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物理科普书?

花了几天的时间,陆陆续续地读完了一本关于量子引力的科普书(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作者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 这次,在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中,卡洛·罗韦利分享了量子引力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他对整个近代物理发展史的回顾和思考。

书中的内容暂且不提,因为很多概念,我只能看懂文字,并不能理解含义。但这本科普书给了我全新的科普阅读体验。在此之前,读的是中文的物理爱好者写的科普书,比如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以及汪洁的《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 这些中文科普工作者写的简单流畅,阅读体验流畅自然,让即使只有中学物理基础的人也可以近距离感受物理的魅力。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将艰深奥秘的物理发展转述为简单明了的故事,缺乏对物理学的思考和反省,当然,这只是对书籍的批评。对于这些科普作者,我始终敬佩他们对科学火种的传播。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物理科普书?大概是这样:这本书可以用清晰的文笔告诉我们,物理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可能;这本书可以用简单的比喻阐述物理概念以及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甚至,这本书可以进一步分享物理学背后的哲学思考和反省。这样的要求无疑是对作者的巨大挑战。但卡洛·罗韦利却完美地应对了这一挑战。他是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现在在法国带领量子引力研究小组;同时他对科学哲学、科学史也颇有研究。用科技圈的套话就是,卡洛·罗韦利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物理科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