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独立、抄袭、虚拟现实、日本、low和一体两面」

#2「独立、抄袭、虚拟现实、日本、low和一体两面」_第1张图片
写作不是为了记录想法,而是为了产生想法——PG

关于indie和不indie 2016-04-26 05:14:56

Indie与主流系统相比,无论是在音乐(典型例子:中国式“民谣”)、电影、软件开发乃至于文学这种本来就是一个人独立工作的领域(“独立写作者”与“体制内作家”相比),总有一种“小而美”和“少数派的酷”,甚至已经站上了一定的道德制高点。仿佛对于这些人,除了支持和鼓励之外的动作都有恃强凌弱和“无品味”的嫌疑。包涵了道德和“品味”,便肯定事涉社会阶级的标签了。

当然这本身是没有错的,而且也给人以“扮猪吃老虎”的操作空间——与Mark Suster、Ben Horowitz这类常在媒体发声的“大嘴巴”主流VC,以及快要被划入(还是已经被划入?)celebrity界的Mark Cuban相比,Peter Thiel便是个中高手。他的20 Under 20计划(现在的Thiel Fellowship的前身),他对René Girard的推崇乃至个人的公共形象,都给人以浓浓的indie感。

然而根据CrunchBase的资料,Mark Suster的Upfront Ventures的total cap是12.8亿美金。而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刚刚close了新一轮13亿美金的募资,total cap达到34.5亿。要知道老牌玩家红杉资本也才41.2亿美金的盘子。明明是周杰伦,却给人以周云蓬的感觉,这才是所谓两道通吃的大佬。

这个PR方向很有趣,我也想试一试。


关于“长得很像就是抄袭” 2016-04-26 15:03:53

“抄袭就low,不抄袭就差”是某期IT公论的标题,记得节目里多次提及小米。这家公司在产品层面缺乏创新设计的具体例子,大家都能说出几个苦主来:苹果、Balmuda、无印良品。对于这几个品牌,小米产品的“还原度”还是挺高的……

那么,长得很像就是抄袭?基本上是,但,至少不全是。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演化”。也就是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性的类似,两种完全没有亲缘关系的生物会演化出差不多的外形和功能器官,比如海豚和鱼类、蝙蝠和鸟类。也比如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内人们造的房子、路上跑的车子、姑娘穿的裙子,几乎都会有相对同样的外形风格和功能诉求。

具体的例子,还是拿苹果说事:2001年苹果始做iPod,2004年一统之前五花八门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江湖(还记得TBWA为iPod做的那一系列黑影白线的平面广告么)。微软到2006年力推Zune,号称“iPod杀手”,外形和功能与iPod颇有相似,卖了一百万台。苹果接下来出了iPhone、MacBook Air、iPad……

甚至可以说,21世纪的至少前20年,整个3C市场的主流工业设计几乎被“苹果化”了——在某种环境里最被需要的功能器官就这几个,最适宜的样子就是这样,所以不同物种之间的整体相似度会逐渐增高。这个语境下,“最需要”和“最适宜”意味着容易卖得动。那几年苹果(或者毋宁说是Steve Jobs)从对环境的理解和观察中产生了突变,变成了消费级电子产品趋同演化的模版。

OK,我们都喜欢苹果、Balmuda、无印良品的样子,所以小米就尽量照着做——要在水里游得快,肯定身型越像鱼越好——别误会,我断不是在为抄袭找借口。可是商业行为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们抄得欢,是因为吃定了你会买得欢,而结果也真是如此。事已至此,把责任百分百推到小米头上,不太公平吧?


