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STEC是希捷夺取企业级固态盘市场领导权的最佳途径,但良机已经错过……
 
上周的某一天早晨传来消息:存储行业的老大EMC后发先至,在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之后,硬是以24亿美元的价格 抢走了Data Domain ,比 NetApp最初的报价 高了六成。
 
俺们老大很佩服EMC,乃曰:这家公司多有远见啊,那么早下手收购VMware,贼划算。
 
是啊,当远见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时候,还可以用钱来补救。所以,竞购Data Domain这事儿,真正可称得上悬念的,就在于EMC是否真的想买。因此,随着EMC显示出足够的诚意,NetApp的出局便只是个时间问题。
 
至少从收购战的角度来看,有雄厚财力为依托的EMC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相比之下,年营收在存储行业排行第二的希捷(Seagate)则显得过于犹疑,屡失良机。
 
当然,Data Domain的收购案与希捷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无独有偶,就在Data Domain因EMC与NetApp的竞购而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迟早会对希捷构成重大威胁的STEC也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在宣布第二季度财务表现超出预期的一天之内,STEC股价大涨30%;分析师预计STEC今年的收入将增长41%,而且几乎所有增长都来自于其ZeusIOPS固态盘(SSD)产品线。
 
我们知道,Data Domain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减少企业对用于备份和归档的二级存储设备的空间需求,而STEC的固态盘也可以降低主存储设备中高转速FC/SAS硬盘驱动器(HDD)的使用量。作为企业级硬盘市场上无可争议的霸主,高转速FC/SAS硬盘驱动器是希捷主要的利润来源,因此, STEC将带给希捷的威胁和机遇,要超过Data Domain之于EMC。
 
从EMC到NetApp、HDS、HP(惠普)、IBM,前几大存储厂商都以STEC为唯一的固态盘供应商。事实上,考虑到中高端存储系统对双端口(FC/SAS)和高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除了STEC,眼下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正如Objective Analysis分析师Jim Handy所说,STEC的优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即使现在有人进入这个市场,在他们从STEC这里争夺业务之前,也至少需要一整年的时间先经过OEM质量测试。”
 
然而,希捷似乎有些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一则自身具有足够的FC/SAS接口和企业级驱动器设计经验;二来企业级SSD的市场规模还非常有限,希捷尚有足够的时间。
 
于是,希捷选择了自力更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固态盘产品。
 
谣言?
 
就在EMC搞定Data Domain的前两天,投资银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分析师Kevin Vassily在提到STEC的发展前景时声称, 希捷在其固态盘开发项目遇到麻烦 ,并且在2010年都不会推出用于测试的产品。
 
希捷在2008年10月宣布由LSI承担其企业级闪存驱动器的系统芯片(SoC)设计工作。Kevin Vassily指出,正是与LSI的合作遇到困难,令希捷不得不转向一家初创厂商(如SandForce)来寻找到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这也表明在2010年年中之前希捷不会推出任何用于测试的产品。考虑到一款新产品的认证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基于STEC的经验),似乎2011年年中是任何有竞争力产品面市的最早时间。
 
希捷 很快予以否认 ,表示将在2009年内如期发布其首款固态盘产品。随后有人指出,Vassily说希捷会选择和一家初创厂商合作可能削减人们对任何即将发布的新产品的信心,因为这样的合作或许会导致这些产品发布的延期。考虑到这种误导信息出自一篇谈论STEC发展前景的文章,所以可能是Kevin Vassily更偏向于STEC的缘故。
 
无论如何,希捷与STEC之间的龃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4月,希捷就曾起诉STEC,声称后者侵犯了自己的四项专利。STEC方面对此指控不屑一顾,表示希捷只不过是被固态盘制造商们稳步前进的态势给吓坏了而已,这么做无非是不希望别人发展得太快。有分析指出,希捷在固态盘方面一直比较保守,可能是担心冲击自己稳定的传统硬盘业务。
 
希捷对待固态盘的态度确实是过于保守了。笔者当时就认为,希捷应该选择收购STEC,而不是起诉。这是前任CEO Bill Watkins的一大败笔。
 
失机!
 
