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1张图片


之前有一篇名为《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的文章,看到这么极端的标题,我立马撸胳膊挽袖子准备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认真看完之后,我发现文章里的部分内容粗略一看倒不像标题里那么绝对,乍看之下还挺有理有据的样子;但细看却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因为这篇文章对于原生家庭理论及相关研究的解读,是不准确的


原文大义如下:


1. 原生家庭理论,根本就不是正统心理学概念,主流心理学教科书几乎没有提及;


2. 你的父母对你人格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遗传给你的基因。你的人格大约有 40% 是遗传的;


3. 你人格剩下的 60%,是环境影响。但父母如何对待你,对你人格的影响很小;


4. 别再相信原生家庭论。你完全有能力摆脱那些负面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


这篇文章在形式上做得十分正确,有论点,有论据,有参考文献,还有大学副教授审核背书;但内容上却有很大漏洞,不仅论点「原生家庭理论不重要」太过绝对,其论证过程也缺乏逻辑——犯了「错误解读」「以偏概全」的错误。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2张图片


为什么我认为该文「错误解读」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首先,作者在文中提到,双生子实验发现人格大约有 40% 由遗传因素决定,剩下的 60% 由环境决定。而环境则又分为「共享环境」(父母、家庭等)和「非共享环境」(学校、朋友、同事等)。


然后作者说,「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与共享环境相比,非共享环境对人格特质的影响更大」,「遗传学的结果显示,共享环境对人格发展影响几乎为 0」,并因此得出结论「原生家庭对人格方面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遗传学上的这个结论我不知道作者如何得出,欢迎遗传学专家来讨论。单就从「发展心理学家发现,非共享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大于共享环境」这一点来说,我们就无法得出「原生家庭对人格几乎没有影响」的结论。(假设外部环境的影响占 35%,原生家庭的影响占 25%,前者影响是大于后者,但你能说 25% 的影响等同于「几乎没有影响」吗?


我翻阅了该文末尾所附的文献,发现发表在 Psychological Bulletin 上的元分析(即对很多类似文章的结果总结分析,以得出更靠谱的结论)文章虽然提到了这么个数据——即「遗传占 40%,环境占 60%」——但该研究并没有表示,在影响人格的 60% 的环境因素中,有多少比例来自共享环境(原生家庭),有多少比例来自非共享环境(外部环境)。也就是说,至少从这篇文献里,我们无法得出「原生家庭对人格发展几乎没有影响」的结论


为什么我认为该文「以偏概全」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作者说,「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很小」。这里「人格」的概念需要再明确一下——在 Psychological Bulletin 上的那篇元分析中,人格指的是我们心理学上常说的「大五人格」,即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以及神经质。但这只是狭义上的人格定义,也就是说,该实验只是测量了人的五种性格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程度而已


而在公众讨论「人格」的时候,说的其实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其衡量的维度和分类都要复杂和庞大得多,除了大五人格中所包含的几种性格脾气,「人格」还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风格、亲密关系模式、情感意志、心理特征等等


作者用「狭义人格」的分析作为论据,论证出的结论却模糊成了「广义人格」,并以此推导出原生家庭对人格发展几乎没有影响,是不合理的。


至少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我就能举出 N 个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证明,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比方说爱恩斯沃斯(Ainsworth)的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测量,就是原生家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的一个直接证据。该理论认为,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儿童,长大后的行为问题和性格问题就可能要比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要多。


Ainsworth 利用陌生情境实验测量了婴儿和照料者(主要是父母)间的依恋模式,结果发现儿童的依恋风格大约可以分为 3 种主要模式:


安全型:母亲在身边时,可以不粘着妈妈,开心自由探索,和陌生人正常互动;母亲离开后,感到伤心害怕,焦虑不安;但母亲回来予以安抚后,能很快平静下来。


焦虑回避型:母亲在身边时,会回避或忽略母亲;母亲离开时,不紧张,不忧伤,无所谓;母亲回来后,也没什么明显情绪反应。


焦虑矛盾型:母亲在身边时,就已经很焦虑,时时粘着母亲;母亲离开时,更加苦恼伤心;母亲回来时,会既愤怒又矛盾,一方面寻求亲近,一方面又无法原谅母亲,内心纠结矛盾,很难安抚好。


