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张图片 秋是收获与希望的季节,是时候盘点一下过去半年都读了多少本书。如果遗憾略多,还可以趁着秋分重新计划一下。



理想国秋季书讯


人文社科

1.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美] 基兰·塞蒂亚 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张图片


为什么青春虽好,但也不值得你那般怀念?为什么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做出“重来一遍生活会更好”的判断?为什么帮助别人、贡献世界虽重要,有时关心自己却更要紧?为什么有些人只有搞出轨、买豪车才能暂缓自己的人生幻灭?为什么很多人纷纷信佛,却难获很多教益?.....


要想通并回答这些问题,你需要一套真正的哲学指南。成年人的词典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你现在是20岁还是70岁,你都可能觉得已经过去的人生里出了一些岔子,其中有的部分无法修补,有的令人懊悔。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顾虑而准备的,它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

2. 《张岪与木心》 陈丹青 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张图片


“我忽然明白: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陈丹青


张岪,是木心为陈丹青起的笔名。1982年,陈丹青、木心,先后赴美,在纽约地铁相遇,此后亦师亦友,近三十年。2011年木心去世,陈丹青开始书写木心,八年过去,乃有此集。书中以极尽写实的笔墨,慎重恳切的文字,从终点出发,追忆木心的文学旅程。罕有一个人的死亡,被如此细致地描摹;也罕有这样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视死亡。《张岪与木心》,记述了文学的死亡,自身亦成为死亡的文学。



3. 《市场的逻辑》(第三版) 张维迎 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4张图片


张维迎教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也是极富创见和颠覆性的经济学界风云人物。他在《市场的逻辑》这本经典代表作中,有诸多振聋发聩的犀利论断和让人醍醐灌顶的深刻洞见。不只是让经济、管理从业者启发颇多,对于我们普通读者认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未来,也有非常好的帮助和指引。


第3版在原增订版的基础上再次全新修订,增加了2万字长文(第18章),专题论述“从套利到创新: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许知远 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5张图片


本书是许知远早年的代表作,长销近二十年。书里的篇章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馆、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等地方写下的读书随想和读书笔记,充满了年轻人对人类文明的向往,憧憬着融入伟大灵魂散发出的光辉,与此同时,他面对既丰富又单调的社会,一次次剖析自己的内心,确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书中表现出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对封闭、自溺的小世界的警惕,对年轻一代颇有启发。



5.
《新闻业的怀乡病》 许知远 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6张图片


面对通稿和“10万+”,还存不存在严肃的新闻业?在历史上,一代代媒体人怀抱着何种梦想投身其中,用自己的雄心和才华重新定义新闻业?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许知远从新闻从业者的视角,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媒体精神。作者回看这个行业的往昔时,在书中漫生出来的尊敬、怀念,以及乡愁般的忧伤,对于今天的新闻从业者和媒体研究人员都不无借鉴作用。



6.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
[英]贝塔妮·休斯 著
黄煜文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7张图片


本书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讲起,直到20世纪,前后贯穿近八千年,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故事融会贯通,写于一书,以平易生动的叙事、翔实严谨的实地考察和优美的笔调,探索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光阴中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的交融影响下,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质。正如法国将军拿破仑所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经由这一本书,我们将重新理解,什么是“世界性”,以及,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自己。



7.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 著
孙艳燕 白彦兵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8张图片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世界上的四大文明——中国、印度、以色列和希腊——同时取得了思想的重大突破和“人性的整体飞跃”,奠定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这一时期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


孔子、佛陀、苏格拉底以及以色列的先知、印度的苦行者和希腊的悲剧作家,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经历着人口迁移、王朝更迭的动荡。面对史无前例的暴力,他们认识到部落宗族伦理的局限,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推己及人、关爱众生的“金规则”,形成了某种“深刻的互相理解”。从这个相同的起点出发,四大文明开启了各自伟大的思想传统。轴心时代的思想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塑造了各文明今天不同的文化形态。


