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

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_第1张图片

中国75%的房子,从此有了案底


蕙心/文

4月23日,贝壳找房以一场行业盛会为自己的一周年庆生。


2018年,链家以郑州作为小块“生态试验田”进行跨品牌、跨门店成交测试,小样本跑通后,次年贝壳找房正式上线。期间经历了德佑、链家管理团队城市层面融合,不再划分南北贝壳和德佑后台,三条职能线的内部大合并,链家涅槃,正式从垂直领域变身交易平台。


一年以来,贝壳找房扩张迅猛:目前共有160个入驻品牌,管理接近21万经纪人。4月16日,贝壳找房牵手21世纪不动产宣布达成业务合作,让链家“盟友”再度扩容。


据贝壳找房CEO彭永东透露,在链家时代公司麾下有8000家门店,而过去仅仅一年时间,变身后的贝壳找房门店就拓展到2.1万家,诸多门店交易量获得100%增长速度。而贝壳最早累积的大数据池——楼盘字典房源数据也从1亿套提升到1.87亿套,几乎中国75%的房子在这里有“案底”。


贝壳找房的大手一面徐徐展开全新商业图景,一面频频抛出行业关键词。

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_第2张图片

贝壳抛出的砖


如链家集团董事长左晖所言,自己做公司十几年,从来不置房不置地,链家自始没有办公楼和产业。但在去年,左晖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上海花桥购买一个园区,要做培训学校。


这一切的改变背后是贝壳找房抛出的行业认知两大趋势:服务者价值正在全面崛起,以及数字化正在重塑行业全生态。


对应此,贝壳找房的员工要做三件事:花桥学校、灯塔计划、VR+AI智能看房方案。


在贝壳找房看来,服务者不仅要创造价值,更应分享价值,因为好服务也会有高溢价。围绕服务核心“人”,贝壳找房宣布未来将花费“两个10亿”,10亿元建立和打造帮助店东持续进化的花桥学校,在昆山建设一个能够同时培训1000人的基地,帮助店东加速职业化成长;10亿元设立灯塔计划,通过基金形式帮助入驻企业。


而在平台技术演进,贝壳找房在早前链家夯实的大数据基础上,已成为全世界最大VR数据库,当前录有超过118万套的VR数据重构和建模,未来这个数据会超过一千万套,每天线上商机和流量要翻十倍。

随着贝壳VR看房+AI讲房的技术迭代升级,未来五年,中国会有2.5亿套房产将被‘数字化’。

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_第3张图片

彭永东许下愿景:贝壳找房要在2020年链接包括经纪人、管家等在内100万服务者,成为中国房产领域首个月活过亿的线上平台。


当然,在贝壳的设想内,不仅包括经纪人,整个生态链条中的如装修产业工人、工长、职业设计师、律师等,都将成为贝壳帝国中重要的角色扮演。


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_第4张图片

缔造“理想国”


“我家大门常打开”——这是一年以来贝壳找房的开放包容姿态。


今天贝壳平台上的非链家门店占比已经超过了链家门店。在中国没有涌现像美国类似公共行业协会可共建行业MLS基础上,贝壳找房撸起袖子自己干,准备一锤一锤敲碎行业无所不在的各类壁垒,打造出具有公共规则的全效率交易王国。


用贝壳自己的官方语言即:“实现服务协作化、标准化、闭环化,最终勾勒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全产业链协同、行业实现正循环的新居住图景”。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贝壳要一手打造的二手房交易王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跨品牌跨地域的房屋合作交易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买主想在沈阳买套婚房,买卖双方都不在沈阳的情况下,当地二手中介门店店长李佳峰在北京链家积水潭门店经纪人齐月的帮助下在北京成功异地签约。


跨越700公里的城市间共赢合作,并不只是此刻贝壳ACN合作的边界,贝壳想要的更大——即面向全行业重新审视整个交易链条,摸透交易和合作中所有关节点,把所有关联人员纳入圈里考量,并进行流程和效率的最优化,这不仅仅包括签约前,还有签约后的跟进服务。


