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扎进“死亡之海”20多年!名字曾是国家机密!

今日聚焦:扎进“死亡之海”20多年!名字曾是国家机密!_第1张图片

文|鲲鹏友


去年的今天。

2018年11月17日,一位大国脊梁、民族功臣,溘然长逝。

你还记得他是谁吗?

当他逝世时,已经荣誉等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7年,被授予“八一勋章”。

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

被称为中国的“核司令”。

当他逝世后,人们也没有忘记他。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2月,他成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颁奖词是: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

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

黄沙百战穿金甲!

甲光向日金鳞开!

颁奖词的最后一句,就藏着了他的名字——开甲。

他就是中国的“核司令”——程开甲!

今日聚焦:扎进“死亡之海”20多年!名字曾是国家机密!_第2张图片

程开甲的一生,一直是不断放弃的一生。

1946年,他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远赴重洋,到英国留学。

他来到爱丁堡大学,成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学生。

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先后在英国《自然》、法国《物理与镭》和苏联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5篇有分量的超导论文。

1948年,他与导师玻恩共同提出超导的“双带模型”。

如果顺着这个学术路径走下去,程开甲的学术前途,无比光明!

甚至,诺贝尔奖都不在话下。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国!

于是,他谢绝了恩师的百般挽留,放弃了在英国的优厚条件,放弃了英国皇家研究所研究员职位,回到了百废待兴的中国!

为什么毅然决然作出这种选择?

程开甲说:

国外再大你也是外国人,你是为外国服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你为人民贡献,为国家贡献。

这种选择,是对是错?

程开甲总结说:

如果我不回国,不到试验场区,可能学术成就更大些,但是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和自豪。

回国,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回国,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

这是程开甲的精神境界!

回到国后,程开甲还在继续放弃。

程开甲的学术之路,起点很高。如果继续学术研究,他的学术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1960年,程开甲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

从此,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工作了二十多年!

他的名字,从此成为国家机密!

他从此在学术界消失!

在这消失的二十多年里,程开甲做了什么呢?

成果比一般的学术论文,更为丰硕!

对国家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但是,只能以国家机密的形式存在!

他第一个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1962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被提上日程。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带领科研试验队伍,前往新疆戈壁核试验基地。

这里,被称为“死亡之海”。

50摄氏度的高温、又涩又咸的饮用水,戈壁滩上的飞沙走石,艰苦的条件,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就在这片“死亡之海”,他领导和参与了一次又一次核试验。

他拟定并组织论证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带领团队研制出测试、取样、控制用的仪器设备,取得了我国从无到有的开创性突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

此后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程开甲一直奋斗在新疆戈壁核试验基地。

他又主持了包括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三十多次核试验。

他常会不顾坍塌、辐射和高温的危险,到爆后的现场、到地下核爆炸开挖后的现场、甚至最危险的爆心去勘察。

别人劝他,这么危险的地方,就不要亲自去了。

他却对劝他的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位中国指挥核试验最多的科学家,去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去世。

享年101岁。

什么是真正的死亡?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为什么说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因为,他被整个民族铭记,永远不会真正死亡!

换句话说,他已经实现了“永生”!

程开甲就是这样一位实现了“永生”的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了他!

因为,他是我国核武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创建者…

我们永远忘不了他!

因为,如果没有他,让中国真正站起来的一次次蘑菇云,不知道会晚几年!

程开甲院士,永生!

为中华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们,永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聚焦:扎进“死亡之海”20多年!名字曾是国家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