本书按时间顺序追寻四个轴心民族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突破性洞见是如何酝酿、生根、发展、辉煌,并最终在公元前3世纪末期慢慢渐次逝去。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发出的一致见解,昭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亦有必要回溯轴心精神,诉诸人性的共同本源,寻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8. 理想国译丛[Mirror]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日]鹤见俊辅著 邱振瑞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9张图片


研究20世纪战时日本人思想脉络的里程碑式作品,提供理解日本的崭新视角。通过对日本人锁国性格、“国体”的认识、教育方针、知识分子的“转向”、日本与朝鲜的关系、神风特攻队、原子弹爆炸等,深入探讨日本人在战争时期对世界的心态和思想转变,并解剖及国家权力设计和文化上的弱点与病理。


完整呈现日本政府的对外侵略和国家权力的对内压迫之深层因素,公允地进行批判和反省。解释日本如何从明治、大正时期的开明自由,一变为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的狂热支持者。分析国家权力如何扩张,动用各种强制力量迫使民众改变立场并消除异己声音,却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无力结束战争,只能被动地跟随形势。提出“转向”“十五年战争”“锁国性”等创见,囊括日本政界、军界、知识分子、底层民众、苏联和朝鲜人等多方视角。明确解释知识分子在国家的强制下所产生的思想变化、中日战争在世界史的脉络、一般民众日常的抵抗、殖民地人民的处境等,了解明治以来的历史,掌握战争时期及其后的日本社会的重要动向。朝日新闻社“大佛次郎奖”得奖作品,兼具学术价值与思想开创性。



《零年:1945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荷]伊恩·布鲁玛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0张图片


《零年》回顾了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世界局势所发生的变化。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出现残酷的权力斗争和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战争的结束带来了各地的解放与欢腾,但通过亲历者的眼睛,大范围的无情报复、遍地饥荒和百废待兴的窘境一览无遗。与此同时,欧洲势力重组,俄罗斯与东欧的共产实力壮大,中国发生内战,美军接管日本,东南亚各国从殖民解放转向威权统治,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预示着冷战的开端。而诸如联合国、国际犯罪司法系统、美式民主、欧盟等新机制的设置,形塑了20世纪下半叶的新世界。



历史学术


1.

《谁在看中国画?》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
这不仅是一部艺术史,更是一部讲述艺术是如何成为艺术的历史。


柯律格用两百余幅传世名家的经典画作,将我们从中国画的惯性认知里赶出来,在士大夫、帝王、商人和人民的文化思考中,在西域、中东、欧洲等不同域外观众的审视中,重新思考两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中国画?谁在看中国画?
纵观整个时期各种媒体的报道,《谁在看中国画》一再暴露意料之外的讽刺,试图打破人们对中国乃至欧洲艺术传统的简单预设。通过这项创新工作,柯律格为全球艺术史设定了一个新的标准。 ——包华石(Martin Powers)

2. 《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 杨照著


“经典不是为了解决你我的问题而写的,不是为了我们这个时代而写的。它给出了一种可能、一种新的活法。《史记》给我们一个刺激,刺激我们再度审视这个被简单理解的世界。”

——杨照


杨照拥有专业的史学训练和多年解读东西方经典的经验,用特有的“历史式读法”和“文学的读法”,将《史记》还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脉络中,回到一幕幕历史剧的现场,复活文字强大的生命力。以打乱《史记》篇章次序的解读方式,向司马迁达到的生命高度致敬。



3.
《丝绸之路: 十二种盛唐人生》 魏泓(Susan Whitfield)著


以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计划”为基底,五万余件文物原稿为素材,跨越时空,拼贴成丝绸之路上十二段尘封的往事。



4.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九册)


