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离骚》,话端午

粽子节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赏《离骚》,话端午_第1张图片

大提琴演奏《离骚》

下面给大家奉上的是大提琴演奏家李维原创演奏大提琴曲《离骚》,音乐中流露出屈原对祖国的眷念和对人民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憎恶黑暗、嫉恶如仇的的精神。

李维大提琴《离骚》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仲夏之月,端午时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赏《离骚》,话端午_第2张图片
话端午

                           - 端午起源 -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而对于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四种:

➤ “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个最广为人知,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

➤ 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 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赏《离骚》,话端午_第3张图片
端午起源

                          - 端午别称 -

>>>>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赏《离骚》,话端午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赏《离骚》,话端午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赏《离骚》,话端午_第6张图片
端午别称

                          - 端午习俗 -

>>>> 划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赏《离骚》,话端午_第7张图片
赛龙舟

>>>> 挂艾草与菖蒲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赏《离骚》,话端午_第8张图片
食棕

>>>> 食粽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赏《离骚》,话端午_第9张图片
挂香包

>>>>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赏《离骚》,话端午_第10张图片
端午习俗

                           - 端午读诗 -

                               渔家傲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赏《离骚》,话端午_第11张图片

                              南歌子

                              王之道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

一尊菖歜泛清醇。

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

莲花衫子入时新。

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如梦令

                                范成大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菩萨蛮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

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赏《离骚》,话端午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念奴娇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赏《离骚》,话端午_第13张图片

                                端午至,

               挥别五月仲夏微风,午日顺阳,

               迎接六月满山翠绿,莺啼百转。

                    时光静好,不负岁月绵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赏《离骚》,话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