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报数据划重点
1、用户在高基数下继续高增长,营收与净利润双超预期
净营收:同比增长72.5%至2.53亿美元,超指引上限1.3%,超市场预期2.9%;
毛利率:提高至80.1%,同比改善7.8百分点,实现历史最佳。
净利润:为73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non-GAAP净利润86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
用户增长:MAU在高基数下,继续高速增长28%至3.61亿;DAU同比增长26.2%达1.59亿,DAU/MAU比重仍然维持44%的较高水平。
2、广告收入增长强劲,平台商业化模式进一步完善成熟
广告和营销收入:营收2.18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非阿里广告部分同比增长79.4%,为10个季度最快;
中小企业和品牌客户:二者广告整体同比增长79.4%至2.05亿美元,微博CEO王高飞在分析师会议中谈到,增长驱动源于广告客户数的增加和单个广告客户收入的提高,尤其是本季品牌广告客户数量创历史新高。
二、最新一季的战略重点及其落地效果如何?
作为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的商业化价值取决于流量运营、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和内容变现四个环节。
在流量运营上,微博多管齐下,实现新用户增长和老用户回流。
本季度,微博主要通过渠道下沉、国产手机厂商合作、电视媒体曝光拉动新用户的增长。
同时,通过积极的产品迭代和内容丰富唤醒老用户回流。多管齐下,成效显著。从用户规模上来看,微博已成为全球仅次于Facebook和腾讯的第三大社交公司。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综艺、电视剧、体育赛事的传播、互动首选合作平台,获得了更多品牌曝光和内容增长。
通过与电视节目的合作,微博还创新出了“明星+内容”的营销方式,使明星KOL和热点营销形成合力。二季度与浙江卫视合作推广微博故事功能,就有效带动了新用户增长。这也使微博能够以低于其他App的营销成本来获得更多用户。
社交平台有最强的网络效应。微博在渠道覆盖和用户基数上的优势,将驱动内容生产的网络效应形成,更多独家内容的出现使得获取用户的成本降低,流量获取效率进一步提升。
其次,在内容生态的建设上,垂直化与视频化已经形成了有机联动。
一是扶持中小V,强化内容垂直化。
作为内容消费社区,微博的生命力离不开内容生产者的持续壮大。光靠头部明星名人,并不足以支撑起稳定的内容产出,因此扶持垂直领域的中小V和网红很有必要。
微博将这些中小V账号,交由MCN机构进行系统化的运营和管理,使中小V的孵化更为高效。目前MCN模式已进入了规模化的复制阶段,微博的垂直内容也得以迅速丰富和沉淀。
目前微博内容机构合作扩展到45个领域,已与超过500家机构合作,并新开拓了旅游、摄影、游戏等垂直领域的内容。全微博头部用户的阅读量同比增长55%,23个垂直领域阅读量过百亿。
从今年开始,微博已经在引导垂直V用户更多的发布视频内容,这使PGC视频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提高,对优化微博的视频内容生态有很积极的作用。
二是立足版权短视频和“微博故事”,推进内容生态的多元化与品质提升。
在版权短视频上,微博目前合作的重点是媒体、影视剧、综艺和体育。其中影视剧、综艺和体育都是内容平台争夺的焦点,在这些合作领域中,同NBA的合作是在第二季度才全面铺开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NBA赛季的视频播放量达到84亿,决赛单场播放量过亿,NBA账号粉丝超过6000万。从这样的结果来看,应该说是微博和版权方都获得了好处。版权方主要是通过微博获得了新用户,当然微博也是稳赚不赔的。
本季度上线的新产品“微博故事”,主打24小时私密、无压力分享的全新视频体验。截至本季度末,已有10%的微博月活跃用户开始使用“微博故事”功能,日均发布量、播放量都在不断上升。
对微博而言,这是一种独立于传统信息流的新的视频互动方式。这一新玩法有两个亮点,一是降低了用户生产短视频内容的心理门槛,二是具有全屏社交的属性,而且可以形成连续性、沉浸式的场景,比单个短视频的互动率更高。这会帮助微博构建更多的短视频消费场景。