01 《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 森谷公彦著,徐磊译,晏绍祥推荐
02 《地中海世界与罗马帝国》 本村凌二著,庞宝庆译,刘津瑜推荐
03 《丝绸之路与唐帝国》 森安孝夫著,石晓军译,孔令伟推荐
04 《蒙古帝国与其后的漫长历史》 杉山正明著,乌兰译,姚大力推荐
05 《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 林世佳子著,钟放译,昝涛推荐
06 《东南亚:多文明世界的发现》 石泽良昭著,瞿亮译,吴呈苓校,孙来臣推荐
07 《近代欧洲的霸权》 福井宪彦著,潘德昌译,李宏图推荐
08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大地》 土肥恒之著,李文明译,张广翔推荐
09 《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 羽田正著,毕世鸿译,向荣推荐
讲谈社延续普及专业知识的传统,特意延请日本著名世界史学者,聚焦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帝国,为普通读者撰写一套兼具可读性和学术前沿的世界史读本。中文版首批精选九册,与《中国的历史》合璧。
日本人两度以欧美为榜样,两次都遭到挫折。他们眼中的世界史,有何不同?人类历史经验的结晶,通过东洋的视角传来,离中国人更近还是更远?



5.

《晚清官员收藏活动研究》

白谦慎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1张图片


白谦慎教授最新艺术史研究成果。以传统书画修养和现代学术训练,揭示晚清士大夫收藏背后的社会机制。用大量书信、日记的细节内容,与流行研究理论做深入的对话。


本书是“吴大澂与中国文人文化的现代命运”这一整体研究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以吴大澂及其周围的官僚群体为中心,探讨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收藏活动的社会机制。晚清官员收藏活动得以展开,涉及多种社会因素,包括藏品买卖的信息传递、交通运输和支付方式,以及晚清官员的收入和支出、官场各种礼金往来的规俗等。作者利用大量未曾刊布的稿本、信札等材料,细致还原了整个收藏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与近年来学术界流行的若干理论进行对话,其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方向,更是值得研究者引起重视。



6. 《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 [美]桥本明子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2张图片


现代日本人如何看待二战?宣传战争记忆的过程中,政府、传媒、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因由?


本书致力于探究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与形塑的过程,围绕“记忆的叙述”,力图揭示出日本战败后创伤记忆的生产和再生产。作者以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了访谈、教科书、影像分析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模型,分析政治权力、媒体、个体叙述等在战败文化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对日本在战后数十年间处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华语文学


1. 《西西诗集》 西西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3张图片


“打开许多诗集,看又看不懂,读也读不出所以然来。不知何去何从。为什么读《诗经》、李白、杜甫,反而能够理解?何不用自己的方式写,不去理别人。”《西西诗集》获2019年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诗歌奖),是西西诗歌创作四十年大成(1959—1999)的合集,涵盖西西在不同时代的感触、观察、经验与体会,分三卷,共一百首之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香港文学都被视为是次要的,甚至有人认为这个城市不能出产重要的文学作品或著名的作家。香港诗歌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是个更抽象和虚妄的概念。西西或谐或庄的诗歌道出了这个城市及其居民的品格。她的诗歌也证明了一个城市的故事不必是宏大的叙述,而可以是表面琐碎的絮语、寓言或者童话。西西的诗歌阴柔,纤细,机智,敏锐,动人心弦,无可辩驳地宣示着香港诗歌的存在感。”(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唐诺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4张图片


唯有重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14个作家、14本书,还有两位自由主义大师——
海明威/库斯勒/纳博科夫/果戈理/博尔赫斯/契诃夫/波德莱尔/福克纳/格林/艾柯……
本书收录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读书人唐诺数年来定时定点、在台北某家咖啡馆里写下的。无有节制的所思所想,关于那些应该一读再读的了不起著作,关于当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题材、价值理念,更关乎我们自身。面对书籍与人生的无限清单,重读,毋宁是一次中途的驻足和折返,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接近什么、看到什么,以及为什么出发。因此,所谓的遇见,其实是一种保证的相遇:现实世界里好东西来得快消散得也快,你得上下求索,自备而来。


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同,而我们自己也与从前稍有不同。(博尔赫斯)



