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大师太史慈为何落寞?

战术大师太史慈为何落寞?_第1张图片

《祖盛啃三国》系列第42篇。

太史慈是汉末名将,颇受小霸王孙策赏识,在196年兵败被俘后不仅没有遭到加害,还被吸纳进了孙吴集团,是该集团中少见的降将之一。

不过,受到老板高度赞扬的太史慈始终没有进入孙氏的核心层,他至死都只是一名建昌都尉(市级地方防务指挥官),专门和刘表的一个刘磐的儿子兑对子互掐,据说刘磐很骁勇,但他在三国志里连传记都没有,估计是无关紧要的角色。

206年,太史慈在临死的时候,说“大丈夫在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奈何而死乎!”其大志未得伸张的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孙策孙权都没有重用太史慈?是他能力不足吗?还是品行有问题?

太史慈武艺高强,他“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曾一箭把一名扶着城楼栏杆骂街的敌将的手钉在栏杆上。他的近身肉搏能力也很突出,和所向披靡的孙策单挑而不落下风。近战、远射能力都是一流水平,太史慈担得起“勇猛”二字。

太史慈也非常有智谋。他家里估计条件很一般,所以年轻的时候去郡里做了一个办事员。当时郡里和州府正在打口水官司,谁先递给中央报告谁有优势,太史慈受命去阻止州府的报告。他昼夜兼程赶到洛阳,追上了对方派出的小吏,假称自己收报告的人要先看一下,拿过来后直接将其弄毁,因而帮助郡里打赢了这场官司。

193年,孔融遭到黄巾军围城,情势危急。来相助的太史慈决定去搬救兵,但黄巾军防着这一点。太史慈先是每天带俩人出城练习射箭,射了几下就跑回城里。一开始黄巾军看到后赶紧过来围堵,连搞几天后他们就懈怠了。太史慈趁机出城纵马狂奔,连续射杀数名追击他的敌兵后扬长而去,成功找到刘备派兵来救孔融。

太史慈还非常重信义,非常有品行。他弄坏了州里的报告后,知道州吏会被治重罪,就带他一起逃亡。193年太史慈帮助孔融,是因为对方曾接济过自己的母亲,自己听妈妈的话报恩。195年,太史慈投奔扬州刺史刘繇。刘繇并没有重用他,但太史慈却忠心耿耿,一直追随左右。196年,太史慈归顺孙策,刘繇死后,太史慈提出去招降刘的旧部。孙策放手让他去做,两个月后果然带领上万人来归降。

所以,太史慈是一名武功、智谋和品行都很好的将领,是一个上佳的人才,那么他不被重用的原因在哪里呢?

首先应该跟孙氏集团的处境有关系。前一篇分析孙策的时候我说,孙家在江东地区没什么根基,人心不服,所以孙策企图用强硬手段硬压。其实这个方针政策还有另一面,就是维护一个凝聚力特别强的核心阶层。

孙氏集团的核心军事力量是孙坚“借鸡下蛋”在袁术集团内部拉起来的一支淮泗精兵部队,后来被孙策继承强化。除了孙策的男闺蜜周瑜,孙吴集团早期的重要将领几乎全部来自这个集团。太史慈被有意无意排挤是可以想见的事情,因为孙家一定要牢牢笼络住这个集团的忠心,不然就有生存之忧。

不过,太史慈落寞的真正根源是来自于他自己。我此前分析过很多人成功的秘诀,原因之一就是特别会选老板,比如诸葛亮、荀彧、郭嘉、贾诩等等,而太史慈却显出了相反的特点:选老板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

他当州政府办事员估计是为生活所迫,这个不提。但是,他为了报答孔融的衣食之恩而以命相许,相当意气用事。况且孔融是个爱作秀不爱踏实苦干的地方官,不值得为之效力。后来,太史慈大老远从辽东跑到投奔刘繇,是因为他们俩是老乡。太史慈来了后,刘繇却因为太史慈没名声而不愿意重用他,这种奇葩老板后来败亡就不足为奇了。

孙策算是比较靠谱的老板,但太史慈并不是主动选择的他。196年,刘繇兵败如山倒,一路逃跑,太史慈并没有审时度势,及时抛盘,而是跟着刘繇流窜。要不是孙策网开一面,太史慈早就game over了。

太史慈虽然勇猛过人、智谋迭出且很有德行,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战略意识太差。在具体的事务上,太史慈都处理得非常漂亮,堪称是战术大师,然而在做出会影响自己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时,太史慈往往表现不佳。

纵观太史慈的职业生涯,他的选择往往让人费解。如果按照他自己所说““大丈夫在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想建功立业的话,作为一个山东人,他很方便就能加入曹操、袁绍、公孙瓒甚至是吕布、袁术的阵营,但是他没有。他选择的孔融和刘繇,一个是为了报恩,一个是老乡,仿佛不关心对方本人怎么样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他像一个蒲公英,飘到哪算哪。

太史慈是一个“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的人,因而他的一生很难有什么大作为就不足为奇了。

比太史慈大五岁的刘备则是战略高手。刘备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等人,前大半生颠沛流离。但是,刘备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谁,每次去和留都是主动的选择,是带有长远打算的选择,因而他尽管遭受了无数挫折,但离目标越来越近。

在做人生重大选择上,我们要学刘备,不要学太史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术大师太史慈为何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