依恋风格除了可以预测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模式之外,甚至还可延续到成年后的人格:


一个人与自己伴侣、亲人间的亲密关系,往往会和幼年时形成的依恋风格高度一致,甚至当你有了孩子后,你和自己的孩子的依恋关系也会和自己儿时一致。


比如幼年时和母亲焦虑回避型的儿童,长大之后和男/女朋友的相处模式可能也是如此——不喜欢经常呆在一起,不喜欢对方过多参与自己的生活,男/女朋友正常的关心、帮助,在她/他看来可能都是令人窒息的负担。


那依恋风格的形成到底是遗传还是养育模式在起作用呢?


2001 年,在期刊 Child Development 上,心理学家 O’Connor 和 Croft 用 220 对平均年龄 3 岁半的双生子做实验,考察了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环境 + 非共同环境)对儿童依恋风格的影响。


结果显示:


1.基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儿童的依恋风格;


2.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依恋风格一致性相当(都在 70% 左右),可见环境的影响更重要(至少在婴儿阶段如此)。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5张图片

▲红框框里圈出的部分,遗传因素h平方是 0.14,没有标星号*:意味着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可见遗传的影响作用没有那么大共享环境 Es 平方是 0.32,非共享环境 En 平方是 0.53,这二者都有标星号*,意味着统计学上的显著


所以由该研究我们可能得出结论,共享环境(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不及非共享环境的影响大,但却也是非常显著和重要的影响因素


还有瑞典的一项针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双生子研究(如下图)则发现,对于男孩来说,原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时,他们的基因会对其攻击行为有较大的解释力;而相反,如果他们的家庭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时,则家庭因素会对其行为的攻击性有更大的解释力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6张图片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7张图片

▲个体间攻击性的差异到底受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并没有一刀切的答案。而是在基因、性别、家庭情况、种族构成、地区犯罪率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


而且,退一步讲,即便「原生家庭对人格几乎没影响」,那也不能推导出「原生家庭对人的生活没有影响」,更不能推出「原生家庭理论不重要」——即便原生家庭理论真的不重要,也不能推导出「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的结论。


我赞同

「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可以摆脱」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8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在《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那篇文章里,虽然我觉得论点和论证过程非常有问题,但有一句话我是赞同的:你有能力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


糟糕的原生家庭环境一定是道坎,好消息是这道坎并非不可跨越。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大概叫《35 岁以后,你就是你自己的原生家庭》。文章内容我没有看,但是这个题目里的论点我是非常认可的。随着一个人的阅历成长、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之后,只要你想,你其实能够逐步摆脱曾经的坏环境的影响。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9张图片

图片来源:美剧《生活大爆炸》截图


我猜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因为原生家庭理论如今确实是被滥用和污名化,发展成了「原生家庭让我毁灭」「原生家庭创伤不可逆转」的原生家庭宿命论


其实,原生家庭理论最初是经常用于临床咨询中。因为在临床案例中,大量的情况是来访者遭遇了极大的家庭创伤,在这种时候咨询师去与他共情,感知对方的创伤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比如一个抑郁症病人,对自己有一种不合理的过度轻视,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己是个废人,不如死了算了。这个时候,咨询师难道还要跟着对方说「是是是,你确实是个废物」吗?(就比如我有次去理发,反问 Tony 老师「你给我吹这发型,要是不天天抹发胶打理,是不是就特别傻哔啊?」他居然舔个脸说「是啊,特别傻哔」,这是亏得我没有抑郁症啊。)


