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小时候,我母亲常说这句话, 以此来告诫我们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嫌弃自己的家庭,不能嫌弃自己的父母。
而十天前,就有这么一位10岁的孩子,嫌弃自己的父母,他的言论刷爆朋友圈——
这位10岁的男孩说,父母不配拥有他这样好的儿子,因为父母没什么钱,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同学都拿iphone7,他只有儿童手表,而他很聪明,奥数、围棋、轮滑都好,全班考试第一,英语口语也棒。
父母打算要二胎,孩子说不是瞧不起他们,都这么穷,坑了他一个还想再坑另一个。父母说这是让他在这个世界多一个亲人,他说人要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父母给他的本来就很少,为什么要求他再去分享呢?
还说他的同学说,成绩再好也没用,父母穷鬼,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也送不起留学,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
他的目标一定要出国留学,所以他努力学习,他觉得父母给他的不够,讨厌妈妈每天给他搞一大堆吃的,还不如存钱给买无人机,讨厌爸爸和人炫他的成绩,还不如安静点,多带他出去看看......
这孩子的言论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和支持,认为一个10岁的孩子就能看清现世,就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孩子这么小就嫌弃自己的原生家庭,长大了也不是什么好鸟。
而作为孩子的父母,和大众吃瓜的你我,要是看到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如此嫌弃他的出身,该是怎样的五味杂陈呢?
一、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无论贫富均重视教育,“孟母三迁”、“子不教父之过”、“知识改变命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知识爆炸的年代”,一连串的典故和励志口号,都说明在这个国度里,从古至今,似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前两年周星驰的电影《长江七号》,影片中的周铁,穷困潦倒,靠在工地上打零工和捡破烂为生,都要供养一个在贵族学校读书的儿子周小狄。
前两天新贵网红------牛蛙外公的《牛蛙之殇》,直指大城市高净值人群,为了孩子的幼升小,为了他们所奋斗来的社会地位和资源阶层、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从孩子3岁开始,就展开了“牛蛙战争”;所谓的牛蛙,就是上了一流小学、一流初中、一流高中直至一流大学的孩子,称为牛蛙,反之则是青蛙。
牛蛙外公研究了众多名人的成长历史,追溯三代,感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牛蛙是天生注定成为牛蛙,而周小狄要成为牛蛙只能看宿命。
你看,在这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什么阶层,无论是注定还是宿命,都拼命地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牛蛙,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二、
所以那位10岁孩子的父母,也不例外,从小让他学奥数、学围棋、学轮滑、学英语,让他在贵族学校里和一帮有钱的孩子一道拼资源,他们是多渴望这个孩子能知识改变命运,以致改变他们家族的命运,但在应试教育面前,由于他们自身知识的缺陷,只重视成绩,只炫耀成绩,却忘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人格形成。
现在很多家长都把教育扔给学校,其实家庭教育才是最基础的教育,我国把家庭教育定义为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心理健康、安全适应等三大方面组成;
"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人格人生、处世修养等三大方面组成;
"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品质、综合素养、自主专长等三大方面组成。
这也就是身为大城市社会精英的牛蛙外公所说的家学。
三、
谈到家学,不得不说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是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高智商高情商的典范!受到了后世人的追捧。
曾国藩不但是官场不倒翁,还有一套被后人传颂的治家学说,他传世的家书,其内容包括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
他著名的十六字家训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除了“俭”,他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曾国藩的家学囊括了三道教育所有涵义,尤其是“为人之道”,人格完善、处事修养要求非常严格,为曾氏子孙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子孙后代遵循家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在社会各个领域多有建树,不但男人有为,女子更有巾帼不让须眉。
所以家学很重要,是我们个人修养的成长土壤。
四、
家庭教育并不一定要如曾国藩,平常家庭也应该要有起码的道德准则授予子孙,就像我母亲小时候告诉我们“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奶奶在临终前,嘱咐我兄弟:我们家三代忠良,你们要忠,不能奸!这都是只言片语的教诲,却直接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
而我所处的是侨乡,有许多港澳台湾南洋同胞,家训更是以孝道为先,他们崇尚孝,注重家庭,认为男人在外所挣的每一分钱,都不能沾惹父母和妻儿的眼泪。
一个不沾惹父母和妻儿眼泪的男人,他在外挣钱是顶天立地的;一个为人忠奸分明,不嫌家道的男人女人,他(她)在社会上是受尊重的!
这些都是普通人的家学,朴素的为人之道。
五、
而这位10岁孩子的父母,明显没有家学意识,所以没有传授给孩子为人之道,导致这孩子受世道不良影响,只重视金钱,不知生命来源,不懂感恩,不知回报。其根源在父母,孩子小。
很多人说这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这是“知识爆炸年代”的代价,我说不要怪东怪西,曾国藩所处的清朝科举还是让世人吐槽的八股文制度呢。我们从自身找根源,立刻传授孩子为人之道。
不然,一个不懂感恩没有教养的家伙,长大了真的不是什么好鸟。
几年前的浦东机场,留日学生,25岁的青年,由于向母亲索取生活费未果,举刀刺向母亲。
去年,北大经济学院的高材生弑母案。
药家鑫、马加爵、李天一,哪一位不是从小学习优秀的孩子?
李天一,小时候获得的每一张奖状都是有分量的国家级别,可双江老子只懂宠溺、只懂炫耀,没有家学意识,不舍得教育,结果害得李天一两年内犯案两起,被判关押10年。
刚看到一篇《老人独自养孙14年,意外发现去世多年的儿子“复活”》的文章,这个在海外生活,学业有成的小儿子,把自己的孩子扔给老父亲抚养,每月500元好心人资助,自己诈死,14年,无论什么理由,都伤透了老父亲的心。这是只什么鸟?
六、
家庭教育关于传授为人之道的缺失,让一些学业有成的孩子举刀杀亲、作奸犯科、弃父不养,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而家庭教育的关键,则在于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能一昧地要求孩子学习成绩要达到某种程度,以符合父母炫耀的虚荣心。应该在要求孩子努力向上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地适应这个社会新的标准。家庭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以身作则,在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人格魅力的同时,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长大不一定要成就某项事业,但一定要有健全的人格修养,要懂得感恩,要对得起父母养育的辛劳。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和子女一起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世界五花八门,门门通罗马,并非万般皆下品,但却是唯有读书高。
最后还是引用牛蛙外公的家学论:家学是用来营造环境,而不是环“竞”。李斯曾讲,粮仓里的老鼠不怕人,茅厕里的老鼠怕人,所以出身不重要,你给孩子营造的环境很重要,我们不要做把孩子送往茅厕的愚蠢之举!
所以,要让孩子不嫌弃你,你就得传授他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