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2018

省去慨叹对时间流逝的唏嘘,直接开始写内容吧,毕竟当每年都说时间飞逝、白驹过隙时,就认了吧,时间真的是长了飞毛腿的,既成事实,就少些感叹吧。

这一年最与众不同的意义,是在于自己的年龄从2字头变成了3字头,也算告别一个旧的十年规划,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到年底盘点盘点,觉得这一年还算过的充实,机遇和挑战并存,做了一些改变、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打个分吧,至少应该得到85分。也算做到位了“承前启后”吧。

且行,且做

2018年的外部形势不好,大局环境就不说了,说点生活里息息相关的——关于失业的讨论头一回如此真实的萦绕在身边。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同龄人能在这波变化中保持淡定,甚至欣喜之外,大多数人都在呜呼生计、就业。这很奇怪,在一个本已经熬过初入职场的“小朋友”阶段,理论上应该具备一些稳定基础的从业年限阶段时,大多人却纷纷主动或被动地感受到与稳定相反的动荡。我以前总是认为,到什么年龄都会有一个年龄共通的“问题”,这是成长阶段所致,可是似乎这种归因在这一年里,似乎站不住脚。

今年达里欧有两本书在中国火了一把,有一核心精髓是讲,他善于从长远观察,从经济周期往复的角度去理解一些问题,而他主办的桥水似乎从业绩上在证明着达里欧的“精明”。倘若这个理论是对的,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我们这一代80尾巴90初的小伙伴们,有可能赶上一轮并不是很给力的外部环境,而虽然经济有周期,但是年龄没有周期,倘若失去最富有创造力和体力的黄金年龄与时代发展共振的机会,自己的理想也就埋没在浩渺烟海了;当然,也有一个好消息,差异化,是在外围环境复杂变化甚至恶化时,最能实现“弯道超车”的资本,倘若方向正确、足够胆大,高风险高收益的准则在这个背景下的体现将会更淋漓尽至,超额收益的成本可能会比蒸蒸日上的大环境下来的更低。

这一年做了一些尝试,对自己采取过一段“闭关锁国”的策略:一是屏蔽做不完的任务带给自己的紧迫感,二是减少外界随处可染的负能量的侵蚀。没有给自己建立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观点沉淀,仅凭经验和日常的业务堆砌,很难保证自己在洪流中保持清醒。人很容易因为懒惰和惯性将自己带入困局,鉴于自己的懒惰是很难更改的,那就应该努力成为“高级懒”,在懒得过程中再多克服思维上带来的困境,也算没有白费时间。

另一个尝试,就是做了一些和主业不太相关的尝试(虽然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人的思维是交互的,行业的渗透不应该是垂直的,而应该是平行的,所以投行、金融机构、律所等高收入的行业之所以能比其他行业显得“高贵”一些,其中一点基础原因就在于多行业的信息汇总所带来的优势,它们能保持这个时代出现衍生新物种的时候,可以快速跟进。虽然外围经济环境不好,但是人的思维敏捷程度,那些比自己牛逼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物,依然在这个暗淡的环境里闪发着光辉。我还欠缺那种洞察未来趋势的能力,但是应该靠拢那些跟对热潮的人。

不仅自己,我还鼓励身边的人做了些跨行业的转变。我觉得是好事,人至少应该给自己留一个备份吧,行业有周期、经济有周期,自己的选择至少有两个,算是分散风险。而应对危机最好的练习,就是拥抱它、彻底体会它,然后干起来、做起来,积蓄能量然后再想办法改变他。没有捷径,没有讨巧。既然要相信自己是独立个性的个体,就不要期待于信息爆炸时代里的媒体或者鸡汤文所灌输的一些普世理论。唯有自己的体会,才能逐渐找到和时代共振的频率。

时代环境之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且行,且做,不羡慕过往繁华,冷静看现在,热情盼未来。这是相比2017年的我,最大的进步。

健康,认真面对;死亡,开始学习

等对健康开始切实的关心了,你的衰老就真的开始了。我觉得,我开始了。

今年掉了一颗牙,补了一颗牙,种了一颗牙,花了几万块;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全身过敏。在我还在犹豫我在个人“重疾险、健康险”的投比过高的时候,因为这些“不幸”也算觉得没有浪费早期的投入。健康真的是在悄无声息中逐渐远离我们的,投个保险,至少让健康在慢慢离开的时候,留下些金钱的保障,也算没白走。

以前,我不太喜欢看到朋友圈里“水滴筹”的分享内容,而在今年也出现了大学、高中两个认识的同学,开始的有些突然,有点不知所措。无能为力,也无法放弃,人就吊死在半空中的绝望感,是令人窒息的。

想远一点,对于健康流逝的终极话题——“死亡”,是不是也应该开始学习?

