年多就搬走了。二十年后,我再看到通顺街时,这条古街巷已被当做历史文物保护起来了,经过“修旧如旧”的修缮,这条明清风格的街巷不见了危房,原拉家带口住在临街店铺里的居民也都不见了,而且街上配套了各种市政公用设施,旧貌换了新颜。

塞上老街不仅恢复了古朴优雅的景观风貌,还实现了现代旅游的服务功能,“闲街”变成了“闹市”,非常吸睛。整条街从蒙古刀、弓箭、银杯、木碗、银首饰、皮画这样的工艺品,到皮夹子、皮拖鞋等日用品,再到马奶酒、风干肉等美味食品,都无不体现着浓浓的“蒙古味”,吸引着游客们慕名而来,摩肩擦背,非常热闹。

现在的塞上老街,已经成为各地游客感受呼和浩特独特的地域和民族风情,一睹塞外人文景观的必选之地。

塞上老街是开放式步行街,紧邻名胜大召寺,还与近年打造的“通顺大巷”小吃一条街一墙之隔。

游塞上老街不需门票,也从未听说商家有欺客强卖现象。

不可移动文物——塞上老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可移动文物——塞上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