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戏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而又非常具有特点的部分,它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的特点,首先是文学性。例如昆曲:《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其次中国戏曲的唱腔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唱腔体代表为昆曲,板腔体代表为京剧。中国戏曲最重要的特点是角色体制,生、旦、净、末、丑代表不同的任务性格和社会地位。

传统戏曲中包含课很多丰富的中国文化体质。戏曲表现了极强的抽象性,而这与整个中国的艺术的“写意”审美是统一的。传统戏曲中的文艺戏剧性充分表达了中国民众对浪漫激情得悲剧意识之间的冲突的特殊解释。

在来到戏曲学院之前,我对戏曲的认识基本为零。来到学校后学校也给我们开设了戏曲基础知识课,更多的了解、认识了戏曲。去年年底也很有幸的参加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我也从中思考了怎样能让现在的年轻人很多的去了解,去感受戏曲艺术的美丽。

首先因为戏曲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上海有昆曲、浙江有越剧、四川有川剧等。每个地方剧种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但这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如果没有字幕和很难听懂地方戏曲,很难在更大的群众中传播。

其次很多传统剧目中的台词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大多的年轻人会认为晦涩难懂,年龄更小的儿童也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且现在的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旋律性,戏曲音乐在大众中传播的也更多的旋律性强的经典唱段。在戏曲艺术的表现也比较抽象。只有理解演员的身段、无实物表演的动作、或者比较抽象的打斗场面,才能看懂戏曲。但这些也恰恰都是戏曲艺术的独特性。

其实在现代,在对戏曲的改良后也产生了很多优良的剧目。它们也一改我往日对戏曲刻板的印象,有的故事趣味性强,有的悦耳动听。在参加戏曲晚会的时候也听到了其他地方剧种的戏曲,有新编剧目,也有传统剧目。新编剧目更贴近于生活,故事更加有趣。传统的剧目虽然有些难懂,但是仔细的去感受更能理解其中的美!

推广戏曲艺术,不仅仅要推广了解群众较多的大剧种,更有很多地方的小剧种也需要人去认知、传承。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