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答疑:大家都在说的供给侧改革,究竟是啥?

大咖答疑:大家都在说的供给侧改革,究竟是啥?_第1张图片

前段时间暴涨的房价、这几天刷遍朋友圈的海淘税收新规,被认为是供给侧改革的一环;商界领袖,一谈商品质量,言必供给侧;中财办一个月三下江苏,问计供给侧改革;《人民日报》414日发文谈供给侧要义……这么火的供给侧改革,它究竟是什么?

问:供给侧究竟是什么?

答题人: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供给侧”这个词,是supply side的译名,在经济学里有个“供给学派经济学或供给侧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的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学派的一些倡导者的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其中还专门有人写过一本《供应学派革命》的书,介绍了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之后,其政策如何受到“供给学派”思潮的影响。当然,撒切尔夫人那时候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至于“供应学派”或者“供给侧”这个词,大概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裘得·万尼斯基在1975年提出来的。除了裘得·万尼斯基外,罗伯特·蒙代尔和亚瑟·拉弗尔是另外两位极力推崇“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

问: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题人: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与经济学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绝非始于供给学派,只不过供给学派提出了较鲜明的供给管理政策而已。

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发展史来看,供给管理政策在历史上居于主导地位。亚当斯密全面系统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强调劳动和资本等“供给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键作用,强调政府只能发挥“守夜人”的作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803年)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创造它自己的需求,将供给管理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供给学派主张“四减四促”,其中“四减”是指减税(含减支,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减管制、减垄断、减货币发行或控制通胀(甚至主张恢复金本位制),旨在调动积极性,促进生产供给;“四促”是指促进私有化、促进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促进技术创新和智力资本投资。

在实践中,供给学派理论和政策主张因被美国里根、英国撒切尔夫人所运用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而声名远播。

问:供给侧改革=供给学派吗?

答: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结构性改革包含减税与放松管制等激发市场活力政策,然而不应与经济学供给学派简单画等号。结构性改革包含“产业政策要准”等多方面内容,然而也不是要回到主要借助产业政策调结构的传统做法,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结构演变最终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政府需更好发挥拾遗补缺或补短板作用。结构性改革与适度扩大总需求相互配合,并非放弃或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需求管理与逆周期调节。

就其实质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遵循经济周期与结构调整内在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矛盾与问题,利用市场机制助推双重调整所采取的关键举措。

问:供给侧改革到底要回答什么问题

答题人: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从经济改革的视角来看,所说的供给侧改革并不那么复杂,就是要达到几个实际目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说到底,供给侧改革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

从经济学上说,供给学派所讨论的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现在讨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入手来解决供给和需求的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政府本身所能做的来减少已经过度的需求(即产能)和刺激新的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很显然,决策者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既非市场决定论,也非政府决定论,而是要努力达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

就政策来说,供给侧改革所强调的是政府的行为要符合市场规则,利用市场本身的力量来干预市场,而绝对不是完全放弃对市场的干预。

在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如果不能继续使用从前的办法,那么就可以转向很多新的办法甚至创造新的办法,例如转向供给学派所强调的财政(例如减税)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也可以转向建设新的更具规模的市场平台,例如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内部超区域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深化自由贸易,等等。

问:供给侧改革下,政府是不是不应该再干预市场吗?

答题人: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而在于如何干预。只要政府存在,其必然会干预经济。这不仅仅是因为政府本身的逻辑,更在于市场的逻辑。就中国传统而言,政府是必然要想方设法来管治经济的,不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如何发展,也不会发展到完全放任自流的自由经济。就市场本身来说,也会经常出现市场失败的现象,市场的失败就论证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

从中国的现实来说,很多新的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发展出新的干预经济的手段,而非退出市场。不用否认,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很多经济问题是过去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例如产能过剩、杠杆过高、制度供给不足,等等。但供给侧改革并不是说不要政府的作用了。在很多领域,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很难自动调节。

问:新的供给侧改革是要搞一个新计划经济吗?

答题人:贾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传统体制下搞的不都是供给管理吗?计划管理属于供给管理这个没错,传统体制下,有一个社会中心,自上而下把所有的具有结构特征的事都一起管了,包括一个工厂里要建个厕所,它都要批。

新的供给侧结构优化,最看中的机制是主要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消化、排除过剩产能,让市场充分起作用,再加上合理的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现在的新供给,就是要在让市场充分起作用的基础之上,使合理的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形成一个“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政府”的优化状态。这里面隐含的是供给的升级带动需求方面的潜力释放,给企业更多发挥聪明才智的引领和激励,确实也需要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同时,时刻警惕政府的体制弊病卷土重来,严防以改革之名却与改革逆向而行的扭曲和“乱作为”。

现在很多讨论里面确实还存在关于供给侧和总供需平衡状态认识的一些极端化、表面化、简单化等问题。

极端化:有人认为讲供给侧就否定了需求侧,抹杀了需求侧的重要性。不应做这种理解,需求是元动力,需求侧始终是重要的。

表面化:什么供给、什么供给侧,不就是概念在这里变来变去吗?还非得把供给加个“侧”字。仅仅把这看成是一个概念求新的语言游戏。很显然,不能这么表面化地看问题。

简单化:供给侧解决的问题是短期问题,就是要通过减税解决问题,不涉及长期问题。实际上,中国现在所讨论的整个供给侧改革和供给体系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系统工程式的提升质量与效率的问题。

问:供给侧改革主要应该聚焦哪些改革?

答题人: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应该采取的方针就是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在体制上消除障碍,建立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经济体系,也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快推进这些改革:从简政放权到制定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和对政府授权的正面清单;金融改革要全面深化,现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进度很快,超出了原来的预期,但是包括股市监管在内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果没有加以支撑和跟进的话,只是在这两个金融价格的市场化方面单向出击,仍然存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问题;财政体系亟须完善;国有经济和国企改革亟待展开;竞争政策的全面实施亟须提到日程上来,现在不只是国有企业有很多行政垄断权,有些私营企业也靠吃偏饭得到一些政策优惠,一个企业如果得到了政策优惠,就等于打击了其他企业,就使得竞争无法开展,所以竞争政策必须全面实施;建设自贸区,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营造一个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教育体系改革、法治建设也要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也非常重要,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什么叫有序?有序就是法治化,最主要的“序”就是遵循于法律。

整理自《读懂供给侧改革》(中信出版集团,20164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咖答疑:大家都在说的供给侧改革,究竟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