关于作为“汉语英文”的“low” 2016-04-26 15:08:33

很多见,用于评判,常常被读成类似汉语拼音“lou”的阴平。它显然来自英文,然而英文里没有这种用法。它意义纷杂,可以是:素质低、劣质、难看、无审美、粗糙、愚昧、差劲、贱。

总结来说,我觉得是“不体面”。


关于苹果对待软件的态度 2016-04-26 15:08:33

Steve Jobs在2007年的初代iPhone发布会上曾引Alan Kay的话说,“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 ”言下之意,做硬件是桩有那么点因为软件而爱屋及乌的选择。

然而站在近十年后,我们现在都清楚知道苹果是家极度硬件驱动的公司。在iTunes和App Store里搜索过的人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去年年底Phil Shiller代替Eddy Cue全面接管各个平台上的App Store时,基于他在第三方开发者圈内还不错的口碑(和他高超的marketing能力),我一度还觉得“终于有个靠谱的人来管管了”。虽然在国内使用时体验糟糕依旧,但似乎希望就在前方。何况The Verge也提醒读者他的上台“unlikely to result in any immediate changes”。

现在Q1财报都发了,还是那个鸟样子。Phil Shiller上个月在Twitter上模棱两可地回应了一个对于rip-off apps的问题,说他们会看一下(We'll look into it)。现在这问题依然存在。

Are you really serious?

还是说我太急了?


关于UGC长文平台鸡汤化 2016-04-27 18:05:26

前两天Medium拿到5000万美金C轮的新闻让我去查了下,发现融到A轮。上次在微信上聊到上“鸡汤文”受欢迎的现象,昨天想了想,猜也许是因为用户的文化多样性不足导致。但是跑到Medium的首页(这里的假设是,用户数量更多会增加文化多样性)上去看了眼,发现也有大量鸡汤文标题党。Medium与都是对内容不设限制(但设引导机制)的平台,出现同样的情况,是刻意引导的效果,还是博客的“作者/读者”的“创作/消费”偏好所致?

我偏向后者。

——摘自与一友人的电邮通讯,略有改动


关于“长得很像就是抄袭”的续集 2016-04-28 03:32:48

书接上回。之所以用趋同演化对比抄袭,是因为撇开结果看过程,抄袭是故意的、恶意的、懒惰而无赖的,而趋同演化则更多是“不这样还能怎么样”式的无奈。我不晓得小米(及其旗下收购的诸多startups)的工业设计团队是出自何种原因而决定采用与其它品牌产品类似的外形,也无意(也无法)为他们做任何开脱。我想描述的一种也许被低估了的时代影响。

另外可以一提的是加拉帕戈斯综合征。加拉帕戈斯是个群岛,上面有许多特有物种。加拉帕戈斯综合征指在一个隔绝孤立的社会环境内进行独自演化,最后出来奇怪的产品。

举个例子:㌍ ㌦ ㌣ ㌫ ㍊ ㈲ ㈹ ㍽ ㍼ ㍿

这是什么?是为了节省空间而设计的“机种依存文字”,除了日本人,谁也用不上。这里有讨论(有删节):

「当年NEC出了PC8801系列,做出了符合JIS第二级别标准的汉字ROM。里面除开JIS规定的汉字和符号,还加入了一大堆自定义的东西,不仅有这些缩写……还有很多其他的缩写和特殊符号。后来PC88发展出了PC98,然后PC98在日本泡沫经济最高潮那段时间 占据了日本商业微机的垄断地位(……当时日本人认为纯软件显示和处理日文的效率根本不能满足要求,而使得不能硬件处理日文的IBM-PC互换机根本无法打入日本市场),这些文字被广泛应用。后来随着高速CPU、大内存的出现,出现了纯软件方式在IBM-PC互换机快速显示和处理日文的DOS/V系统,这使得IBM-PC互换机打入了日本市场;然后Windows的普及使得同样x86、同样支持Windows的PC98机根本无法和廉价的IBM-PC互换机竞争而使得PC98最终成为历史。」

「PC-98xx这个架构和后来的日本功能手机的共同点是,都是完全针对日本国内的独特需求而特化(PC-98xx是基于硬件的高速日本语显示和输入,日本功能手机则是日本独有的2G PDC网络、3G 运营商主导的内容模式和契约模式),都具有应对日本国内有限的市场需求而产生的高机能和高价格化倾向。」

