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与争议

也说《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与争议_第1张图片

文 |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

1月26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李志民的文章《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以下简称《到底》一文),对科研经费的浪费做了剖析,在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赞赏者有之,批判者有之。争论或者质疑都很正常,但是笔者认为绝不应该歪曲或者误导,因此有必要对于一些争议或者批判进行厘清,否则有以讹传讹之嫌。

圈内著名的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的《“万亿科研经费到了何处?”引起的争议》(回复文章编号“191”查看)即为其中的代表。该文在批驳《到底》之前,先树了一个靶子,即《到底》一文的核心,甚至唯一观点就是“把科研经费投向企业是荒唐的”。以偏概全莫过于此!

细读原文,《到底》一文的标题与核心都是在回答谁在浪费科研经费。文章的观点也非常清晰。第一,政策性浪费,如直接向企业投放科研经费就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第二,决策浪费,即到底应该投向哪里或哪个项目,不能再被一些所谓“专家”忽悠了。第三,执行中的浪费,尤其是一些项目实际是套用国家科研经费,而非真的投入了科研。

李志民文章指出我国科研经费浪费的核心,绝不是媒体所说的60%用在都用于开会出差的浪费,而是政策与决策性浪费,比如某些方向上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问题。比较而言,国家投入高校的科研经费高校只用了国家6.9%的科研经费,但却在国家三大科技成果奖励中占据半壁江山,这就足已说明问题。

再说说关于科研经费投向企业的问题。“争议”一文核心都在反驳《到底》一文提出的观点之一:反对财政性经费投给企业,企业直接从政府拿钱搞研发是荒唐的。“争议”一文作者首先列举数据强调,企业并没有拿那么多政府的钱,并称美国的企业拿政府钱搞研发是常态。

首先说数据。科技分类方法很多,研发种类很多,评价方法也很多。从科学研究角度说,只有用同类统计数据才可比较和评价。我们不能自己随便定义概念,不能随便处理数据,也不能对不利的数据故意忽略。《到底》一文采用的科技经费投入和研发(R&D)经费投入的概念和统计,直接来源于国家权威部门多年发布相关数据的概念和统计方法。而“争议”一文把不同类数据比较,按照自己设定的意图摘编数据,至少属于治学不够严谨,尤其是在辩论一个问题时。

其次说美国。对“争议”一文所称美国的企业从政府直接拿研发经费是常态的说法,我表示强烈质疑。就如该文强调的经费支出与执行的区别一样,在对美国科研经费的统计上,我们绝不能把政府拿钱搞研发与政府为鼓励发展高新技术而减税和购买服务混同。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多数是议会政治,想把纳税人的钱直接投给企业,在议会通过预算是何等之难!事实上,这些国家的普遍做法是政府买服务。为支持鼓励新能源,政府推行结果补贴制,而不是直接给企业钱去开展新能源研发。德国政府为了鼓励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通过在传统上网电价基础上加价的方式来鼓励。也就是企业怎么研发政府不管,政府只购买结果。因此,严格地讲,企业不可能大规模从国家拿到研发经费,尤其是应用研究,这必然是企业的投入。

当然,美国的确有一部分甚至相当大的比例是直接投入到了军工企业,这是一个特殊领域,不在《到底》一文的讨论范畴,我们国家也没有这方面数据可比较。

国家已经踏上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国家治理越来越成熟,社会监督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要明白,纳税人的钱越来越难花,这是社会的进步。不合理的制度浪费是国家治理必然要改进之处。

我们的确不应该动辄妖魔化科研与科研工作者,《到底》一文并没有聚焦“流言”,即科研经费60%花在差旅人工上。原因有二:第一,没有确凿的统计数据,第二,国家在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上也的确有瑕疵,正在修正调整这方面的管理政策。这是必须澄清的。

但无论如何,哪种争论与批判,都需要科学的精神,第一,不应以偏概全,第二,要持同一把尺子,比如统计数据,不是你自己可以简单加权处理的,第三,不能设定并不存在的观点作为批判的靶子,比如妖魔化科研与科研工作者。


也说《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与争议_第2张图片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投稿、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说《到底谁在浪费科研经费》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