3. 《网内人》
陈浩基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5张图片


作品售出12国版权,王家卫亲自操刀电影制作,缔造华文推理小说的空前纪录;《周刊文春》2018年度推理小说&海外推理双冠军得主陈浩基最新长篇巨著。2011年作品《遗忘刑警》荣获第二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首奖,岛田庄司称之为“当之无愧的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作家”。长篇力作《1367》获得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赏”、“第一届香港文学季推荐奖”,售出美、英、法、加、意、荷、韩等十多国版权,日文版获2018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海外部门 BEST 10”与“本格推理小说 BEST 10”第一名,前者是排名榜设立四十余年来首次有亚洲作家入选。


如果说陈浩基之前获奖无数的《13·67》构架的是昔日香港的光辉与焦灼,那么这部《网内人》刻绘的就是今日香港乃至所有超级都市中芸芸众生的迷惘与焦躁——在迷失中成长与夭折的中学男生女生、为生计奔波的普通职员、野心勃勃的职场精英、无形之中推波助澜的网络暴民。陈浩基以推理小说的逻辑推演方式,将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与人心诡谲展示得淋漓尽致。


从地铁wifi到邮件追踪,从网站讨论区的匿名帖到生命的真实陨落,陈浩基真切而残酷地揭示了,网络的能量如何变成杀人凶手,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在妥善保护自身信息的同时,维持内心的正义。



4. 《异乡记》 苏方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6张图片


继《一些时刻》之后,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获得者苏方最新作品。重逢的旧日恋人,沉默的多年夫妻,难于安放的新欢与旧爱,困境重重的情人和伴侣,九篇情爱关系游记,九把干净利索的手术刀,用最精确、简单的方式,写尽两性关系中复杂暧昧、不可言说的较量、纠缠与挣扎。



5. 《鲤·我去二零零零年》issue 25
张悦然 主编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7张图片


毕赣、笛安双访谈: 「九零年代很短暂,那是一种更严肃的复杂」 「在末世氛围中讨论终极命题的少女是最美的存在」; 杨庆祥、吴琦、李静睿、周嘉宁、魏思孝、龙荻:
每个世纪都有一个九零年代,但是九零年代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
班宇、郑执、春树、张玲玲小说新作。



6.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吴琦主编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8张图片

这一辑的《单读》首先来自我们在互联网上持续了一年多的“新青年”和 “公开信” 计划,我们向更年轻、更广泛的写作者群体征稿,与他们通信,希望以此来追踪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轨迹。也都是有点浪漫气质的共同体行为。对一个希望借助文学向前看的思想阵地而言,这个题目的意义不言自明,我们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了它。


本辑《单读》收入了常年从事文字创作的作家陈以侃对“写作课”的评论,“还有哪个能赚得到钱的产业在营销上比‘写作课’更自甘堕落的吗?”这篇俏皮戏谑的文章意在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写作是否可以被学习和被教授。《单读》作者王梆的英国观察愈发深刻、充满警示,从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老人的生存现状中,我们窥得见自己的未来。



外国文学


1. 《一场游戏一次消遣》 [美]詹姆斯·索特著 杨向荣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19张图片


六十年代初的法国,“我”在巴黎邂逅了四处游荡的耶鲁大学辍学生菲利普迪安,一个“活着的偶像”。“我”和迪安驾驶着一辆德拉奇古董跑车寻欢作乐,直到迪安遇见法国女孩安-玛丽,一个炽热燃烧的幻梦的对象,由此展开了一段充满感官魅惑的爱情故事。《巴黎评论》终身成就奖得主詹姆斯索特最著名的代表作,“《一场游戏一次消遣》为文学的主要工具——即想象力——确立了新的标准。一部关于法国恋情的悲剧小说,实际上却颇具雄心而曲折地探究了故事讲述本身的性质和意义,以及我们需要创造浪漫故事的深层原因。”(莎拉霍尔)



2. 《我的奋斗3:童年岛屿》
[挪威]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著 林后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0张图片


