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文艺和真文艺的区别是什么

买过一个包,复古型,在老麦杂货铺,“老麦”对于一些长居上海的小文艺青年们,应该不陌生,在离老麦杂货铺不远的桃江路上还有他的一家咖啡馆。

大概背了1年多,越看越觉得怪怪的,洗干净,套上防尘袋,塞进衣柜最里,可预见的未来,不太会在背。这个包的仪式感在于,它的谢幕是继衣柜、鞋柜之后我所有的行头都正常回归,那颗伪文艺的心终于消失。

文艺是什么?伪文艺和真文艺有什么区别?

1:伪文艺拼面子,真文艺拼里子。
纯棉宽大白T-shirt,棉麻深色中长裤,小白鞋,清汤挂面,这一身行头,遮胸遮屁股,显矮显胖,但照穿照买,因为胸前写着文艺两字。一部类似侯孝贤的《聂隐娘》之类的影视作品,但凡被冠以文艺标签,必须影院看,看完同时大发评论真知灼见,其实你不知道,在影院里看了开头之后就酣然入睡了,真知灼见也是豆瓣上抄抄改改而来。。对于伪文艺来说,言行的唯一标准是否文艺标签。而对于后者,深夜小众电影一部部看,大块头的书籍一字字翻,短字诗歌、长篇小说,一字字敲打。知道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米克朗基罗、拉斐尔,还可以和你谈这三人绘画不同的构法技巧及他们的“对立”,看《颐和园》《情人》《色戒》etc,除了看到“色”,还可高谈阔论其它若干insight。

2:伪文艺玻璃心,真文艺石头心。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感慨一番人生发表一番鸡汤,可是厨房的碗已经堆成山了,朋友圈po的滤镜小文艺小清新照片、梨花带雨絮絮念念,每隔几分钟刷一次反馈量,半个小时过去点赞数评论数竟然是个位数,一颗玻璃心咔擦瞬间碎了,这是伪文艺。而真文艺,拍的照,写的字,发的观点,每次被人调侃看不懂装逼,依然继续写继续拍继续发,也许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在他/她的某部作品中连在一起去看,突然字字珠玑,好像看懂了他/她的point。

3:伪文艺鸡贼,真文艺鸡汤。
大理旁边有个小客栈,面朝洱海,眼睛所望之处是鲜花,有间阳光房,冬天懒在沙发里,墙上投影幕布是一场有一场经典电影;或者上海法租界有个咖啡馆,门口摆一辆负责自行车,里面的桌椅是原生态木头,空气里是咖啡豆和奶油的香味,开门迎客关门送客,来的都是有故事的人。当然对于伪文艺来说,这一切最好是有个老爹/老公/老妈/老婆,anyway,有人搞定妥妥当当,每天只负责文艺,其它修下水道,和租客吵架,交水电费员工工资等一切凡尘琐事均有人打理。而对于后者来说,喜欢客栈,那就板砖刷墙凿木,一针一孔,挽起袖子自己上,因为预算有限,终于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客栈建好了,接下来可能发现没有客人,那还得继续去吆喝。总之除了文艺之外,后续有若干世俗事等着搞定。当最终搞得像模像样的时候,一段文艺青年的鸡汤励志文也就出炉了。

4:伪文艺一阵子,真文艺一辈子。
面包是最重要的,其它其次,当文艺的标签不能换来面包,伪文艺们,理智是他们的本质,会断然摘下这个面具。有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当年她辞职,说要拍电影,非科班出生,无任何相关经历,从看一部部电影开始,微博朋友圈每天发我看不懂的文字、照片,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前几天看到她的第一部长片电影作品面世,突围进入了某个电影展。对,她就是真文艺,她终于到达了一个里程碑,接下来是更长的路。

5:最后的最后。
前阵子有人问,自己在写的时候会不会考虑会有人读,对写的文字有影响,当时我想了下,说没有。这也真的是实话,因为之前写的大多数光明的、正面的、自己坚定认可的,觉得好的。可是这篇文章,却迟迟不想推送,因为这里面的“伪文艺”,多数的素材来自过去的自己,想要诚实的面对自己,或者坦诚自己那些看起来不那么正面的一面,比想象中更难以启齿。

然后,向死而生,向恶而善,就像黎明前的黑暗,暴雨后的彩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坦然和真实之后,对人性和自己,离洞若观火会再近一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伪文艺和真文艺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