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在路上》有感

       杰克·凯鲁亚克的这本书,阅读起来非常的快,连滚带爬般,然而什么都没记住。但就像有书评说的,这本书就是看看,不要试图去文字间找寻它的意义,跟着一群年轻的“疯子”在大马路上开车狂飙,就可以了。

       有读者形容看这本书:“当看完了最后一页,我心里很难受。这几天来,我和萨尔、狄安朝夕相处,无话不谈,可是一关上书,又被挤出了那个世界,又回到了这个不得不在里面继续生活的小圈子。”BG(Beat Generation)虽然发端于美国的50年代,但个人感觉,在当今我国的年轻一代上,BG理念势头正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句话常出现于个人签名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同一时间的,“流浪”也成为一个热词,频频出现于各篇旅行文章中。细细想来,这隐约是BG理念在闪现——追求精神、灵魂意义上的自由充实;但又并非完全其是,BG理念蔑视物质至上主义。尽管我们极力与“物质”这个标签撇开关系,但终究不是遁入空门之人,我们的生活与物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识三位有意思的人,他们皆追从“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的观念,且又刚好是三种不同的状态。

        A是一位90年的小姐姐,我在大学认识的她。她一直想要实践一次Gap Year,无数次憧憬一年的空白该如何描绘才能精彩。可惜终究没有成行,毕业、工作、成家。如今,快要晋升为新手妈妈了。

       B是一位96年的小朋友。她已经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如今在美国留学,不过这几天,她在办理休学手续。她计划利用一年或者几年的空白时间给自己自由地“充电”。她眼带星光地说:“我想学法语,想学日语,想去法国……未来,我会成为一名哲学女博士。”

       C是男生,是同个大学也是老乡的小师弟。他利用大三、大四的空余时间,沿着祖国西南边疆徒步到西北边疆,也曾一分钱没有带从上海搭车到了北京。他大概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有BG感觉的一个。如今是一位旅游摄影博主。

        他们有着一样的想法,以不同的方式去实践着。

        自由的“流浪”,这种想法应该或多或少都曾出现在每个人的梦里吧。我也憧憬过,尤其是在忙碌的时候。工作后有一段时间,我频繁到周边城市、村野或观光或徒步,享受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彻底放松的状态,大概这也是对原有圈子一时的远离吧。每一次旅行,无论近远,从计划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激动与高兴。“车子在沿途的每一次颠簸、爬坡以及奔驰,都使我的这种渴望变得更加神圣。”

       但不得不说,相比较下我是幸运的,我的小圈子更多是与文字为伴,尽管有时候存在着不小的压力令人想要远离,但真当承担下来的时候,豁然开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今天很好,明天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随笔|《在路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