咨询师肯定不可能够犯这种错误啊!他们会用认知行为疗法来纠正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其实这个问题不全在你,你的成长环境要负很大的责任,你缺乏积极关注」等等——这就显示出原生家庭论的重要意义了。


但注意,这是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而言,因为他们本身已经过度低自尊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告诉他们「这不能全怪你」。


对于大多数情况没那么糟糕的人来说,原生家庭宿命论其实只是一种归因偏差——好的事情发生了:我的个人努力;坏的事情发生了:父母教养的错。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并不存在「凡事都怪自己」「不懂原生家庭也负有责任」的情况。按照李松蔚老师的说法,你既然能够开始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那你的「心理问题」也差不多就治愈了。为什么呢?因为——


我这么不自信,都是因为我爸妈老 diss 我。


你的意思是,你明明做得挺好的,可是父母还打击你,所以导致你缺乏自信?


是啊。


那你是认为父母的批评不合理,并且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是吗?


是啊。


那你不是挺自信的吗?


所以说,因为有市场,现在原生家庭理论就这么被滥用了。什么《毁了孩子一生,只因家长说了这句话》《父母一个举动,竟让孩子这样做》《父母有多爱孩子,只看这一点就够了》。这一类极端、偏激的论调,既不科学,也不合常理,但对贩卖焦虑给父母、或是帮助子女甩锅而言,却很奏效。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10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和孩子开玩笑说要「赏你个嘴巴子」,有很多人来骂我,说我恃强凌弱,质问我知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鹿sama 很生气地说,如果能因为一句话就毁掉,只能说明那本身就是一段濒临崩溃的亲子关系。


我可以理解他们,其实是在我的故事里投射自己的创伤体验和愤怒情绪。但有必要说明的是,育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绝不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毁了谁的一生;要毁,一定是长期的、错误的养育模式导致的


有很多家长朋友经常会跟我倾诉焦虑:「我说了一句什么什么话,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啊?」——我这么说吧,首先,孩子没有那么脆弱,也不该去过度保护;其次,能反思自己会不会因为一句话就给孩子留下阴影的家长,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到底家长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11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说了这么多,有人也许会问,那你到底站那一边?


其实,抛开实用性,大谈某个理论完全错误或是完全正确,都是片面的。我还是希望能够从多一些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存在的现象。


心理学界有一个理论我深以为然——环境基因匹配度(goodness of fit between gene and environment)。意思是说,个体的行为塑造涉及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各个因素之间还存在互相的影响,所以不能单纯地去判定哪种做法好不好,而是要看你的基因和你的环境到底搭不搭配


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 Thomas 和 Chess 就提出,当儿童的特质(基因)与环境的要求 / 预期相匹配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一旦基因与环境匹配度较差,则儿童的发展则可能会受阻。


就比如说,先天比较有攻击性的孩子是不是一定教不好?母亲的养育方式是心大点好还是敏感点好?


这就没有标准答案。因为,Bakermans-Kranenburg 和 IJzendoorn 在 2007 年的文章就显示,即使是先天有带有 7 段以上 DRD4 基因(该基因段和攻击性有关)的儿童,如果他的母亲属于敏感型的养育者(对孩子的要求能够及时察觉和满足),则 DRD4 7+ 的儿童的攻击性反而还更低。(如下图)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12张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再比如我之前就写过的北大王猛万字长文控诉父母,他父母的有些过于严厉的语言和管教方法是不是错的呢?对于要好且敏感的孩子来说,是错的;对于心大的孩子来说,不算什么;对于心大还不自律的孩子来说,简直很有必要。


所以你说对孩子教育到底是严格点好还是爱与自由好呢?结论也是:分人。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老祖宗早就说过的:因材施教。


比方说,我是一个慢工出细活,并且不太容易被别人评价影响的人,虽然每天后台读者们催更,但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而鹿sama 就是一个很焦虑且深度评价恐惧的人,后台的催更就会让她更有动力来催我更新。「催更」的环境与我俩的脾性,一个匹配,一个不匹配,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哦。


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