即使希捷能够如期推出固态盘产品,其竞争力如何也令人担心。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希捷的首款固态盘并没有采用SAS或FC接口,而是非常大众化的SATA接口,容量在120GB左右。不管2.5英寸或是3.5英寸,这个规格都将淹没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三星的2.5英寸SATA固态盘已被Dell EqualLogic PS6000S iSCSI存储系统采用,Intel的X25E更是咄咄逼人,还有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固态盘提供商……
 
退一步说,就算希捷很快能够提供FC/SAS接口的固态盘,要追赶STEC也殊非易事。问题的关键在于,希捷在固态盘领域的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跟随者”思维,而没有把企业级固态盘和企业级硬盘驱动器当作一个整体——企业级驱动器——来考虑。
 
目前,企业级硬盘驱动器的市场规模还远大于企业级固态盘,因此希捷还是企业级驱动器市场上的老大,应该站在“领导者”的视角来统观全局。
 
明眼人都能看出,企业级固态盘侵吞企业级硬盘驱动器市场之势已成,只是个多少和时间的问题。除非传统的硬盘技术有重大的突破,否则企业级硬盘驱动器的市场,光靠保是保不住的。其他的固态盘供应商抢夺企业级硬盘驱动器市场的决心,是不以希捷的意志为转移的,希捷最佳的应对手段是让自己也成为企业级固态盘市场上的老大,左手换右手,就算有些损失,总好过落于他人之手。
 
收购STEC,为我所用,是希捷在企业级固态盘市场上取得领先的最佳途径。反之,在固态盘领域并无足够积累的希捷,若只靠多年经营硬盘驱动器发展下来的合作伙伴(如LSI),不要说追上STEC,恐将眼睁睁地看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跑在自己前面。远的不说,拥有NAND技术且甫一出手即在固态盘市场小有所成的Intel,去年底便与具备SAS和FC接口经验的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itachi GST)结盟, 拟于2010年年初推出首款合作产品 。如果双方的项目都如期完成的话,希捷今年年底推出的SATA固态盘能否达到Intel X25E的水准尚未可知,而Intel和日立环储马上就有FC/SAS固态盘了……
 
不过,就算希捷想收购STEC,“能不能”也是个大问题。现在STEC的市值已经超过12亿美元,略高于接受NetApp第一次报价之前的Data Domain。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类似EMC的竞购者,收购STEC也要掷出15亿美元以上的筹码。虽然最近两周,在上季度业绩总体向好的刺激下,希捷的市值回升到了50亿美元以上,但还不足以搞定STEC。
 
可是,希捷收购STEC的难度,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大的,甚至可以说,曾经是唾手可得:
 
希捷 vs. STEC:错过 or 无视?_第1张图片
STEC一年半以来的股价走势,及几个关键时段与希捷的股价对比
 
  • 2008年年初,EMC宣布将在高端Symmetrix DMX-4存储系统中采用STEC的企业级固态盘,随后STEC的股价从3月初的不到6美元,一路攀升至6月初的14美元,增长近200%。在此期间,希捷的股价呈缓慢下降态势,但仍在21美元之上,有足够的能力收购STEC。然而,希捷在干什么?CEO Bill Watkins宣布起诉STEC……
  • 此后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双方的股价都一路下跌。到11月中,STEC降到3.52美元,希捷尚有4.87美元,可Bill Watkins的帅位已经风雨飘摇,无暇他顾。
  • Steve Luczo重掌大权之后,希捷的局势趋于稳定,股价逐渐回升,5月初已接近8.5美元。STEC的涨势要好一些,不过也还没超过10美元,希捷仍有机会。
  • 接下来,STEC的股价就是一路狂涨,本月初已突破25美元;希捷近期虽有亮眼表现,股价也才刚过10美元。受制于只有四成的股价,希捷的市值仅为STEC的四倍,几无实力发动收购。
     
    不管STEC是否愿卖,希捷是否想买,笔者想说的是,希捷曾经有机会以一个现在看来相当划算的价格,将STEC收入帐下,从而在一年前就领跑企业级固态盘市场(而不是前几日身陷SSD产品将大幅延期的传言),无奈——错过了……
     
    如果继续无视这一点,希捷的固态盘业务发展前景……委实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