为暗示出处,使用了直角引号……其实不仅仅是日本手机,整个日本IT界都或多或少有这个现象。


关于自动驾驶与CAP Theorem 2016-04-29 03:18:54

首先要定义一下,我设想的“自动驾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具备对路况做实时反应能力的单元(车),二是一个基于分布式计算的中央系统(调度中心)。二者缺一不可。

毫无疑问,这是一样“好东西”。我希望它能实现。然而我比较不乐观的是,我认为除了封闭场地内超短途移动之外(YC 2016 Winter batch里的Varden Labs即属此类),它没有办法应用到大规模的场景中去。换句话说,我认为城市规模级别的无人驾驶系统是无法实现的。

地面行驶的环境复杂程度高当然是阻碍之一。二战后期,德国人靠算发射角度,往伦敦发射了一大堆用陀螺仪制导的V2导弹。虽说以当今标准来看落点误差极大,但大方向总归不错。而到了90年代,“发射后不管”的空对空导弹已经成为各国标配。某种程度来看,这两者也算是“自动驾驶”吧。除去气象条件,空中没啥需要担心的事情,追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就行。而地面上的状况之多之难以意料,不用多说。

其它的,“老人和孕妇之间要选择撞死哪一个”这类伦理问题、在美国的卡车司机工会问题(那种巨大的road train物流网恰恰更需要自动化的不是么)且不论,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CAP Theorem。

这个理论由UC Berkeley的教授Eric Brewer在1998年提出。CAP是缩写,分别对应Consistency(一致性)、Availability (可用性)和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忍)。简而言之,CAP Theorem的意思就是这三者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用“李白和杜甫协作写一首诗”来打个比方,在“内容一致性”、“分头处理”和“写”之间,同时只能满足两项。

让我们想象:

1、满足CA。

李杜想分开去旅游,又无法相互联系(没有手机和网络……),这个时候为了保证文章的一致性,干脆先别写,等两人在一块儿了再写不迟。

2、满足CP。

诗必须马上写,又必须保持一致性,那他俩就别旅游了,必须保证在一块儿。

3、满足AP:

他俩铁了心要分开,又无法相互联系,事又必须要开始写了,哪怕出来几个版本也无所谓,这时候只好牺牲一致性,先写了再说。

现实中,所有的协同写作软件都面临这个情况(李杜之间的“在一块儿”变成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通信)。从逻辑上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协同写作软件能做的,只是尽量在用户体验上做文章,让人感觉不出来。现实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我们可以通过离散方法进行数字化,误差可以尽量小,但无法消除。

2012年Eric Brewer写了一篇CAP Theorem的回顾,讨论了一些情况,然而核心逻辑依旧。由车和调度中心组成的“自动驾驶”系统必然将基于分布式计算。可以把车想象成是李白和杜甫,调度中心的实时交通情况则是他俩集体创作的诗。一个城市的地面交通这样的超级重大事项,必定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再加上通信延迟,要保证随时“在一块儿”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出错,就会把整个城市搞乱成一锅粥。

全世界的分布式计算,从金融到交通,都有这个问题。自动驾驶会产生大量实时随机数据,又需要依靠整体情况实时调度,网络信号强度和通信速度分布又不均衡,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是门外汉,要请高手来解答了。

——在Mountain View连续看到两辆自动驾驶汽车(分别是最新一代谷歌自己造的“小胖车”与早些的Lexus SUV),有所感。其实CAP Theorem是个“程度深浅”而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即设计者认为CAP当中各因素的重要性,便可某种程度牺牲哪方面,相对增强哪方面。这事儿深究下去,会有许多有趣的思考。


