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蝶迷梦,几世伤情。――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是如此模糊

尘土梦,焦中鹿。

                  ―纳兰容若《满江红  茅屋新成》

典故

        出自《列子·周穆王》的典故:昔日郑国人在山里砍柴的时候杀死了一只鹿。他生怕被人看见,于是急急忙忙地把那只鹿藏到了一个土坑里,还用焦叶遮盖,哪知道这个人的记忆不太好,刚做过的事情就给彻底忘记了,不但不记得自己刚才藏鹿的地方,还以为是自己做了一场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念叨。他念叨的话被另一个人听了去,就依着他所讲的找到了藏鹿的地方,取走了鹿。这人喜滋滋地扛着鹿回家,给妻子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妻子说:“你大概是梦到了有这么一个人打死了鹿吧?如今当真扛回来了一只鹿,难道是梦境变成了现实?”

一蝶迷梦,几世伤情。――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是如此模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人笑着回答说:“不管是不是梦,反正鹿是真的,不是吗?”

        那个砍柴的人回家之后,越想越觉得那杀鹿的感觉是这样的真是,应该不是梦吧?他苦思冥想,结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居然给他梦到了那个藏鹿的地方,还梦到有人取走了他的鹿。醒来之后,他就找到了那个人,两人争执起来。

        鹿究竟是谁的,这可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双方争执不下就打起了官司,状纸告到了土师那儿。

这官司委实有些古怪,一时间土师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有了这样的结论:砍柴人打死了鹿,以为是做梦;后来那人取走了鹿,也以为是在做梦,这说明他们两人都以为是梦,并未真正得到这只鹿,不如分开两边,一人一半吧。

        后来事情传到了郑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也觉得有趣,就拿这件事去问国师,国师说:“到底是不是梦,并不是我们能判断的,只有皇帝与孔子二人才能分辨,但是此二人早已不在这个世间,我们不妨以土师的判断为准吧。”

感想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小说作品,都会给人“庄生晓梦迷蝴蝶,谁知是梦里梦外”的迷懵,旨在让人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

        就拿言情文来讲(看的言情文较多),多是用“误会梦境的形式”将自己的情节结构,主旨内涵整合显露出来,这样的小说给人迷懵,给人警示,同时也让读者更易陷入其中,推理文跟着作者的思路想,言情文跟着作者的情感走。

总之,误会串连全文。一封初见衷肠的匿名信,一通词不达意的电话,一个暧昧不清的拥抱,一场莫名其妙的风花雪月,都会让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在梦境与现实间苦苦挣扎,而我们作为读者更是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让自己处于小小的纠结之中,最后也有点抛弃现实进入了作者编织的梦。

一蝶迷梦,几世伤情。――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是如此模糊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官,看了这篇文章有何感想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蝶迷梦,几世伤情。――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是如此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