目前,贝壳找房在全中国14个城市实现协助银行当天批贷,第二天放款。今年5月,全中国有30个城市银行审批专员将引入贝壳交易中心,让银行在贝壳实现集中批贷和放款。


交易间的沟壑在一点点填平贯通——在左晖看来经纪行业需要的是宏大的产业级别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不仅要包括技术平台,更得囊括行业基础规范,行业伦理道德等。


比如,买房交完定金之后,是不是可以设计48小时反悔机制?行业内部人在买房后是否要披露自己身份?针对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经纪人该如何提供职业保护等。


左晖认为,新居住时代来临这背后离不开五大“金刚支柱”,即数字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平台锻造、品牌协作、服务者的职业化。


这背后更多的需求春潮涌动,目前中国住宅不动产资产超过250万亿资产规模,未来十亿城市人口的资产如何高效流通,资产如何进行管理和升值,社区间新交互方式的探索,都是摆在贝壳面前的新考卷。


在左晖看来,之于贝壳,规则本身就是信仰,合作规则是神圣的,最终所有的核心指向就是谁贡献谁就有收益


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_第5张图片

产业互联观察摩本


贝壳凶猛。


作为背后的“金主”华兴资本首席执行官包凡指出,贝壳令其欣赏之处有两点,


其一,清晰的战略能力,在战略上通盘考虑清楚后再启动;


其二,超强的执行能力。从产业互联转型看,很少有比链家更“重”的公司,几十万人在如此短时间完成转型,跟企业优秀的IT架构和运营能力有直接关系。


在遴选衣食住行中“住”这一赛道投资标的时,华兴资本有过纠结,是投有互联网背景的平台,还是投从产业基础上改造的公司?


事实证明了华兴资本的判断力。在房产经纪领域,必须有深厚产业背景,同时对交易有极强把控能力,才有可能把产业链融合打通。


当前中国互联网正“由表及里”,从消费者端向产业端渗透。


而在产业互联网领域里面,整个不动产行业被线上改造最晚最慢,护城河效用最为明显。为何?


房产交易低频、长周期特质,几乎使其变为一个封闭型的行业。不仅是办理按揭、过户手续的漫漫征途,从开始前期交易到交付周期后的跟进服务,经纪公司的全部服务贯通了整个路径。产业冗长,可预见性、透明度差,而低效、跳单等服务不到位都在拖拽经纪行业的NPS值一直在低位徘徊。

中美对比,过去20年中国消费互联领域全面领先。国内新服装款式个数远超美国;餐饮领域的美团,每天超过两千万定单与美国两三百万订单数相比,甩出对方很多条街。


但在产业互联差距仍相当大:美国有超过80%以上企业上云,中国只有30%。从2007年到2018年,美国有超过5000个通过数据分析申请专利,而中国该数据1000都不到。在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领域还需要赶超。


按照互连网产业理论,数字化改造一旦成功,企业就有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实时决策、资源调配和供需匹配五大可实时互动的核心生产要素——此时此刻企业要踏上价值创造的通途。


作为产业链整合者,中国也逐渐出现找钢网、巴图鲁这样的供应链企业。左右看看,国内有电商已经干掉了很多经销商,未来还会在产业链上干掉更多中间环节。


居住产业的整合与赶超仍然在路上。


随着消费互联反哺产业互联,以及双方的渗透与驱动,居住服务行业的现象级企业贝壳正是一只可供观察解剖的麻雀。


微信名:地产杂志

微信ID:dichanzazhi

《地产》杂志,中国房地产首席专业期刊。《地产》杂志官方微信,权威业内新闻发布平台,名家供稿、大行视点、引领趋势。给你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不一样的房地产新闻,尽在《地产》官微。

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_第6张图片

想了解更多?

赶紧扫码关注我们

地产杂志新媒体爆料请加微信↓↓↓↓

lihuicong2005;frx91573127

你可能感兴趣的:(贝壳成长镜像:居住产业互联的啖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