本书是自传小说《我的奋斗》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主角卡尔奥韦在已然失落的童年生活中所经历的恐惧、挫败、喜悦和成长。不同于前两部作品相对复杂的结构,在回溯童年时,作者选择遵循时间的脉络,尽可能忠实地重现了记忆中的那个“极其敏锐的耳朵”所听到的一切。
“我”生活在被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完完全全地隔离开来的两个世界中。在一个世界,父亲总是强迫“我”屈服于他的意志,对他的恐惧和仇恨使死亡成为了一种甜蜜的存在;而在另一个世界,“我”被排除在群体之外,被称为“费米”,被嘲讽、耻笑,然而,妈妈的陪伴、大量的阅读、音乐和足球拯救了“我”,“我”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苏醒,原本互斥的两个世界似乎有了连结,而童年似乎也离“我”远去了。



3. 《企鹅的忧郁》 [乌克兰]安德烈·库尔科夫著
穆卓芸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1张图片


当代俄语文学新经典。一个独自生活的男人拯救了一只企鹅,或者,被企鹅拯救的故事。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互相支持:一只因为经济危机被动物园遣散的企鹅米沙,一名为活着的名人写讣闻维持生计的小说家维克托,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赚钱。无论身处多么荒谬的环境,人们(动物们)依然努力生活。


一则苏联笑话引发的灵感,从克格勃辞职的员工的处女作。“我非常喜欢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因为它们天真无邪。当然也有动物具有攻击性,但我的小说中不会出现。我作品中的动物是象征性的,比如《死亡与企鹅》中的企鹅米莎。在这本描述苏联瓦解的小说中采用企鹅形象,是因为觉得苏联人民像企鹅——都是集体主义下的生物。”(安德烈·库尔科夫,澎湃采访)



4. 《不似骄阳:莎翁情事》 [英]安东尼·伯吉斯著 张琼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2张图片


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坛明星,通晓多国语言,写作类型与题材广泛,且无论写什么都以其智识和文字魅力,使人读之如见如闻。关于莎士比亚,伯吉斯写过两部作品,除了传记《莎士比亚》,就是这部虚构莎氏爱情生活的《不似骄阳》,书名取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我爱人的双眸绝不似骄阳。”


本书入选《西方正典》书目,莎学泰斗哈罗德·布鲁姆誉之为“关于莎士比亚蕞精彩有力的文学传记”。



5. 《书店日记》 [英] 肖恩·白塞尔著 顾真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3张图片


“警告:本店有书!”


“我们有书,你有钱。交换吧”


“上门来的许多人不管跑到哪里都是讨人厌的那一类,只不过书店给了他们特别的机会表现”


英国人气二手书店毒舌店主肖恩的吐槽日记,冷幽默外壳之下的书业生存实录。肖恩让人相信,没有什么困境是英国人的幽默感无法化解的。他也会冷不防收起冷面段子手的人设,让你看看他围绕着“书店”和图书节建立的波西米亚世界,和书籍流转中五味杂陈的人生。


2017年英国书市黑马,《卫报》《独立报》《书商》《出版人周刊》《芝加哥论坛》等权威媒体报道推荐。封面采用入选2018年“英国最美书”的原版插图设计 + 烫金店招,内封为作者授权书店内景图,并特别订制潘通色“书店暖黄”书签带与环衬页。另有肖恩同款“书店日记”精美手账(单独售卖),128p裸脊锁线装订,写出属于你自己的个性日志。

6. 《隐页书城》三部曲 [德]凯·迈尔 译者 赖雅静 顾牧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4张图片


凯·迈尔(Kai Meyer),1969年生于德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幻想作家之一,共出版了五十多部小说,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两度获得德国幻想文学炽天使大奖。长久以来,迈尔一直想写个关于“书之爱”的故事,他发现伴随气味、光影、声调的阅读魔力,就是引发写作与爱书狂热的源头,也正是这些隐而未显的面向构筑了书与人的联结,《隐页书城》的故事也由此诞生。


