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创新的瓶颈期,即便是一向引领潮流的苹果,也被指创新乏力。不过,从手机的零组件来看,不管是IO,还是输入输出,抑或结构,其都在持续演进和创新,只不过这些创新都只是硬件上的小修小补以及外观和功能迭代上的微创新。
例如,从苹果2016年发布的iPhone 7来看,其亮点在于增加了亮黑色,搭配了双摄,并取消了3.5mm耳机孔,取而代之的是Lightning接口,支持6、7级防水等。目前,对于2017年苹果即将推出的新一代iPhone,业界亦有诸多推测,如搭载双面玻璃,支持无线充电、配备智能耳机等。虽然这些尚不足以调动人们的兴奋点,不过,透过这些微创新和预判,亦可对手机供应链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前瞻。那么,在未来两三年,手机产业链究竟会涌现哪些黑科技?
Type-C将统一电子设备接口 千亿市场规模处于爆发前夜
众所周知,Type-C具有六大优势:1)全功能,同时支持数据、音视频和电力传输;2)正反插,与苹果Lighting接口类似,端口正面反面相同,支持正反插;3)双向传输,数据、电力可实现双向传输;4)向下兼容,通过转接器,能向下兼容USB 2.0/3.0等标准;5)小尺寸,接口尺寸为8.3mm*2.5mm,约为USB-A接口1/3;6)速度快,支持USB3.1协议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0Gb/s。招商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涂围称,Type-C将统一电子设备接口。
涂围指出,如果仅考虑接口和线缆部分,2016到2020年,USB Type-C市场规模将分别为32、135、305、502、669亿元。如考虑数字智能耳机在内,则总规模将超过千亿。
如此大的市场规模,无疑将给Type-C产业链带来巨大的机会。“最受益的即是Type-C连接器/线缆厂商。此外,快速充电产业链、智能数字音频产业链和接口芯片也将受益。”涂围如是说。
无线充电渐臻成熟 iPhone成引爆点
目前,主要有两大无线充电标准:PMA与A4WP合并成立的Airfuel Alliance,以及Qi标准。Qi新标准兼容磁共振,并增加12W、15W两种传输功率;Airfuel Alliance预计2017年将发布新标准,同样兼容15W传输功率。15W基本与快充产品功率基本相当。
目前,苹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都已经应用了无线充电,三星手机上也标配了接收模块。涂围称,“2017年苹果有望在高端iPhone机型上标配无线充电,将真正引爆市场。同时,汽车车载和全车无线充电应用开始崭露头角,未来家电/物联网应用亦大有可为。”
涂围进一步称,从产品应用无线充电的情况来看,穿戴产品防水设计,无线充电将率先放量;手机终端设计改善快速,无线充电也将快速普及;车载产品随终端应用的兴起也将快速普及;电动汽车整车高功率无线充电;家居、家电、物联网等低功率RF充电。“整体无线充电2016年实现收入22.2亿美元,预计2020年达107.1亿美元。” 涂围表示,2016年有2.07亿部无线充电手机,2017年苹果预计引入无线充电,将引爆市场。2020 年预计有超过10亿部无线充电手机出货,CAGR 43%。此外,发射端与接收端匹配率快速提升,16年不足1亿部发射端,预计2020年达6.67亿部。而物联网与汽车整车进展会相对较慢。
防水产业大有可为
防水是用户痛点应用,可以解决用户三大痛点:防止进水、水下拍摄和便于清洗。涂围介绍,手机防水最早由索尼、三星日韩品牌导入,日本2015年新发布手机70%带防水功能,2016年苹果iPhone 7实现IP67级别防水,持续引领应用趋势。
涂围称,预计2017年下一代iPhone将进一步提升防水等级,国内OV、华为、小米等品牌也将导入,大幅提升渗透率,从手表、手机到3C、汽车、医疗,数百亿市场。涂围称,防水是体系工程,包括从外部液态硅胶LSR、扬声器、连接器,再到PCB电路防护、检测等,这也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机会。
2.5/3D玻璃有望成为重要后盖解决方案
“2.5/3D玻璃有望成为重要后盖解决方案。一为5G做准备,二为美观。”涂围称,2.5D是在2D基础上磨边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边缘。3D是在2D玻璃的基础上,通过热弯技术,实现大尺寸的弯曲,再进行钢化。
涂围表示,iPhone6引入2.5D设计,预计iPhone8引入双玻璃的设计方案,采用2.5D。而OLED有望加快3D玻璃应用。
当前,热弯机是3D曲面玻璃的核心加工设备,涂围称,大宇精雕、长盈精密、田中精机(远洋翔瑞)等计划自制相关设备。而全球3D玻璃供应主力则由国内企业主导,伯恩光学、蓝思科技、欧菲光、为百科技、正达科技已规模量产3D曲面屏;星星科技、凯盛科技、华映科技、维达利等都有3D玻璃相关技术储备,正在积极布局3D玻璃盖板规模产能。
氧化锆优势明显 成本控制是关键
