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凡存在过的必留下痕迹

2016年9月16日摄于河北秦皇岛


前天晚上,topku说他写了3年的blog全部丢失了,本来他以为可以通过在线RSS阅读器找回他写过的内容,但因为他的blog已经长期不能正常工作,Bloglines删除了他的RSS feed,但却依然保留了他在51.net上的内容。我说不要紧,凡存在过的必留下痕迹,倒是那些在互联网上曾经存在过的,忽然有一天完全消失,会是一件非常怪异的事。


果然,我在RSS搜索引擎Feedster上找到了他的feed,Feedster已经按日期归档保存了他写过的每一个字。


Web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仓库,而且来者不拒,永远都在扩充着它的容量。Web本身并不分辨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精品,它也不会去分辨什么是正常信息,什么是个人隐私。搜索引擎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不断膨胀的信息进行索引、排序。类似联想让一篇文章从Web上完全消失这种事,越来越不可能再次发生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人们的隐私关切。在互联网上,隐私一直是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随着搜索引擎索引的内容越来越多,找到的东西越来越精确,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变得突出。老华就曾经很是忧心忡忡,他认为你在互联网上做过的任何事,都被永远地记录在案了,在互联网面前,每个人都前所未有地被剥得赤裸裸,无处藏身。其实不仅仅个人的隐私,一些所谓的“机密”信息,也越来越容易找到。要想你的信息不被找到,惟一的办法是,不要以任何形式把这些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这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必须学会并适应的新的生存法则。


怪罪搜索引擎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越来越好用的搜索技术,而不是什么都找不到的搜索技术。我们在感谢搜索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须明白,便利的技术同样会被带有恶意的人利用。这不是搜索引擎的错,只是你自己要当心。


2005-11-16




东拉西扯:与其转载,不如链接


Xiaohu Zhou聊了聊“转载”的话题,很让我感兴趣。他编译的一篇文章被blog和各大网站“转载”,但他认为:


在表明我仍然喜欢,接受并使用CC的前提下,我的意见是,在Internet上,“转载”基本上没有意义。


链接是Internet组织内容的骨干方法之一,如果不加以利用而采用复制方式,实在有点浪费,也不能发挥Internet的真正优势。


Zhou说得一点没错,Web的设计者Tim Berners-Lee正是通过链接,创造了一张新的网(World Wide Web)。因为链接,一个网站哪怕再小,也不是一座孤岛;一个网站哪怕再大,也大不过互相链接的整个Web。两个Web页面跨网站的链接,让整个Web成为一个整体,并获得生命。链接成为Web上特有的一种礼仪,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片,它存在于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存在,任何人都可以给它一个链接。也可以说,链接的出现,让Web成为一个公共领域。


转载是互联网上最奇怪的一件事,它所反映的,正是一种典型的自私本性。转载者宁愿把别人的东西“转载”到自家网站上,也不愿意把用户引向其他网站,当然,转载内容的广告收入也是自家的。大量的转载,导致互联网上出现大量的冗余信息。转载行为将公共领域私有化,大家都在自己房子周围筑起篱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Web的流动性,原本完整的Web,被切割成彼此独立老死不相往来的私家花园。老实说,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这种“一站式”服务。


blog的流动性好于门户网站,是因为你从一个blog可以很容易地跳到另一个blog,而不是从门户网站的一个频道跳到另一个频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Google对blog比较友好的原因,因为链接是它判断网页重要性的主要依据。如果都像门户网站那样,只有别人链入,没有自己链出,最终,链接就会变成自己链自己,Web消失,Google再也无法依据链接来做判断了。


除了知识积累或私人收藏的需要,如果你真的喜欢某篇文章,不要转载,给个链接就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Web继续成为Web。


2005-11-15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拉西扯:凡存在过的必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