和人类一样,书籍也有隐而未显的一面,但只有极少数有天赋的读者才能发现它的魔力。这样的读者被称为书巫。芙莉亚·萨拉曼德拉·费尔菲克斯,一位十五岁的少女,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心灵书到来,从而正式成为一名书巫。然而,危机骤然杀到,“文殇”的阴谋即将启动、父亲在夜狩空白书时被误杀、弟弟被女杀手抓走,她唯一的机会是逃往书城。在那里,芙莉亚遇见了爱吃巧克力的城主、长角的羊人、亚当学院的密探、偷书的少女与反抗军的少年,见识了斗书场与各种古怪的书店,也遇到了自己的心灵书。她懵懵懂懂地被卷入了书巫世界的统治集团亚当学院与反抗军之间的斗争,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在无意中改变了“过去”……
芙莉亚早已知道,书巫世界是自己儿时的笔友塞弗林、她两百年前的先祖、盗匪小说作家“七芒星”的造物。但她没想到的是,就连七芒星,也只是一本更高的书中的角色——“是我通过写造物书创造了菲德拉和书巫世界,如果说我自己也只是一本书里的人物,是某个人想象出来的,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不是吗?也许整个宇宙都不过是一座图书馆中的图书馆,每本书都是另外一本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来自某个作者的想象,而这个作者自己又是另外一个作者想象出来的。”作为更高意志的造物、被强行安排的角色,并已洞察了自身的处境,芙莉亚和她的朋友们,将如何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并肩作战,谋求生存?



艺术影像
1. 《到婚礼去》 To the Wedding [英]约翰·伯格(John Berger) 著 郑远涛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5张图片


改变了我们观看方式的人,在爱情缺席的年代,重述人类自古以来如何相爱。
布克奖得主、《观看之道》作者约翰·伯格小说代表作。
只要人还能再继续存活一日,只要人能阅读 这婚礼的一天就将长存,爱也将重新复活 当代最伟大和诚实的爱情故事之一。 ——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 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得主)
无论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我都会把这本书带在身旁。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英国病人》作者)



2. “他们的劳作”三部曲之一 Book One of the Into Their Labours Trilogy


《猪的土地》 Pig Earth [英]约翰·伯格(John Berger) 著 周成林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6张图片


约翰·伯格著名小说三部曲“他们的劳作”首部曲。
大师笔下的二十世纪欧洲乡村生活衰亡录。
收录约翰·伯格短篇小说经典《露西·卡布罗尔的三生》。
像狄更斯和巴尔扎克为他们的时代所做的那样,约翰·伯格为我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将一类人的转变和一种生活方式的消逝写入了“他们的劳作”三部曲这一杰作之中。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英国病人》作者)



3.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 1999-2019》 焦元溥 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7张图片


媲美小说的真实传奇,字字扎实的纸上大师班。
当今音乐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顶尖钢琴家访谈录,音乐作家焦元溥20年珍贵现场记录,简体版、繁体版、日文版同步问世。
出版、音乐、文化三界领袖几米、林怀民、吕绍嘉、杨照、张艾嘉、詹宏志挚爱推荐。



4. 《手术剧场:十九世纪外科学图志》 [英] 理查德·巴奈特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8张图片


医学艺术与手术技艺完美结合。解剖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外科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技艺之一。两者在书中以图像的形式交融,梳理作为手艺、艺术和科学的外科史。在十九世纪,《手术剧场》可能就是被带上手术台的实操手册。从头到脚,内容详实的手术图谱,重现外科学变革时代开膛剖肚的大型手术现场。系列作品曾获英国图书设计与制作奖。红铜金色烫印,内文五色套印,与原版同厂共版印刷。


手术剧场——医者与学生,病患与家属,共处一室的环形课堂。人体解剖学的由此发端,外科手术由此发展。《手术剧场》通过外科手术、解剖和器械的珍贵历史图像,为读者呈现了手术从流血、疼痛、死亡到止血、麻醉、消毒的漫长历史。这部历史,一面是血腥与恐怖的切割与重建,与酷刑无异;一面是非凡与无畏的革新与尝试,与先驱同行。穿插于图像之间的,还有八篇融合了医学与史学观点的短文,麻醉与消毒,反映了科学技术对手术的促进;护理与查房,体现了医者仁心;更重要的,本书提供了外科手术中的患者视角,外科学在十九世纪从边缘学科向主流不断发展同时,病患已不再是沉默的参与者。