死亡之于人类,是哲学范畴的探讨。死亡可以让人恐惧,也会让人焕发生命之光。

在韩国的时候,住Airbnb,是一个韩屋村的韩式民居。房东是一个50多岁独居者,以前是国际事务的记者,也算旅居了半个生命周期,至今未婚。和她谈话的时候,得知5年前她确诊了癌症,这5年期间饱受折磨,放弃了自己“记者”的工作,停止了“背包旅行,探索世界”的梦想。5年中,不断面对痛苦,甚至不断的触及到人性绝望、自我放弃的警戒心理防线。1年前最后一期手术结束,医生告知她,已经治愈,但可能无法再乘坐飞机,无法从事过量的运动,要谨慎而平静的生活。她说,感受到这么多的“禁止”却为自己赢得了无限的“自由”。 我“自不量力”的和她探讨了一些关于生命的话题,不知道算做是分享,还是算做讨教,但她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倘若让她再活一次,都会觉得已经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我的一些想法让她讶异,她感谢我说帮她找到了一些苦恼问题的解决思路。而我感动于当谈及梦想时,她依然非常清晰而有力的计划——她要卖掉现在的豪宅(青瓦台附近,和三星家族还有一些名人政客是邻居),还掉贷款,要去南美、去南极、去非洲。而这个年龄能做出如此豁达,甚至“不靠谱”的举动,似乎是在和死亡面谈后,收获的一份难得的从容吧。

深圳的一个朋友也是经历了家人突然离世的悲痛,她说,后来才理解到,买房子、养小孩、睡不了完整的觉,工作不如意……诸如此类以前经常抱怨的,回过头来看,都是人生在经历最轻微的“挑战”。对照“每一天都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一天”来看,自己现阶段所承受的所有苦恼,都将是体验呢人生苦难最轻微的当下。

对“死”理解的透彻了,也就对眼下所谓的“苦难生活”理解的更深刻了。有些坚强和乐观,并不是无头脑的乐天派,而是曾经面临过那些无法逾越的深谷,甚至窥探过令人绝望的深渊之后,才懂得的珍惜,才拥有的处世之道。

所以关于健康,要足够重视;对于死亡,要认真学习。

2018心得摘录

模仿2017,今年的一些零星想法也是简言记录一下:

1. 人是有“交互成本”的,而“交互效率”也是体现人的价值水平的。交互发生,就必须把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交换出去。别只顾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交互的过程。而交互成本,就是在交互发生时,伴随而来的误解和偏差,这是必然,关键要聚焦自己付出成本之后到得到了哪些东西。——有感于朋友圈三天可见。

2. 沟通很重要,而沟通的首要做法是能够站在对方角度说问题。倘若无法换位,唯有真诚。当然,大前提是,能把想说的表述清楚。

3. 长痛不如短痛。要能尽早认知到痛,再来想办法解决它。

4. 计划不在多,一条以贯之,就算胜利

5.  提防一个危险的心理——“嫌弃”

6.  多做主动性选择,将自己的“支出”划拨一部分预算放为试错成本。

7.  朋友,要真实相见才为好,至少要一定频率的见面,面谈。而且朋友里要有比自己年轻10岁,比自己年长10岁或者更年长的人。同龄人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我们相互质疑,不间断冲突,共同进步,但是那些更年轻和更年长的人,他们眼中的世界,也许更是自己需要时不时衡量自己位置的参照物。

8. 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就是你所看到的世界。哪怕只有一个杯子,我也希望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可能。

9. 关注东南亚的发展,它终将予以回馈。

10. 以前不买房子,的确没钱,也的确感觉损失了;现在不买房子,感觉自己赚了。自由成本之于年轻人的意义越来越高昂,合理在低位控制自己的负债水平,至少在这几年中,会换得一些相对的自由。而这个间接的过度,需要置换升级为最终的价值,比如最终的财富积累,最终的房产形态。所以这个短暂的自由,要珍惜。30+的自由,是奢侈品,我握有它,如果我认为它价值千万,那我就承担了千万量级的成本。

展望2019

2019有无限可能,这是我在2018的年末所能预知到的。我的生活曲线随着自己逐步愿意迎接挑战,拥抱改变的心态,波动性将会剧烈很多。

应该感谢这个外围复杂纷繁的环境,给我们这些没有太多资源、人脉积累的小青年们一点逆袭的期待。

这是一个坏的时代,是不是我们活这么大“最坏”的时代,不得而知,但是应该相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迎合时代的趋势,机会终将握于手中。


猪年 2019 Hi!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