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无刀锋,却能杀人

徐尧 互联网从业者,跨界艺术家

周末好,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国产电影——《十二公民》。

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是另一部经典电影《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本片正是由此改编而来。

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某高校模拟法庭,讨论的正是不久前发生的案件:一河南务工人员被杀,有人作证嫌疑人是其儿子(被房地产商收养长大的富二代)。学生们围绕嫌疑犯是否有罪展开辩论,而他们的父亲(其中一位是爷爷)作为陪审团参与了整个辩论过程。休庭期间,需由十二名学生家长在一小时内就嫌疑犯是否有罪得出一致结论。

本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和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的不屑一顾,除了一位家长(8号陪审员)外,其他家长还没开始就认定嫌疑人有罪。8号陪审员在众人讥笑奚落下,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点”,耐心地说服其他家长。在一次次的投票和辩论后,众人的观点逐渐发生变化,而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也在发生着冲突和较量。

基本沿袭了《十二怒汉》的所有情节,可以称得上是有中国特色的《十二怒汉》。

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搜出来看看,看过的朋友可以听我谈谈为什么推荐。

1.源于经典,角色鲜明;推陈出新,更为深刻

第一次看《十二公民》,是在飞机上的空中影院,我当时还误以为是《十二怒汉》的另一种翻译。当然,基于对《十二怒汉》的喜爱,知道后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开了,果然没让我失望。

与《十二怒汉》一致,十二位陪审员(家长)个个特点鲜明,简单介绍其中几位:

*3号陪审员(韩童生饰)为本片主角,出租车司机,表面上有着老北京的一切特点,油嘴滑舌,市侩,民粹主义,善良,懦弱,而他深藏的部分也被演绎得很好。与儿子的矛盾所造成的严重的心理阴影都通过对所谓的孝道的偏执报复性地传递出来。从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就完全认定嫌疑人富二代有罪,即使别人给出证据也全然不顾,在众人讨论案情时竟不管不顾地玩起五子棋,自私自利、得理不饶人;

*4号陪审员是房地产商,某位女学生的“干爹”。当然,作为企业家的代表,有着符合身份的礼数、理性。虽然他也认为嫌疑人有罪,但全程有理有据,不空穴来风,在被说服后会迅速转变立场;

*7号陪审员是校门口商贩,完全是为了配合过来凑数的。拖鞋、漏孔的白T恤、阿谀奉承,有着十足的市井气息,但在最后能当着众人的面道出心声,实属不易;

*8号陪审员(何冰饰)为本片主角,从开始就投了无罪票,希望陪审团用一个小时时间好好讨论,不妄下定论。他能屈能伸,既能对多方嘲讽一笑释之,也能对轻视法律毫不容忍。听完他的发言,差不多也算是被基本普法了。当然全程也金句不断:“谁也不能随便宣布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据确凿”、“在一所法律学校、面对一个人的生命、说大了关系到一国的法律,难道不应该吹毛求疵?”

在经典电影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中国当代社会元素——“仇富”、“干爹”、“外地二道贩子”、“卖保险的”、“阿谀奉承”、“商贩vs校保安”、“子女叛逆”,再配合上炎炎夏日和浓浓的京味儿,看完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2.重情节,突细节

影片的重点——模拟陪审团的辩论过程,可简单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一轮投票后仅8号反对,而8号又给不出明确的证明嫌疑人无罪的理由,被嘲讽、被吐槽,成为众矢之的;

第二段:8号一段陈述后,双方僵持不下,8号建议自己弃权进行不记名投票,结果第二位投无罪的陪审员出现。之后,11号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开始讨论细节,案件中两位证人提供的证据开始被证伪,有更多人同意无罪。影片进入高潮,天降大雨;

第三段:更多的证据细节被分析出来有问题:证人A提供了清晰的凶杀时间和过程,但在现场被模拟后发现时间对不上;证人B说亲眼所见案发过程,但根据实际情况她根本看不清……最难缠和不讲理的几位陪审员开始被说服,虽碍于情面,但在一一宣泄后,开始同意无罪;

第四段:雨渐渐小了,仅剩3号陪审员和大家耗着,他从争吵、辱骂、歇斯底里,到说出自己的故事、痛苦不已,同意无罪。

与《十二怒汉》的基本一致,陪审团同样身处一个酷热难耐的封闭环境中;但相对于《十二怒汉》的绅士行为来说,影片全程爆发过多次冲突,热易激人怒,想来是有关的。

给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很多,比如:

* 3号不顾其他人讨论,自顾自和另一人玩五子棋。8号看到后一把抢过棋纸揉成一团扔在角落,3号大怒。但为了让讨论进行下去,8号忍气吞声,重新捡起纸团摊平并向3号道歉。为了平复心情,8号用力深呼吸,颤抖(气极)着捡起纸团;

* 陪审团讨论结束,众人走出教室,迎接他们的雨后的阳光和各自的子女(慢镜头),有人见到孩子如释重负,有人见到孩子满脸爱意,有的孩子搀扶着爷爷,有的孩子拿着冰棍乖乖等待;保安(11号)前去扶起倒在水中的商贩(7号);

……

那么从这部电影里学到了什么?

*位置和座次很关键。如果主角坐在第一位,只能上来就说高潮,后面人基本无话可说;要是主角坐最后一位,那没人帮衬,也就演不下去了。以后玩狼人杀,千万要注意发言位置;

*让狠角色回心转意、浪子回头,必须有一场“大变化”。比如旁若无人地大哭大叫,歇斯底里地自我宣泄,那种循循善诱不太靠谱;

*学好逻辑,懂点法律。记得15年那会遭遇过一点意外,要是当时多掌握点法律知识,可能会处理的更好些。

不可否认,本片确有很多瑕疵,着实称不上经典或者佳片。比如基本剧情和《十二怒汉》比起毫无变化,既然是检察官为何在模拟陪审团里瞎掺和,有那么多疑点(特质刀)为何都到了陪审团讨论的时候才出现等,但我看到本片,总是能想起《十二怒汉》中的那段话:

“我们会来这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肩负着重责大任。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民主社会的优点。我们收到信,被通知要来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也没有损失,那就是我们的国家能这么强大的原因。”

如果要说对这部影片的态度,我想借用豆瓣上一位朋友的话:

“更加中国化的《十二公民》,其意义更多的,则是向越来越浮躁、只要道德暴力不要法律真相的中国社会,传递一种探问真实、珍视生命的基本法律意识。这很基础,直接说出来甚至很傻,然而,这却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身上,所一直缺少的。”

公众号:尧遥领先

你可能感兴趣的:(言无刀锋,却能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