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满是“叶子”的味道,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大麻交易市场,也是丹麦旅游局推荐的热门景点。
“克里斯钦,常被称作克里斯钦自由城(丹麦语:Fristaden Christiania),是一个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处自我宣称自治的小区域,实行无政府主义的公社。
自由城目前有自治委员会,居民大多为嬉皮、自由艺术家、草根运动人士、摇滚乐手等自由派风格强烈的居民。”
——维基百科
克里斯钦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声称领土0.34平方公里,约1000人。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逃离“绿灯区”
大麻交易√拍照X
空气里满是叶子的味道,然而我们一分现金都没有。身边的那处摊位叫做“Hakuna Matata”,涂得五彩斑斓的展板上,彭彭与丁满欢快地手持烟卷露出巨大的笑容。而在展板周围却围绕着迷彩绿的伪装网,将整个摊位包裹严实,只露出砖头大小的空格,依稀可辨里面用口罩遮住半边脸的摊主。
这只是克里斯钦自由城绿灯区(The Green Light District,进行大麻交易的区域)的一处寻常摊位。
Don't Run. No Photo. Have Fun
以普舍尔街(Pusher Street)为中心的旧工厂区四周竖立着巨大的禁止拍照的警告牌,沿街铺开被绿色伪装网笼罩严实的小摊,摊主皆是半遮半掩的装扮,售卖品为大麻。现金交易,有目的而来的游客径直前往小摊前,无需多言,钱货相易不过几十秒。
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大麻交易市场,也是城内唯一不允许拍照的地方。克里斯钦宣称反对硬性毒品,在一处小入口的醒目墙面上还绘制有大幅的“打碎针管”的涂鸦。
“打碎针管”的反硬性毒品涂鸦
然而对于大麻,克里斯钦持有一种模糊的态度。绿灯区被特意规划出来,却并非由克里斯钦居民控制,而是受黑帮操纵。
这种看似划清界限的做法更像自欺欺人——哪怕走出绿灯区,也随处可见手持大麻的人,很难分辨哪些是猎奇的游客,哪些是城内的居民,他们坐在公园的长椅或是走在狭窄街道上,笑容呆滞地喷吐出白烟袅袅。
随处可见的大麻品牌商标
交易进行中
大麻的香甜气息弥漫,自由若真的存在,身影也淹没在烟雾吞吐中。一个黑色蓬乱长卷发、黑眼圈、蜡黄面孔、绿嘴唇的女子低身与我们擦肩而过,她的眼神一秒便可认出——“Look into the eye. Junkies”。
我们匆匆穿过绿灯区,像是一场逃离。
※
1971年,乌托邦诞生
你想成为自由城的股东吗?
你绝不会错认克里斯钦,哥本哈根地铁站似有若无的大麻气味、高架桥下的斑斓涂鸦都指向一个方向:斜街从两栋满是涂鸦的楼之间插入一座小门,这就是克里斯钦西南端的街角入口。
克里斯钦入口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挂着相机的游客、满身风尘的背包客、骑自行车的观光客,还有头发染成绿色、皮衣打着铆钉的“非主流”年轻人……丹麦政府一直都想清除克里斯钦,但如今这片区域是丹麦最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每年要接待的游客可能比海港边的小美人鱼还多。
1971年,一群年轻人撞开了哥本哈根一处废弃的军事基地的大门,宣告成立克里斯钦自由城。
艺术家、女权主义者、嬉皮士、无政府主义者……以自由为名的克里斯钦接纳着所有的人,即兴创作的涂鸦与绘画、回收材料制作的装饰品与衣物、滨水而建的新奇房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权力等级、没有政府,一切都是乌托邦的模样。丹麦政府越是想要清除这里,理想主义的狂欢越加盛大。
但狂欢之后,黑帮与犯罪急速涌现。如今除了大麻交易,很难说黑帮还控制着其他什么。
在街角入口处的大楼里售卖一种“股票”,用于克里斯钦购买他们长期非法占据的土地。
三年前,丹麦政府提出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双方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拉锯战,一直极端反对私有财产的城中居民接受了提议。他们甚至成立了基金会,通过出售“社会股票”来募集资金,不足的部分则从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的游客将获得哪些权益,售卖处没有明列出。