据涂围介绍,氧化锆的优势在于,5G下电磁性能优势明显。耐磨、亲肤、气密性好、电磁屏蔽小、易着色、质感好,高强度。
目前,氧化锆在小尺寸应用上已率先实现,穿戴式已经应用较多,Apple Watch等还具备了全氧化锆机身。另外,指纹识别盖板等小尺寸应用,16年也开始大量普及。而机壳等大尺寸产品目前依然是小众应用。涂围称,华为、小米等均有氧化锆盖板手机产品,尤其是小米MIX全氧化锆机身。不过加工难度太大,良率偏低,成本过高,目前还是小众类产品应用。工艺水平提升带来成本下降是关键。
涂围指出,前道工艺难度在粉体配方,流延、烧结等。后道陶瓷加工难度较大。氧化锆特性无法实现车、切、削等加工,加工效率低,良率低,成本和资本开支较大。
金属中框趋势持续
涂围认为,金属中框的渗透率将持续,因为玻璃与陶瓷同样需要金属中框,且国产品牌高端化也将持续。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随着5G时代临近,行业将从“金属外壳+金属中框”向“金属中框+双面玻璃”的方向发展,将需要7系铝、不锈钢甚至钛合金等一类加工技术壁垒更高、价值更高的金属中框,以保持机身强度和对大屏的支撑,这将显著提高金属中框产业价值空间。
涂围指出,全制程、自动化、阳极等是长期竞争壁垒。全CNC工艺不会变,而租用与外协CNC,投资效率更高。至于价格,金属制品依赖复杂度。铝中框同样工艺价值量基本相当,不锈钢则明显提升ASP。
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革新在即
当前,OLED上游材料与设备供应商主要由日韩美德厂商组成,专利和技术壁垒较高。涂围称,国内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西安瑞联等目前能够供应OLED上游材料。设备提供商则有精测电子、联得装备等。中颖电子能供应OLED驱动IC产品。欧菲光能供应film sensor。
中游面板组装制造目前三星已经占据绝大多数份额。涂围表示,国内厂商和辉光电、维信诺、柔宇科技等已经有量产,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等有庞大的建厂计划,但未来良率是否能及时达标还存在一定疑问。
涂围认为,下游应用增长未来两三年主要在智能手机领域,汽车、VR、家电、工业等领域也值得期待。
双摄像头渗透加速
“到2020年,整个摄像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10亿美元。智能手机端的摄像头模组可望达到380亿美元市场规模,占总规模70%以上,年复合增长超过15%。”涂围表示,摄像头模组增长的主要驱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机双摄渗透率加速提升;2)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应用逐渐普及;3)无人驾驶促使汽车摄像头应用增加;4)AR/VR应用爆发。
从相关的供应商来看,目前欧菲光摄像头模组出货量第一,收购索尼华南后,成功打入大客户产业链,未来将带来显著业际增量,增强盈利能力。舜宇光学作为双摄模组龙头,是华为P9等多家旗舰机型的双摄模组主力供应商,且自身具备光学镜头生产能力,完善产业链布局,直接受益于双摄普及。丘钛科技是OV和小米主力摄像头模组供应商,Vivo X9前置双摄方案即由丘钛主力提供,公司同时具备模组生产和算法整合能力,2017年订单可见度高。
5G推动无线通信进入毫米波时代
“5G将推动无线通信进入毫米波时代,从零部件角度讲,阵列天线、射频器件和GaN化合物半导体等将是主要受益方向。”涂围如是说。
据涂围介绍,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将建成第一个5G网络,2020年初步商用。另外,FCC已划定美国5G频谱,28GHz(27.5-28.35GHz)、37GHz(37-38.6GHz)、39GHz(38.6-40GHz)。
涂围认为,5G时代,Mass MIMO、波束成型、载波聚合、小基站技术将成为主流;阵列天线将是5G时代天线的主要形式;RF接收和发射链路的变化将导致射频元器件用量显著增加;GaN化合物半导体在5G时代更加重要。
新人机交互形式:3D Touch与触觉反馈
苹果在触感方面战略性的投入从 iPhone 6 就已经开始了,而iphone7的推出,使得触觉反馈进一步被用户所认可。目前市场上众多主流厂商的旗舰机型都选用了线性马达。触觉技术已成为手机厂商的追逐点,它开启了手机交互体验的新纪元。
涂围介绍称,在苹果的触觉交互供应链中,线性马达的供应商主要有瑞声科技、日本电产、日本Alps电气,立讯精密、歌尔等潜在导入,金龙有待进一步观察。在非苹果领域,美国Immersion公司能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专利。而在3D Touch产业链,芯片的供应商是Synaptics,模组供应商是鸿宸科技、TPK,另外还有潜在的欧菲光膜片方案,安洁科技提供则压力感应FPC粘胶。涂围透露,博世、Oculus等还在开发汽车、VR领域的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