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撰写这篇文章,我首先在“维基百科”( www.wikipedia.com)上搜索词组“资产管理”,但页面出乎意料地被重定向到“投资管理”。维基给我一个启发,当我们提及“资产”的时候,通常就只会考虑资产的成本,贬值,和账面价值(残值)。但如果改用“投资”来形容资产的时候,启发我去考虑资产的真正价值。如果您曾经阅读过金道的执行副总裁 加藤先生的文章,您应该能够立刻明白,充分考虑TVO(总体拥有价值)和最大化业务流程中的IT价值是多么的重要。
 
      投资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将金钱投入或出借给某种载体(例如×××物业,股票证券,债券等),以尽可能低的风险,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带来产生回报的可能性。
 
     综上,我们难道不应当更好地管理我们的资产(投资)吗?请允许我与您分享我在IT资产管理领域中的经历及见闻吧。
 
资产管理曾是桌面端管理的副产品
    那是在1996年,当我还是一名系统工程师的时候,我为客户演示了一个基于微软SMS 1.2版的桌面端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Windows NT域中的客户端电脑,通过客户端安装的代理软件,系统管理员能够搜集Windows 计算机得的硬件和软件详细信息,部署软件包并执行远程操作。尽管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局限在单一的物理网络中,但所展现出来的集中进行资产清查的能力,可以被看作是IT资产管理的预演。客户普遍对这个解决方案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尤其是软件部署和远程控制的特点——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大多数普通桌面端的操作系统都还仅仅是Windows 95。
 
     注:2001年由于Windows XP内置了远程桌面连接,才使得它得到广泛应用,而这比Windows 95整整晚了四代。
 
    时值1996年,尽管已经有些工具可以提供搜集硬件和软件信息的功能,但那些被搜集上来的信息也主要是被用于软件部署。而单纯为了硬件和软件的资产管理而言,几乎没有现成的工具可用。然而,这却是软硬件资产自动发现的开端,它开辟了一条道路,资产管理工具的时代就在眼前。
  .
重点:早期改编的自动化工具,用于硬件和软件资产清查。
 
资产管理是一个迫切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1998年开始,全世界都在倒计时等待那个隐藏的灾难,可能出现在时钟从1999年12月31日的午夜(00:00)跳转到2000年1月1日的那一瞬——这也就是著名的“千年虫”,“千禧年”或“Y2K”问题。简而言之,每一个系统中的内部时钟都可能在2000年1月1日的00:00发生不可预知的错误。这里我就不再赘言,您可在Google或维基百科上搜索“Y2K”(或在百度上搜索“千年虫”)以获得更多资料。
 
    那么Y2K的威胁是什么呢?时至2009年的今日,我们再回头看去,并没有发生什么值得注意的重大灾难,并非像一些警告所谓的“飞机会从天上掉下来”那般夸张。估计全世界起码花费了3亿美金去评估问题所在并升级系统以规避Y2K风险,甚至有人将其戏称为“Y2K恶作剧”。
  
    作为一名系统顾问,我的职责就是保证客户的IT基础架构的运行不会被中断,Y2K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有一个绝对意义的最后期限(即1999年12月31日23:59:59)。事实上,因内置时钟而受到波及的系统(事实上是所有东西),基于日期而存在的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公式等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更糟糕的是所有的灾难恢复流程,都有可能受到因Y2K而宕机的系统牵制而无法顺利实施。想象一个数据中心或服务器房的环境,这简直意味着一切的一切:包括空调系统,水冷系统,供电系统(公共电网,不间断电源,备用发电机),火警系统,门禁系统等。任何一个系统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客户业务的运行。(真实案例:我们发现了一个指纹识别门禁系统有Y2K的隐患,如果发作的话会禁止任何人进入这间大楼。这套系统认为现在的年份是“00”(或说1900年),而所有授权的个人账户都是在90多年后的“97”(或说1997年)才创建的。最后这套系统在Y2K到来之前被及时地更换了。)
  
    为了定位Y2K的风险所在,我们见过许多软件工具,不仅能够执行软硬件资产发现,还能把发现结果与Y2K潜在问题热点列表进行比较。因为小如一个早期硬件BIOS的版本号或一个旧的动态链接库(.dll)之类的问题都可能导致Y2K风险,所以不得不对硬件和软件非常细节的信息都进行追查和分析,这是一个沉闷而乏味的过程。就这样,Y2K工具对每一台电脑执行冗长无比的扫描,并通过网络传递其搜集来的海量资产数据。这种操作给网络带来巨大压力,以至于当这些电脑接入网络时,网络就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公司2000年后不再继续使用Y2K工具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使它有资产管理的特点。
  
    在2000年的时候,Y2K帮助我们发现了资产管理数据库的价值,以及更好地管理资产的必要性。IT资产不能仅仅以它们的“账面价值”来衡量,而应该以其在整体业务运行中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来衡量。
 
重点:硬件和软件的 IT 资产清查数据库,在数据分析时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 IT 资产在业务运行中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账面价值”。
 
资产管理之于不断变化的财务图景
 
    近年来,越来越追求成本效率已经是显而易见的需求。无论是所谓的“资本支出”vs“运营支出”和现金流,整合,虚拟化,维护与维修,IT资产的生命周期等等,最终目标都是提升效率,也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举例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租用而不是购买电脑,这其实是从资本支出向运营支出转移,并从更好的现金流中获得收益。同样的,整合和虚拟化也降低了物理资产的数量,同时也降低了采购,维护,运营的成本。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由此而产生的对资产管理更高的需求往往被忽略了。让我在这里解释。
 
    一般租借计划都会包括归还条款,也就是租户(服务的接受者)被出租者(资产拥有者,也是服务提供者)要求归还IT资产。往往这样的归还条款都会包含一个财务惩罚的内容用于应对无法按时归还其资产的状况。因此,通过IT资产管理来跟踪租借来的IT资产的下落及其归还日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整合和虚拟化也带来了显著的节省,不仅仅是在硬件资产上的成本,而且提升了效用,加速了部署,并节省了运营成本(例如空间,电力,冷却等)。然而虚拟化衍生的副作用,是虚拟机建立和管理并没有妥善的管理。由于没有硬件采购的需求,所以为了在测试或试验的时候图方便,新增额外的虚拟机也是司空见惯的。桌面虚拟化将会把问题更复杂化,因为大量虚拟电脑被用户们专用或共享时,软件许可证无法再被绑定到固定的物理硬件或采购流程中,这将带来更大的管理压力。因此在虚拟化环境中追踪硬件(虚拟机)和软件许可证的使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重点: IT 资产管理在支持业务运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管理 IT 资产,无论是自有的,租借的还是虚拟的, IT 资产管理都应当是不可或缺的。
 
IT 资产管理的范围
因此,我认为IT资产管理应当包括:
1. IT资产清查,包括硬件,软件,自有的,租借的,或虚拟的;
2.集中并/或整合IT资产数据库,用于对信息进行分析,以支持不同的IT项目和计划;
3.更新IT资产清单,通过自动发现(高频的)和物理实物盘点(低频的);
4.提升IT资产清查的准确性;
5.在IT资产生命周期全程提供支持,包括采购,分派,保修/维修协议,租借周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