5. 《病玫瑰:疾病与医学插画的艺术》 [英] 理查德·巴奈特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29张图片


医学与艺术跨界之作。354幅医学绘画,既是前彩色摄影时代对疾病的忠实记录,也是浪漫主义与写实艺术交织出的病态美学。10种疾病,10个人类抗争恶疾的故事。天花、癌症、性病……禁忌、黑暗、曲折……同战胜病魔一样艰辛的,是克服痛苦与厌恶的情感交杂。荣获2014年英国图书设计与制作奖。专色布脊精装,雅黑漆片烫印,与原版同厂共版印刷。豆瓣评分9.4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推荐。理性精神之下,呈现医学望眼欲穿的身体。


《病玫瑰》的书名源自威廉布莱克的同名诗作。书中收录了自18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354幅珍贵医学绘画,集中展现了前彩色摄影时代医学图像的科学与艺术成就,更是回顾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人类疾病抗争史。医学史学者巴奈特整理出10种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流行病科学绘画,结合历史地图、信息图表,以及当代的个案笔记,揭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在工业革命的波涛汹涌和文艺运动的五彩纷呈面前,对疾病、痛苦,乃至死亡的恐惧与痴迷。


书中收录的医学绘画均来自珍贵的医学典籍,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不是猎奇性的展览,而是强调绘画背后所包含的那些复杂情绪(同情、厌恶、冷漠,等等),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幸灾乐祸”。某种意义上,《病玫瑰》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了上个世纪逐渐建立起来的医学伦理和对疾病的非道德评价。



6. 《警惕艺术!99件作品告诉你什么是杰作》 [法]弗雷德里克·塔代伊 [法]玛丽-伊莎贝尔·塔代伊著 富灵芝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0张图片
《警惕艺术!99件作品告诉你什么是杰作》是一本西方艺术普及图书,由一部法国艺术话题类电视栏目《聊聊艺术》(D’Art d’Art)改编而成。书中介绍了99件收藏于法国各博物馆的艺术杰作。作者以简洁、个性化的语言,介绍了每件作品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以及时代背景。本书的主旨是,杰作的欣赏需要学习,看懂文字与图像同样重要,不要人云亦云,“警惕”别人口中的艺术。



7. 《第七人》 [英] 约翰·伯格,[瑞士]让·摩尔著 刘张铂泷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1张图片


《第七人》是不同类别的故事的混合,书中有诗歌、统计数据,也有“他”,即一位移民工人的叙事。作者想通过这本书展示一个史无前例的移民时代——欧洲的经济强国是何等地依赖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


对背井离乡、打拼生活的人而言,《第七人》就像是一本家庭相册,记录着自强与自豪,渴求与渴望……它不是一部沉重的社会学或政治学著作,而是一本装满了人类学碎片的生活观察。



8. 《幸运者:一位乡村医生的故事》 [英] 约翰·伯格,[瑞士]让·摩尔著 黄月 译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2张图片


《幸运者:一位乡村医生的故事》在社会观察与医学哲理方面都具有开创性。作者与摄影师一同深入英格兰乡村三个月,循着一名乡村医生的足迹,记录下这位男士循规蹈矩,又极具代表性的日常生活。


约翰·萨塞尔在贫瘠的英格兰乡村社区行医。他是一个幸运者,不仅救死扶伤,还是这里集体记忆的保存人。他体察病人身上的人性闪光点,而他们,往往在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中不能自已,无法自拔。这本体察入微的图文记录,探究了医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职责与角色,分享了医生对生命的思索。