※
失业者、流浪汉
抽大麻就是生活的全部
一家设计品店占据了街角入口处最好的铺面。店内的物品由回收材料制作,哪怕一只发卡也售价不菲,样子则带着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风格。大楼对面则是一个会用各国语言跟游客套近乎的老乞丐。
再往前走会路过普舍尔街外围的一处小广场,小摊上摆着与大麻相关的各种“合法”商品——卷烟纸、烟斗,以及各种纪念品,比如盗版的David Bowie黑胶唱片、红黄绿三色的编织手链、蒙着一层尘土的克里斯钦标志(红底上三个黄色圆点)冰箱贴。
再往前行的绿灯区则进一步摧毁着每个想要探索这座自由城的良好初衷。那些在黑白照片中存在过的头戴鲜花的嬉皮士、戏剧艺术节上狂欢大笑的男女、在水滨度过的田园诗般的生活,我都没有看见。
现在,只有大群的游客在绿灯区游荡,这座城市的居民则像任何一个无所事事的普通穷人一样,坐在咖啡馆与小食店前喝酒聊天、抽上几支大麻便像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曾经试着“reach the untouchable star”的人们不知去向,至少我完全没有找到。
根据2014年受邀前往克里斯钦的学者欧宁的记述,目前的克里斯钦居民为1000人左右,60%的人只受过小学教育。居民中包括大量的年轻失业者、流浪汉、避难者等,克里斯钦的理念批判丹麦社会的基本价值,“不相信个人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为雇主工作可以获得人生的幸福,强调通过自由的劳动获得生活所需”。
然而,居民中只有1/3的人有固定收入,2/3的人口则靠政府救济金生存。1970年代的克里斯钦一度成为社会民主党批准的探索另一种社会机制可能性的“社会实验”,那么如今我只能认为实验失败了。
※
自由城深处,画廊关闭了
“艺术”创作的唯一主题:大麻
第一天我们从绿灯区离开,但很快就后悔了:气息香甜、气氛压抑的绿灯区能抹杀任何好感,但可能并非克里斯钦的真相。于是第二天我们再度前往,绕过绿灯区,往深处走去。
这儿有几间热闹的酒吧和咖啡屋、一间画廊、一家大型建材店、一间博物馆、一座Bob Dylan演出过的音乐厅、一个满是涂鸦自称“wonderland”的滑板主题公园、一艘在修葺的游艇、一个废旧木材回收中心、一个废旧衣物集散点。
闲置衣物共享站
所有“艺术”创作都指向同一个的主题:大麻。T恤、墙面涂鸦、油画作品、旗帜、电线杆,麻叶无处不在,红、黄、绿三色的频繁使用如同制幻后的发泄。
我们刚好遇见一位画家手持喷瓶即兴创作,与万圣节主题配合的黄色南瓜张开血盆大口,喧嚣愤怒的情绪表达得无比粗暴。如果说曾经的居民使用大麻只当抽烟喝酒般平常,如今的居民则除了大麻仿佛一无所有。
画廊闭门歇业了,透过积满灰的窗玻璃看进去,里面只有干涸的颜料与未完成的蒙尘初稿。曾经这座城市的居民充满灵感与活力,现在创造力似乎已随着颜料一起枯竭。
克里斯钦自由城的玻璃房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
反对财产私有,却建起围墙
深秋的落叶满地,绕过一座藏传佛教样式的白塔往前走,便可见树丛繁茂。林中小道通向居民自建的房屋,各色垃圾箱对废弃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大概是嬉皮士流传下来的环保理念,使得克里斯钦拥有了比日本还详细的垃圾分类说明,却未能阻挡道路上的垃圾随处可见。
十年前的克里斯钦曾宣称,未来这里将拥有更多美丽的、与自然融合的建筑,比如著名的香蕉屋、水上蒙古包。他们甚至以“克里斯钦建筑师”的集体名义发行了一本出版物,里面记载了各种奇妙的建筑构想。然而,除了一处并不好看的龙形景观墙,当年的构想并未付诸实现。
新建的居民小楼并无特色,除了颜色不统一之外与哥本哈根别处的寻常人家毫无二致,也都放着万圣节的南瓜灯——Airbnb的房东告诉我们,万圣节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我想着大概可视作美国文化的入侵或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此外,尽管克里斯钦宣称反对拥有私有财产,每座小屋依然有清晰分明的围墙。
※
“儿童区,成人勿入”
克里斯钦城内禁止汽车行驶,他们发明了有前框的“克里斯钦自行车”,即可载人又可运货。许多孩子便是在这样的自行车上度过最初的童年时光。只是现在,除了自行车,他们还有更多的玩物。
废旧木材回收中心旁的小山坡,坡底用粗劣的木栅栏围起来,插在废木头上的金发玩偶一脸甜美微笑,破旧的老式儿童玩具零散地堆在那,被一块充当告示板与大门的木板遮住,上面写着“儿童区,成人勿入”。两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就站在山坡上的树丛里,口吐香甜烟雾,进入极乐天堂。
