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集团做了一个全世界国家工作时间的调查,发现:巴黎的职场人每周工作30.84小时,时间最短。

就算榜单的第17位伦敦人,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也仅为33.46小时。

而中国呢?香(gang)人每周工作要50.12小时,上海人休假最少,每年仅7天。

甚至连休假,也成为薛定谔的休假——不到假期过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不会加班。

马蜂窝发布的《中国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表明,88%的白领都需要在旅行中处理工作。

来自互联网的悲哀:不是你选择加班,而是 KPI 驯化你_第1张图片

然而加了班,就能提高工作产出吗?

未必!

你觉得你的加班很高效,其实是一个错觉

有一个词叫做上班皮囊化(presentismo),意思是很多公司凭借工作时间来评判工作的效果,因此很多员工在上班时都会心不在焉。

这个词来源于西班牙,因为西班牙人在欧洲国家里,以每周38小时的平均工作时间,居于榜首。

这个时长比荷兰人平均每周多工作8小时,比德国人多3小时。但是,西班牙人的效率却排在后几名。

最近,国外的一则科学调查,用数据统计了“出勤时间”(上班的时间)与“效率时间”(实际认真工作的时间)的关系。

来自互联网的悲哀:不是你选择加班,而是 KPI 驯化你_第2张图片

数据显示,加班的确有助于工作效率,但长期加班四个星期后,工作效率会开始降低。

他们找来两组人,一组超时工作,一组正常工作,结果发现,超时工作的那组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工作效率很高。

但结果显示,他们的工作产出,其实并没那么高,至少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高。

而四周过去,准时下班的人保持着正常工作产出,而超时工作的人,工作效率开始下降。

他们自己也意识到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但继续选择用超时工作来弥补,但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已经低于准时下班的人。

为什么加了班,效率反而更低呢?

历史学家们总结了两套价值理论,一套是西班牙理论,一套是英国理论。

西班牙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价值总量就那么多,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就只能从别人手里掠夺资源。

比如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就是靠资源掠夺而崛起的。

而英国理论认为,价值可以通过智慧和科技创造出来,比如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

正如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用机器取代人力,创造了更多产出。

在西班牙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这样一套管理思路:

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把有限资源榨得更多一些,一件事情必须在一周内完成,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完不成怎么办?

那就加班完成,当然,如果不付加班费就更好了。

英国理论下的管理思路则是:与其花费更多的时间,不如提高技术,在有限时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西班牙理论管理下的员工,工作占用了其他事物时间,必然导致其他事物时间反向占用工作时间,这无疑会带来更低的效率。

而这些,西班牙理论管理者完全不care,因为他更关心的是时长,而非效率。

加班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状态,长时间的加班会让人变得疲惫而失去干劲。

通过加班完成项目,最后带来的可能就是人员的离开,团队的解散,赢得了战斗,却输了战争。

当心!你正在被隐秘驯化

你有没有发现,前几年我们还在画着“不要在努力的年纪里选择安逸”的大饼。

听着任正非在公司放床垫,马化腾凌晨回邮件,王健林4点就起床的励志故事,想着自己也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

而现在,我们却对这样的生活方式开始了质疑。

因为我们已经开始识别出来这种“隐秘驯化”。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的庄家炽教授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

他发现,通过管理劳动者的“心”,资本能以更少的抵抗来使劳动者加班,还能以更低成本甚至无薪方式来使劳动者加班。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管理者给员工定了一个KPI,比如说快递小哥需要每天送100个件,每个件给2块钱。

8小时内你完不成怎么办呢?为了挣到这些钱,只能工作更多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班在快递小哥看来是“正常的”劳动时间。

这表明老板可以提前预测和安排好完成一件事所需的人员和时间,也可以把超时的加班行为,通过制度的设计,合理地变成正常的工作时间。

细思极恐,弹性加班制更是如此,甚至连加班费都没有。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伎俩,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呢?

因为聪明的资本家们,会在早期的工作中,提供一些过程福利,比如社交圈的拓展、自我能力的提升,薪酬的增长等等。

因此在加班的过程中,你感受不到自己被剥削,而是会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你甚至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优秀才成为这种“天选之人”,甚至在超长时间工作后觉得自己更优秀了!

这就是一种隐秘的驯化,蚕食你的大脑,驱动你的身躯,不仅让你做,更让你心甘情愿地去做。

为什么早已成为潜规则的996,到现在才爆发?

为什么我们能够从隐秘驯化中挣脱出来?因为我们开始识别了超时工作的副作用。

2010年,芬兰、英国人就曾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过一个研究:

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将导致忧郁、焦虑或失眠,罹患心脏病的几率更高出60%。

网友编了段子:有人25岁出任CEO,却卒于50岁。

加班越来越多,睡眠越来越少,发际线越来越高,抵抗力越来越弱,咖啡越喝越浓,身心越来越被掏空。

其实不得不承认,有些工作并没有办法严格地限定时间,比如新媒体行业。

巴黎圣母院在北京时间凌晨被烧,这个热点你不追,新闻就得更晚才能被大家知道。

而且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定时间来发现并弥补自己身上的问题,而学习和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不反感996,我们只是反感被道德绑架——只谈付出,不谈收益:你必须996,但是抱歉,没有加班费。

甚至还用二元对立的强盗逻辑,试图说明:“如果你不996,就是不努力,就是可以被淘汰。”

在这些人的眼中的努力要到什么程度呢?

2016年滴滴发布的《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东当之无愧地成为霸主,蝉联榜单多个第一:

平均下班时间为23:16,最晚!

周末加班人数1176人,最多!

0点到5点下班返工660人,最多!

每个月加班20天,最多!

如果加班成这样,才有资格成为刘强东的兄弟,那我怕是当不起这个兄弟。

来自互联网的悲哀:不是你选择加班,而是 KPI 驯化你_第3张图片

这是掌握着话语权的人的肆无忌惮的权利逼迫。

我是提供方,你是需求方,我倡导对我有利的,你如果不接受,就无法进入我的规则体系中。

反过头来我还认为是你态度不行,但是最终的收益还是我的。

就像是一只兔子想要跟狼合作捕猎,因为狼爪子锋利占优势,狼拿走大头,零头归兔子。

狼要求兔子必须尽可能多地把毛拔了做成陷阱,兔子不同意,狼就说兔子不努力,不好好干活。

最终,兔子毛都秃了,得到的收益可能还不够植发的呢(嘘,我没说秃了的你们)。

这个世界允许有一部分人热爱工作,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事业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同样也应该允许有一部分人,热爱生活本身,在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想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亲人团聚、朋友陪伴或其他有趣的小爱好上。

让热爱工作的人,用996甚至007的方式去享受他们的事业;

也让热爱生活的人,能够有权利和自由去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不被嘲笑、不被质疑、不被指责。

就像洪晃说的这一段话一样:

来自互联网的悲哀:不是你选择加班,而是 KPI 驯化你_第4张图片

让桥归桥,路归路,尊重和理解,遵守法律和规则,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