再者,内容分发更精准,微博兴趣流推荐算法的价值凸显,继续强化关系流与兴趣流的协同性。
微博在Q2对信息流整体进行了内容规模的扩大和算法优化,通过视频化的推进和垂直内容的沉淀,让内容表现形式更立体化,触达也更精准。
同时,微博强化了关系流和兴趣流的协同。“关系流”更注重的是内容时效性和可获得性,旨在引导用户展开讨论、交流观点;而“兴趣流”更注重内容分发和阅读体验,让用户在微博平台发现资讯、挖掘兴趣。
二者协同,巩固了微博作为信息分发枢纽的地位。此外,视频内容的兴趣推荐也正在推进当中。相对于文本,视频的兴趣分发技术含量更高的,当然能带来的用户时长和广告库存的增长也会更多。
最后,微博多环节打造内容变现壁垒,升级广告服务平台,商业变现能力进一步加强。
微博注重从多个环节提升商业化能力。一方面,垂直内容的拓展与“微博故事”等短视频内容的推动,增加了平台流量。另一方面,兴趣信息流分发和短视频的增长使广告库存得到了提高。
Q2单用户广告收入实现历史最高,微博Q2的单用户季度广告收入提升至$0.605/MAU。
尽管如此,这个指标也仅是Twitter同期的40.6%,腾讯Q1的49%,Facebook亚太区域的28.5%,仍有上涨空间。
来源:晨聊互联网
微博的营销能力也已获得大品牌客户的认可,这应该说是其商业化最重要的进展。例如,近年风生水起的国产机Vivo将微博作为新品首发的第一营销平台,除了与综艺快本合作,邀请何炅等知名艺人发起话题外,开屏代言照给人的印象也尤为深刻。
另外,微博对影视的营销优势也很明显,不仅具备粉丝经济的强互动性,且微博的视频化也与影视产品天然契合,能够极大增强曝光量。皓哥就经常在信息流里刷到新电影的精彩预告片段。
在此基础上,升级广告服务平台、面向O2O客户新增热门商圈功能等技术层面的改进,对微博营销价值是进一步的加持。
社交广告在中国仍然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微博的商业化虽然从几年前就开始推进,但商业化体系也还在建设当中。随着这个体系的完善,未来应该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三、分析与展望
第一,微博的商业化潜力在逐渐释放。作为第一社交媒体,它在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变现三个维度提升商业变现的能力。
平台的广告价值 = 月活跃用户数 * 单用户使用时长* 单用户单位时间的广告价值,而微博在三个关键维度的数据都在增长,可见商业价值仍具备增长潜力。
从月活跃用户数来看,微博保持了用户在高基数状态下的高增长。微博的垂直化和视频化扩展,使得内容更多样化和立体化;借助微博原有的关系流叠加兴趣流,使用户能精准地获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提升分发效率。
这些举措都进一步抢占了用户的使用时长。根据QuestMoblie数据显示,微博人均月使用时长已达到443分钟。另外,单个用户的广告价值,也因微博不断对广告产品形态、中小企业和O2O、手游等垂直行业客户优化,得到了有效提升。
第二,微博商业的潜力仍将受益于移动、社交、短视频三大利好的叠加。
皓哥发现Q2的微博移动端的MAU占比达到92%,而广告中来自移动端的比例为73%。从二者的比例差距可以看出,微博移动广告的变现滞后于流量的增长,这也意味着未来移动广告变现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另一个红利是视频广告。在QuestMobile最新Q2的报告中,短视频用户规模接近2亿,且增长趋势超过视频行业整体用户增长。
在过去一季度内,全国网民使用短视频的总时长超过130.6亿小时,仅次于刚需类的移动社交与系统工具。
微博的视频广告才刚刚起步,按照微博高管透露的信息,目前还处于引导客户投放视频广告的阶段,也就是说视频流量并没有完全的商业化。未来这部分会有很大的增量。
并且,作为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除了媒体属性外,社交属性是其有别于其他资讯流平台的重要护城河,社交关系是长期栓住用户的“绳”。
以美国市场的经验来看,社交广告在整个网络广告市场的份额上升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大趋势下,微博和腾讯作为国内独有的两大社交广告平台,会是最大的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