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超越Siri的下一代交互

当时间长到煎熬,当挑战变得棘手,创业者需要着力于挑战一个始终对之饱含激情的领域问题,对于MYO来说,即如何用更自然的方式连接电子世界和真实世界。


MYO:超越Siri的下一代交互_第1张图片

也许这是个“疯子”成为创新者的最高赞誉的时代,但你若想收获此称号,真的不必努力成为乔布斯。只需适时用下乔帮主的Siri,比如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嚷地铁里。

对大批习惯了键盘输入和文字表意的年轻人来说,Siri的语音交互并不是那么完美,尤其大多时候a我们仍四肢健全、收放自如。Thalmic Labs的创始人兼CEO史蒂芬·雷克(Stephen Lake)也持相同看法,于是他和两个好朋友一起发明了看起来更自然、健康的人机交互配件——MYO。MYO的基本原理是把你的手势语言转化成计算机或手机等智能系统可读的信号。但和一般手势设备大多通过摄像头成像的图像识别不同,MYO是一个捆在小臂的绑带;它不在乎看到什么,而是着眼于你的肢体语言,即手指、手腕、手臂的运动去向。

MYO臂带可以轻松实现背屏操控电脑,除了用于玩电脑游戏、浏览网页、控制音乐播放等娱乐活动,甚至还能操控无人机。这款售价149美元的超人臂环,在上线两天后预订量过万。一个月后,首批MYO售出25000件。

自诞生起,MYO就不乏Kinect、Leap Motion等声名在外的竞争对手,然而这些设备虽自称“体感控制”,但无不需要借助摄像头动态捕捉、成像分析来感应使用者的动作。这使得人机距离和摄像头可视范围成为交互的制约因素,使用者需要对着屏幕挥舞,于是人就被捆绑在屏幕前。相比之下,MYO的优势在于不受具体场地的限制,交互时更自然。MYO臂带上的感应器内部装置了电极,使其能够在用户做出伸缩手势时读出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从而判断佩戴者的意图,再将电脑处理的结果通过低功率蓝牙发送至受控设备。

与医疗电极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不同,MYO的用户只需将腕带随意套在手臂上即可。初版的MYO可以识别出20种手势,甚至是手指的轻微敲击动作,用户可以利用手势来进行一些常用的触屏操作,如对页面进行放大缩小和上下滚动等。此外,由于MYO识别的是肌肉活动,它的识别速度将不亚于真实的手势,据官方介绍,用户手势甚至可以在执行前的瞬间就被感应到。

作为YC 2013年冬季项目中的一员,MYO在4月出营后一季度内就成功融资1450万美元。相对软件开发项目,硬件公司在融资上困难很多,在技术和市场层面的风险都较大,例如对资金投入要求高,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时间很长,修改产品的周期较长。

雷克认为,超酷的科技以及团队成员扎实的技术背景是团队获得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因素。

创始人三人均是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出身,在这个被誉为加拿大最具创新性的大学里,他们吸收了大量软硬件开发的专业知识,覆盖了软件、系统设计、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等学科。相比软件开发的低门槛——雷克称其为“一个人在咖啡吧待一礼拜就能写出来”,雷克认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魔力。

“我们一直相信,三个人一定会做出点什么,而且很可能是硬件,”雷克说。其早年经历也印证了他在硬件开发的天赋,他曾制作并销售了一批带有LED灯的无线电遥控卡车,那时雷克13岁。

首月预订超过300万美元金额的销售记录同样离不开雷克的商业头脑。出于对社交媒体的敏感性,在预订开放几乎是最后一分钟,雷克独辟蹊径,想到让预购者在twitter排队喊号,团队设计了诸如“我是将获得MYO的第几号”的抢号分享按钮。受Mailbox排队注册的先例启发,雷克认为这种“喳喳叫”的社交媒介排队能够提高顾客的兴奋度。果不其然,仅上线第一周“#getmyo”的标签就登上了Twitter热度上升榜前几名。

他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运用科技来增强人类的能力。而MYO的诞生,描绘出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连结的一种新交互的蓝图。

依据MYO的宣传视频,MYO不仅仅是一个手势识别设备,尤其在远程操控无人机这类机械方面,它可能已完全把爆红的Leap Motion远远抛在身后。虽然后者不乏大牌计算机和游戏厂商合作,能够契合机型以大幅提高手势操作的精度,然而在摄像头可视范围外,想通过它来移动其他器械几乎是不可能的。

MYO的雄心也不止于做一个独立封闭、有几个独创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鞋垫、智能健康手环……可穿戴硬件一直在引领公众目光焦点,同时也变本加厉地搅动着这个眼花缭乱的行业;诚然Siri可能在许多场景下显得有点傻,但也不费力地获得了大批拥趸。然而问题是,未来人们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人机交互,毕竟我们不可能同时戴着一堆穿戴配件上街。对此,雷克阐述了团队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MYO来塑造新的交互方式,使现今的日常科技变得更自然和直觉化。这个过程包括简化个人和手机、电脑以及其他身边的电子科技的交互。”

Thalmic Labs开放了API,“我们平台的开发程序帮助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应用上发挥创意,包括软件和远程控制的硬件设备。”雷克解释道。当然,在各种类型的开发应用中,MYO仍会把重点应用领域聚焦在游戏、展示、人体健康、教育等方面。

对于MYO未来的发展,雷克意识到公司在硬件突出同时的软服务不足,他表示会聘用更多的客服人员并做好网上沟通的系统服务。诸如好看的“联系我们”表格,或是及时更新产品开发动态,这些都还是MYO不具有的。

远称不上完美,MYO要成为真正的神器仍然任重而道远,其硬件和软件都需要更多第三方开发者和厂商的合作拓展。但比起单纯的键盘、语音输入或影像识别,MYO确实燃起了公众的信心,去期待更好的人机交互。它炫酷的宣传视频尤其让人恍然:原来,我与超人的距离只差一个臂带。

你可能感兴趣的:(MYO:超越Siri的下一代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