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篇 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似一场及时雨,恰到好处的普降甘霖,所以一下课,钻进图书馆,赶紧趁热打铁,把课后感与大家分享。这次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讨论了不当行为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最后如何读懂孩子不当行为以及对应的心理需求。下面跟大家分享课后感:

01—

“孩子,你是我的!”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翅膀受伤的天使。孩子不良行为产生,既源于孩子思想,更多的还是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问题孩子”直接表现为“问题学生”,这是让我们作为家长最焦虑,也是最痛心疾首的。把脉“问题学生”,“通病”多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因多种原因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但由于学校、家庭及诸多原因,忽略习惯培养,导致不良现象没能及时疏导和纠正,学生就形成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师生关系紧张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既感到不安、恐惧,却又追求独立、寻求自我,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这些不良现象逐步形成习惯。而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病因”其实就是:一是因失望而产生的伤心情绪或懊恼的行为;二是因缺乏技能而产生的挫败感或被嘲笑后的羞辱感的行为;三是爬行动物(原始脑)操控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争夺权利或者退却,而无法沟通);四是发展适应性的行为,家长引导不够或者态度错误,给孩子造成能量漏洞。

不可否然,孩子的不良行为在另我们家长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不良行为多是源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许多家长教育子女方式简单,要求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顾子女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加以训斥、打骂,导致孩子恐惧上学、厌恶学习,出现逃学旷课现象;有的家长,缺乏民主观念,对孩子严肃过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忽视孩子不安、委屈和恐惧的内心感受,孩子一有差错,就用棍棒解决,不容辩白,家长的打骂非但没能改变其错误行为,反而使其滋生了“拳头就是一切”的错误念头,同学间一有矛盾,他们就用拳头来说话,不许反抗,行为极为蛮横、粗鲁;还有些家长溺爱、骄宠子女,致使学生滋长了依赖、自负、自私自利、自暴自弃等个性特点。

在活动体验“孩子,你是我的”中,无数遍的重复和强调后“你是我的”后,“家长”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越来越狰狞,而“孩子”也开启了屏蔽模式,甚至反感。所以,控制是最坏的教育。——其实,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生命个体面前,人人平等,谁都不是谁的谁!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承担起自己在孩子养成不良行为过程中的应有的责任态度,这种责任感不是控制。也不是责难或羞辱,而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充分的尊重,以便更好的引导孩子不良行为有改进,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02—

孩子,我想让你快乐、健康、有价值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德雷克斯发现,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之所以称为错误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

第一种,寻求过度关注。当孩子在你打电话的时候、缠着你陪他玩儿,或者央求你帮他做一些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孩子想要寻求你的关注,试图找到归属感。

第二种,寻求权利。如在家长对他提出要求的时候顶撞妈妈,说一些具有伤害性的话,那么孩子可能是在寻求权利,不希望自己的行为被家长控制。

第三种,报复。如果孩子做了一些破坏性的事情,比如摔东西,那么孩子可能觉得自己受到了情感上的伤害,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所以采取了"让你也受到伤害"的报复行为。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对自己彻底没有信心的时候,就会放弃寻找归属感。这时候面对家长的管教,孩子会选择逃避的态度,躲躲闪闪,做一些其他事情来转移家长的视线。为什么孩子会自暴自弃?就因为家长或老师的教育方式的不得到,致使孩子的能量杯漏洞太多,孩子没有能量支配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自暴自弃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家长仅仅再去关注或者供给能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对孩子的“能量漏洞”进行修补。

当我们认识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需求之后,就会对孩子的错误有新的认识。只有清楚了孩子的需求,我们才能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来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从而改正错误。


就如同这冰山理论,分为七层,最上面的一层是我们所看见的--行为,下面一层则是埋在冰山下面的,我们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以孩子喜欢打人这个事情来说,这七层依次是:

行为:打别的小孩。

感受:愤怒、恐惧。

感受的感受:担心。

观点:如果没有别的小孩,妈妈就会爱我。

期待:我可以得到妈妈的关注。

渴望:爱。

自我:我是不重要的,不被爱的。

从以上7个层次我们就不难发现,孩子打人是因为恐惧,恐惧是因为担心妈妈不爱自己,担心的原因是渴望得到爱,渴望的背后是希望证明自己是重要的。

很多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小孩子,背后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想要展现自己的能量。

02—

孩子,我需要你,你对我很重要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需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对自己有所觉察,觉察越深,与孩子之间的爱就会越容易流动。父母是孩子问题的所在,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首先,孩子需要被看见。