关于“视觉VR”、“听觉VR”与“听觉AR” 2016-04-30 06:55:27

现在说起VR,便让人想到头戴式显示器。但无论是昂贵如Oculus Rift或廉价如Google Cardboard,都是重在试图全面接管佩戴者的视觉。

如果管这些叫做“视觉VR”,那么像耳机(入耳式耳塞/头戴式的耳机)这样试图全面接管佩戴者听觉的设备便是“听觉VR”。从近十年前的所谓“人头录音(dummy head recording)”技术到现在流行的“3D音乐”,都是在立体感上下功夫,目的还是更好地实现“听觉VR”。

进一步讨论:Last.fm的联合创始人Michael Breidenbruecker做的app Hear(前身是RjDj)那样的“互动性音乐方式(reactive music)”——用户所听到的音乐并非固定不变的。Breidenbruecker做的事情,是采集、过滤和数字化处理用户所处的现实环境中的周遭声音,再将这样的元素实时地混合进正在播放的音乐里。如果要类比,那这样的形式更像“听觉AR”。要是戴着耳机听,便是“听觉VR”与“听觉AR”的结合。要类比的话,也许更像微软的Hololens那种MR设备。

当然,如果你是Hilary Putnam的信徒,那么好吧,一切现实都是虚拟现实。

——摘录、改写自与枪枪一道录制的第二期「迟早更新」播客的部分内容


关于“各有各的way” 2016-04-30 08:28:32

咖啡桌上聊起这样一个现象:谷歌、苹果、Facebook不说,不少小创业公司都有挺分明的“way”。虽然“way”也有讨喜(比如Tesla)和不讨喜(比如LinkedIn)之分,但美国的科技公司多有自己的“way”,中文差不多可以对应成“行事方式”和“价值观”。

中国除了华为和锤子科技有自己的way之外,其它科技公司,纵然巨大如BAT,似乎也想不到有明确的way。聊过,一笑而转话题。

后来又思忖,其实是有的——争先恐后地搞全家桶、卖排名、卖数据、刷DAU、刷装机量(连统计工具都帮忙,你好我好大家好)、地推一条街、“让XX个家庭实现了财务自由”……这些是low(关于low这个汉语英文词,之前的post有解释)的方面。不low的当然也有,比如追求高效执行、“极致性”和“资源整合”(打引号是有原因的)等等。这些便是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的way。

所以,结果其实这是个文化多样性上的问题。美国是“各有各的way”,中国是共享一个way。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就越不容易崩溃。功利地来看,文化多样性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希望在若干年后,中国也能是“各有各的way”。


关于entrepreneurs和“wantrapreneurs” 2016-04-30 15:06:00

Entrepreneurs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创业者。“Wantrapreneurs”,一位友人翻译成“创业爱好者”。我觉得精确而生动。至于上述二者的区别,在此不加展开。

这个翻译唯一不准确的是(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不同于别的领域里爱好者对于专业人士的仰慕,“创业爱好者”往往会对创业者嗤之以鼻,甚至觉得他们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理论上,这两者之间也许存在高下之分,但现实中,他们往往是平行存在的,简直像是对于同一个论题的两个争论不休的派别。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没什么不同。反乌托邦的《Disrupted》(作者Dan Lyons是马上要出新一季的HBO连续剧《Silicon Valley》的联合制片人兼编剧哟)和展望未来打鸡血的《The Third Wave》同时双双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便很可以说明问题。

事实上,这两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创始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entrepreneur和“wantrapreneur”两个小人。今天在位于波特兰(耐克公司全球总部所在地)的世界上第一家Nike Town里,见到前天刚刚面市的《Shoe Dog》,作者正是耐克的创始人Phil Knight。一翻就翻到当年Knight那帮人,为了创业而耍各种花招的事情。Entrepreneurs和“wantrapreneurs”,在这里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题外话:《Shoe Dog》行文很幽默,应该会好看。但我怕行李超重就没买,打算回头到Kindle里下一本。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2「独立、抄袭、虚拟现实、日本、low和一体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