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以后看不到我们:
请务必点击上方蓝字【电影天堂】→右上角菜单【···】→设为星标★
电影天堂2018 VOL.606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今年下半年的国产综艺,很明显有了质一般的飞跃。
不仅高品质节目层出不穷,而且大多数为原创。
比如每一期都能让人深入其中,产生思考的《奇遇人生》;或者一听就很有文化底蕴的《上新了,故宫》。
不过今天,影妹想和你们聊的是这档不太一样的——
《和陌生人说话 第二季》
这是一档再简单不过的谈话类节目。
简单的场景:一块幕布,两把椅子。
简单的主角和形式:主持人和嘉宾面对而坐,一个倾听,一个诉说。
主持人是原凤凰卫视知名主持陈晓楠,她主持过的节目,无一不是好评如潮。
《冷暖人生》聚焦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聆听来自城市边缘的呼吸。
《一本好书》以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将一本本好书,带到我们面前。
就算你没有看过陈晓楠的其它节目,在《和陌生人对话》里,也极容易被她平和而谦逊的态度所吸引。
镜头前,她是采访者,也是倾听人。
提问时,她惜字如金的谈话风格,其实是把更多空间给了被访者。
不喧宾夺主,更不会提一些让被访谈者感到难堪的问题。
倾听时,面对讲故事的陌生人,她认真且温柔。
即使听到再不可思议的事实,也绝不会露出一丝不好的表情。
这次跟陈晓楠对话的嘉宾,并不是名人专家,也不是大牌明星。
一律,都是看似平平凡凡、却有着自己故事的普通人。
这也是《和陌生人说话》这档节目的初衷——
「不是只有登上顶端的人,才有资格讲述自己的故事」
即使是芸芸众生中极为不起眼的一个,也能发出自己最不一样的、最震慑人心的声音。
所以在第一季里,他们请来了网红抢劫犯、杀马特教父、“明日之子”选秀新星等等...
听这些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看他们如何一点点撕下世人给予他们的各种标签。
到了第二季,来的人就更加离奇,故事也更具冲击力。
有从伊拉克做了四年雇佣兵的陕西小伙;混迹于币圈,一夜暴富又一夜负债几十万的炒币者;有因为自卑,踏入PUA骗爱骗炮的“最强王者”级渣男;还有之前爆红于网络的“逃出美发厅”的当事人......
光从这些概述里提炼关键字,就能看到其高能和魔幻所在。
但偏偏,它就是真实发生的——
01
三天翻七番一晚输百万,炒币只是一场发财梦?
前两天王思聪的大额抽奖,引发了一系列的流量热潮。
其中有一个话题就是,如果我中了王校长的一万块,会怎么花。
在《和陌生人对话 第二季》的第一期节目里,也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只不过,他的不是设想,金额也不一样。
毛世行是比特币创业者,23岁的时候,他因为虚拟货币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亿。
当他面对这些财富的时候,他迷茫了。
他问自己,问朋友,去知乎上查——
有一个亿到底该怎么花?
混迹在币圈的人,不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2009年,比特币作为第一种虚拟货币出现于网上。
那时1美元可以买到1300多枚比特币,而现在一枚比特币已经达到了6590美元。
从这也就能看出来币圈的特点:
涨跌剧烈,一本万利。
有赚了钱的人,激动的直接冲进去酒店,把人店都砸了,然后嚷嚷道:我有钱,赔!
有一夜亏空的人,受不了这样的落差,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毛世行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暴涨暴跌。
2016年初,毛世行以单价20块卖掉手上10万多个以太坊,挣了大概200多万。
但没想到以太坊价格一路上涨,直接涨了600倍,单价1.2万。
这样算下来,他亏空了20多亿。
在币圈里,像毛世行这样动辄上亿的,被称之为大佬。
但大佬并不多,更多的是如曾文一样的韭菜。
曾文出生于农村,家境贫寒,十四岁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他性格胆小怯懦,长相普通平凡。
在他的人生经历里,不是从小被同学欺负,就是长大了被人骗去做传销。
从父母那拿了6万,最后出来时只剩下1000块。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笑着说,在那里学到了不少好东西。
比如正能量,比如不贪图安逸。
从传销出来后,曾文没有再去打工。
他觉得,打工是一条极为错误的道路,一无所有的他,靠打工又能赚到什么钱。
无数人都在打工,可他们还是很穷。
于是在26岁的时候,曾文揣着5000块,踏进了币圈。
他不懂得互联网的技术知识,不知道虚拟货币的运作原理,不了解何为白皮书。
他把自己的行为称之为投机,有几分运气也有几分小聪明。
这词在他眼里,并不是个贬义词。
在币圈的这几年里,曾文有凭28天赚到了20多万,给自己买了洗衣机,请朋友吃了大餐。
也有瞬间跌空负债30万,被追债短信轰炸通讯录,被逼的不敢回家面对父母。
但他,还是决定在这条路上继续。
他说:我不觉得这个东西有多光明的未来,但是我一定要分得一杯羹!