存在必须在关系中才能产生。如果孩子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家长的回应,那孩子会活在一个感觉里,但他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那么,通常的回应有哪几种,并分别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个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比如说孩子跟你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真可爱!"这就是重复他说的话。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肯定确认它,孩子的感受被认同,彼此都会很幸福。

第二种是无关反应。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了没?"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的无聊的事情,于是就变得冷漠。当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三种是情感逆转。“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千万别靠近它,报纸上刚报道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等等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我们会感觉到,尽管家长的能量出来了,但被活生生地拧了个。孩子眼中美好的事物或景象被逆转,情感也就发生了逆转。

第四种,就是不想回应。如果家长想暂时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你可以跟孩子直接说明:"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己的原因,妈妈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也就是我们可以使用一致性沟通的万能公式: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肯定价值+提出请求+表示感谢。

其次,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当下的情形

过度的期待就是虐待。一定要去接孩子的当下,不要一直放在期待上有条件的去交换,看到孩子行为的背后,还是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无条件接纳”就是不过多地对孩子评价,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批评和责备。“接纳”是父母需要具备的基本的理念和态度。总是“无条件接纳”,孩子岂不是就没有规矩、无法无天了?长期“无条件接纳”,会不会变成溺爱,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呢?一直“无条件接纳”,孩子不会变得受不了批评、听不进劝诫吗?无条件接纳,说起来轻巧,真遇到问题了,没有用啊……如何做到“无条件接纳”?

第一,“无条件接纳”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但并不代表无原则纵容。接纳孩子的做法,就是不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不去批评和责备。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拉起他的手跳个舞,教给他其他的情绪表达方法。

“接纳”是不是就是接受、默认,不立规矩了?接纳并不代表无原则纵容。在1岁半或2岁以后规矩要不要立呢?一定要立。立规矩,是让孩子清楚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立规矩并不只是限制孩子“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更多能做什么的选择,即明确告诉孩子,他还可以做什么。父母给孩子立规定时,应该采用“可以/可以/不可以”这样的逻辑。比如,你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不可以),那么你就应该同时提供给孩子更多别的好玩儿的活动(可以)。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因为这个规矩,我丧失了所有的乐趣。孩子才能心甘情愿地去遵守规矩。在你立的规矩里,他能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有了自由的孩子,他不会变得“无法无天”。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但并不代表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接纳孩子的做法则是,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明白孩子想要某东西但被拒绝是很大的挫折,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非二度惩罚。因此“共情”是第一步,抱抱他、拍拍他,告诉他你能明白他的感受。等他情绪稍微平复再跟他沟通。“接纳情绪”并不代表溺爱,并不代表满足所有要求。孩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一定不可能都“满足”、马上满足。就像上面说的,你不能给他买那个东西一定有你的理由。孩子即使暂时不能接受,也要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他知道父母会坚持原则,他就会知难而退。这样,他以后就不会以哭闹为手段,胁迫父母让步。

第三,“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有个体差异”。接纳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并不代表要不切实际地无原则夸奖。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独特的气质类型。每位父母都应该了解,你们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一定要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去研究你的教养方式。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把孩子培养得又外向同时又内秀,又端庄同时又活泼。很多时候家长的期望和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不符,教养方式就容易偏颇。比如一个唐僧式的家长,讲条理讲逻辑然后又特别罗嗦,结果碰到一个猪八戒的孩子,这个孩子感情特别丰富,特别善于表达自己,特别憧憬快乐的东西。这个唐僧式的父亲就把孩子所有的热情都扼杀了。所以我们说,要“接纳”孩子的个性特点。

那么“接纳”,是否就像很多家长理解的,就是不切实际地肯定和赞赏呢?并不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所长,有所短。父母应该接纳孩子自己的特点,在孩子擅长的领域着重发展,没必要要求孩子在所有领域都有良好表现。其次,也不需要非在孩子不擅长的领域不切实际地进行夸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当孩子因自己的劣势而烦恼时,父母可以恰当引导,让孩子明白,在有些方面我可能比不上别人,但我其他方面比别人厉害。整体上说,我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孩子就能逐渐正视和客观地了解自己,不会因为你的接纳,而“受不了批评、听不进劝诫”。总之,也许“接纳”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但态度却影响了方法。遇到问题时,“接纳”会让你更从容,不焦虑。

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有多少家长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跟我们想象得不一样。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用成为心理学家后才敢去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充分尊重个体生命,让孩子最好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他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五十四篇 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