设计生活
1. 《留住手艺2》 [日]盐野米松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3张图片


长销书《留住手艺》第二辑。本书是日本采写名手盐野米松,继引起广泛关注的谈话录《留住手艺》之后的同名续作。1999年,初版《留住手艺》试图呼吁人们关注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今天,手艺人总体仍在消逝,但也有一批批的年轻人开始接过手艺的传承,思考自己的道路。第二辑收录了更多手艺人的故事,带我们窥见过去的人们所度过的扎实生活。


“为着更加富裕、便利的生活,我们每天奔波劳碌。然而从某天起,街边作坊里敲敲打打的声音止息了,接下来,蜻蜓和萤火虫不见了,山川本来的颜色也失去了……我们,是不是太快了?这么快的速度,我们是要到哪里去呢?我想知道,那些过去的手艺人,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停下,站住,回顾。也许能看到一条指引我们的新道路。”



2. 《寻器之旅》 [日]赤木明登 [日]赤木智子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4张图片


漆艺家赤木明登与太太智子女士一起,带领读者在日本各地,寻找真正好用的生活器皿。在仓敷邂逅民艺的小街、在鸟取松江发现从民艺到生活工艺的脉络、在能登回归初始之地、在金泽遭遇古意新物、在高松寻找生活工艺祭的乐趣、在高知被舒适香气包围、在郡山会津的原产地构思出的新的生活工艺、在新泻探寻设计流通的渠道、在高崎川越重新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民艺。



3. 《家:好好想想如何住》 [日]土谷贞雄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5张图片


现如今的住宅正在迎来巨大的变革。“家人”的概念开始产生改变,“家”的含义也呈现出改变的姿态。土谷贞雄从“无印良品之家”开发项目的启动阶段便参与其中,尝试通过听取意见的方式来最先察觉时代的变化。他拥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嗅出一般建筑师察觉不到的细微变化。这一本书,汇集了土谷贞雄提出的关于未来住宅的独家“预言”。(隈研吾)



4. 《日本风俗食具》 [日]木屋 编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6张图片


本书由日本老字号厨具品牌“木屋”介绍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当中的料理道具,包其括历史、传说故事、选材与制作工艺、使用方法、保养方法等各种“豆知识”。这些道具的介绍按照12个月不同时节的使用顺序展开,在介绍道具的同时,也一同展现了日本一年当中日常与非日常(即节假日等特别日子)的各种时期的饮食风俗。本书的物品选择是按照使用时节归类的,各个章的辑封页的设计也选取了有当季特色的花纹(如梅雨的6月,花纹是雨伞,9月是捕获秋刀鱼季节,花纹便是秋刀鱼),通过对物品的选择和每章的设计,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年当中的时节变动。物品的介绍中能看出日本的传统习俗,也能发现从中国流变而来的食具和文化,读来十分有趣。



5. 《日本风俗小物》 [日]中川政七商店 编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7张图片


结合节气与传统风俗,随着一年中时间的行进介绍充满趣味的生活用具和生活方式。第一部分“岁时记与生活小知识”介绍一年中十个二月份的风俗小物品及当月的生活小知识,同时,带领读者感受地道日式生活的魅力,是很好的风俗科普,同时也不乏极具实用性的生活窍门。第二部分“探访工坊”,介绍了三家使用传统工艺制作产品的工坊,包括地毯工坊、漆器工坊,以及花纹草席工坊,讲述“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再生及活用。



科普新知
《超凡:我们的身心极致及天赋的科学》 [英]罗恩·胡珀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8张图片


人类向往超凡。这种诉求经常成为科学幻想的动机。但我们可能忽略了,超凡人类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比科幻中的外星人或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有更真切的震撼力,也更能启迪我们每个人乃至引领人类种族不断发展。很高兴结识胡珀先生,能了解到这位生物学家兼媒体人怎样讲述这些“超人”的故事,以及背后的科学。本书给了我不少惊奇,希望你也会有同感。(刘慈欣)

点击小程序可购买


相关书单


我不迷恋书,可是我迷恋世界 | 理想国夏季书讯

我的书,略大于整个春天 | 春季书讯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39张图片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_第40张图片点击收获更多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理想国秋季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