02
老年人的情爱江湖:黄昏恋难过现实关
每个城市都有相亲角。
在那里,你会看到一大群老头老太,个个手里拿着自己儿子闺女的照片和简历,寻找着满意的对象。
但在北京菖蒲河公园,却有着这样一个不太一样的相亲角。
这里的人,同样以老头老太居多。
不过,他们并不是为子女选择对象,而是自己。
你大概想象不到,他们的相亲方式,比年轻人更加直接。
首先,都有确定的目标。
男的找女的,就看容貌,个了条了,曲线了,年轻漂亮的最吃香。
女的找男的,则要求北京户口、独立住房、说得过去的经济收入、身体还得好…少一样都不行。
而且,搭讪方式简单粗暴。
比如这位大爷看到中意的,上去直接就是一句「我想要你」。
在这里害羞可没有用。大家都习惯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能聊就聊,不能就散。
年纪60岁、丧偶退休的胡大爷,是这个公园的常客。
几年下来,他谈过不少恋爱,湖北、湖南、北京的,好几个前任。
其中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一个40来岁、演电影的女人。
她长得好看,手细嘴小脸滑,正是胡大爷喜欢的类型。
遇到喜欢的,胡大爷丝毫不含糊,上去就是一顿表白,有男朋友仍然穷追不舍。
最后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把人追到了手。
无论是前期撩妹还是后期恋爱,胡大爷都属于勇猛一类。
什么街头接吻,电影院羞羞,一天四次,洗鸳鸯浴...他都做过。
他丝毫不畏惧别人的眼光。
年轻人能做的事,我做就犯法吗?他理直气壮的问。
在日常和女友的相处中,胡大爷也会展现过来人的经验和细致。
每天接她上下班,陪她去医院做艾灸,给她买喜欢的水果。
做足了一切恋爱中都会做的大事小事。
当然也吵架,每天都吵,因为胡大爷不愿意结婚。
不愿意结婚又不愿意放手,这种行为看起来有点渣,又让人忍不住想追根溯源的问其理由。
但大爷,并没有多谈。
尔后当聊起去世的妻子,一向爽快开朗的大爷开始支吾起来。
主持人问他:你当时娶她的时候,是因为爱她?
他摇头说,只是觉得她心好又可怜。
主持人继续问:那你们结婚后呢,也和现在谈恋爱一样热烈吗?
他又摇头,说两人一直都是分房睡。
主持人再问,那你有没有想过离开她,或者是出去...?
他还是摇头,他说他不忍心,也不会做,当初说好的不离不弃,即使一起讨饭,也不会改变。
胡大爷嘴上说着对妻子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情。
但在凌乱的家里,用油纸尘封着他和老伴拍的婚纱照,上面没落一点灰。
在他的包里,时刻带着老伴的公园卡,那上面有她为数不多的照片。
他每天到了晚上,都会去老伴练功的地方坐着,一坐好几个小时。
他想着这是老伴经常来的地方,他想“人走了,白天不那什么,晚上才那什么”
他在等她。
最后在说到妻子离世的时候,他掉泪了......
你看,什么是爱,什么是性。
到了胡大爷这已然分明。
关于老年人的爱情和性,似乎成为了这个社会猎奇怪异的文化符号。
很多人既对性好奇,又排斥性,似乎性让爱情蒙羞,变得见不得光。
尤其是本该“德高望重”的老人,跟这些词语一沾上边,便像是成了什么“道德沦丧”“羞耻不堪”的事。
可是,谁又能规定活了多少年,到了哪个岁数就要变得无欲无求,无性无爱?
我们所倡导一视同仁的平等,可这个“同仁”到底是所有人,还是只符合你理解范围内的人?
可以看到,在《和陌生人说话 第二季》的这几期节目里,对准的就是一群不被大众所理解的人群。
我们不理解曾文为什么不愿意踏实工作,而是沉浸在币圈里。
我们更不理解好好地小伙子为什么要踏入PUA的世界,成为渣人。
我们不理解陕西小伙为什么拿命去换那四百万。
我们也不理解为什么老年人还要拥有爱情和性生活。
......
因为我们难以理解,所以他们变得离奇。
而这档节目,就把这样的离奇一点点剖析。
剖析他们的生活履历,剖析他们的行为动机,剖析他们的情绪思想。
穷小伙想冲破阶级成为有钱人;自卑缺爱的男孩想尽办法的猎取爱情;总是靠拳脚处事的混混想要凭能力衣锦还乡;已经踏入生命最后一程的老年人试图找回年轻的激情......
剖析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对命运的不甘,对生活的不忿...可能也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或者一点情绪,它会触动到你,让你感同身受。
你可能仍然无法赞同。
但理解这个词不再那么难以接受,而你,也不再抗拒这种离奇。
这大概就是《和陌生人对话》最难得的一点。
它没有给自己的镜头增添色彩,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是上帝视角式地俯视他人的经历。
而是给陌生人机会和空间,跟他们站在同一水平线,聆听他们的故事,尊重他们的人生和语言。
就像节目的开场白——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总有太多的隔阂,有太多的冷漠。
我们踏着匆忙的脚步,从不肯听取旁人太多的声音;
我们看到了表面,就不再想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我们察觉到了离奇和特殊,就不愿意去理解它的任何情感。
旁白说:生活还是剧本,魔幻还是现实,离奇还是理解,他人还是自己?
这些词是相对的,但也可以相融。
当我们肯放下偏见,平视陌生人,说不定也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