资料中惹我羡慕不已的马术学校不过是一小片臭烘烘的场地,几匹矮小粗壮的马载着单薄的金发小姑娘们在场内转圈。
附近的公路两旁停满了各种无法驶进克里斯钦狭窄道路的小汽车。一家刚结束马术训练的父母孩子,坐进一辆奥迪,缓缓驶离。我看着他们离开,看着一排沃尔沃、宝马,像看着理想死去。
※
接纳所有人,包括黑帮
克里斯钦的主入口有两根图腾柱,柱子上雕刻着各种人脸,而中间一块牌子高立。走入时会看见上面写着的城名“Christiania”,离开时则能看见一句话“You are now entering the EU”。
克里斯钦自认为不属于丹麦,不属于欧盟。他们宣称自由、无政府、集体主义,但他们也接受政府救济金,并修建各自的房屋、集资购买土地。
他们接纳所有人,所有无家可归的人、所有向往自由的人、所有厌倦了政府的人,但他们也接纳了黑帮与罪犯,城中心日日都进行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大麻交易。这座小城的理念与行动充满了难以自洽的矛盾,我们内心的疑问在不断滋生,但无法找到答案。
任何人都可能出现于此
曾经的艺术家、无政府主义者、嬉皮士们变成了目前的这1000人——教育程度偏低、依靠救济金为生、依赖大麻的可怜可恨的平庸者,还有大量控制了城中生意的黑帮成员。他们来此是为了自由与理想,还是只因为这里更容易生存?这些人又是如何运行着这座“自由城”?更现实的问题则是,他们要如何偿清购买土地的贷款?
在克里斯钦四十多年的历史中,从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以克里斯钦领导者或是代表的形象出现,没有一个名字跳脱于克里斯钦之上。每次它出现、每次它发言,克里斯钦都是一个集体,一群人组成的“他们”,而完全没有任何个人的色彩。集体在此取代了所有的个人,这到底是民主的极致,还是极权的顶峰?
※
丹麦旅游局官方推荐
游客供养着嬉皮士和黑帮
我们毫不惊讶这座初看满是瘾君子与黑帮的矛盾之城,登上了丹麦旅游局官网的推荐页。现在的政府,或是克里斯钦,似乎都放弃了无效的对抗,乐于这片地区继续保持“自由”“无政府”的舆论形象,从中各自获利。
丹麦鼓励游客们去拜访这处不同寻常的景点,大量猎奇观光客的涌入带来了巨大收益。克里斯钦也对此毫不反对,小城变成了“露天博物馆”一样的地方,任由游客在城内吃喝玩乐飞叶子,体验想象中的嬉皮士的生活,而他们与黑帮一起将各种昂贵的商品销售给游客。
城内的每一条路都引领游客前往绿灯区,博物馆没有开门,几家萧条的小店摆卖着拙劣的旅游纪念品,人群在冬季的阴云下笑得越发愚蠢呆滞。此时大门紧闭的音乐厅突然里流淌出几段旋律。“似乎还不错。”我们相视而道,驻足聆听了几分钟,然后再次离开。
当我们向街角的出入口走去,看见这里的大楼外墙上有一幅褪色至几乎要消失不见的涂鸦,圣母在高墙上怀抱圣婴,注视着每一位来客。而一座肃穆恢弘的救主堂就建在离克里斯钦不到3分钟步行路程的地方,高耸的塔楼呈螺旋形上升,游人如织登塔眺望,海滨树木葱郁的克里斯钦自由城全景一览无遗。
人类修建了巴别塔,也修建了蛾摩拉,“理想”和“自由”的尽头,并不是极乐世界。
Tips
1搭乘地铁至Christianshavn站下车,步行7、8分钟即可看见夹在两座满是涂鸦的大楼间的街角入口。
从地铁站步行至克里斯钦的路上会路过救主堂,有空不妨登上那座螺旋形塔楼,可以眺望克里斯钦全景和海岸景色。
2 消费
任何人都能进入克里斯钦,无需门票。
城内小店大多可使用信用卡,但想购买小摊纪念品或是在绿灯区体验一下的话,一定要备足现金。
3 其他
绿灯区严格禁止摄影摄像,我们的偷拍行为请勿模仿,否则被黑帮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克里斯钦很大,别只去绿灯区,尽量往里走,沿海的丛林是居民区,能更多地看见他们的日常生活。
留心四处张贴的海报,上面有克里斯钦城内各种展览、音乐会、讲座的信息,大多可免费参加。
- END -
撰文/Luna 摄影/纪韩(除注明外)
编辑/骆仪
郑重声明
本文章内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均受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为任何目的使用以及向任何自然人或单位提供、复印、复制、出版或利用本文内任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最世界」 穷游网旗下新锐旅游品牌
运营公众号最世界、同名旅行系列书及独家线路
为会玩的重度旅行者提供优质原创游记和不一样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