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_____那些藏在长镜头中的戏剧美

      偶然间看《聂隐娘》,还是被候孝贤导演所表达的戏剧张力所感动。这部电影删繁就简,台词少之又少。情节的主线在时下的叙事结构中更显纯粹,但就像演员舒淇所说的。有的影片注定只是为一部分喜欢它的人而演。而面对来自市场观众的提问:"好像看不懂"。导演的回答则更为直接简洁:"它就只是一个故事啊,你也只是在看一个故事而已啊,这样子理解才会看得进去……"。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是特效少之又少几乎不用特效的电影。也是底片最多的电影。为了电影中的一阵风、一片云。他会一直等。《聂隐娘》的制作周期长达两年多,从时间上也可以看出这部剧的匠心。为了演好刺客,舒淇曾说被导演要求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吊着威压从三四米的高空往下跳。从一开始的跳下来的种种反应到后来的自然真实的进入女刺客的表演状态,甚至到最后来,当她被吊到树上,导演教会她跟太阳演戏,跟风演戏(因为在高空中,太阳从后脑勺射过来,会很自觉的闭起眼睛)。除去这部剧的情节,人物的对白也非常精彩。略带文言文的对白犹如嵌在剧目上的珍珠,每一句台词都非常耀眼。

    在这部剧中,所有戏份的关键并不完全止于人物的表演状态。剧中所出现的白菊花、云雾以及在窈娘密听那一段中,那时而遮挡在镜头前的帷幔以及倏忽清晰的主人公的脸庞都成为很好的叙事要素。

    在影片快结尾的时候,窈娘和师傅在云雾缭绕的云峰上谈话:"汝剑术已成,唯不能摄己心"……寥寥几句台词之后,便是长达两分钟的窈娘下山的镜头。而后。剧终。这也是很多人表达看不懂电影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很纯粹地讲了一个故事,更多的再无涉及。

    后来再回看《悲情城市》、甚至候导最早的能代表他自传的电影《童年趣事》也是如此。叙事风格太简洁了,但是直到你看完,你才会惊呼,这才是真正好看的电影啊。

  《童年趣事》中开篇就是长镜头,从台北的一间小屋一直切到祖母四处寻找"阿蛤轱"的镜头,而后,故事慢慢打开。而影片的最终落脚点也以祖母被收尸的人检查尸体而结束,"祖母自然死亡,被人发现后身上爬满了蚂蚁。在翻开尸体后,暗红色的黏稠的血液已经腐臭在地板上。翻尸人狠狠地看了我们一眼,似乎在说你们这些不孝的子孙,而后,我对祖母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她要带我回大陆,还有我和祖母一起摘的芭乐。"

      候孝贤导演说,真正的戏剧不是打打杀杀,而是类似指针指到了十点,而这家的主人依然在家还没有出去上班。真正的戏剧张力都是这样子产生的。在《童年趣事》中,快到影片后半段,家里突然停电。可是家里灯亮起的那一刻,姐姐惊慌失措地叫:"妈,妈,快看爸……"尔后,屋子里哭声一片,这位爸爸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关于影片最后出现的芭乐,在影片中也只出现过两次,一次,祖母要带着阿哈轱回大陆,他们摘了几个,祖母开心地玩。另外一次。是被别人带回已经有些痴呆的祖母,但是镜头所指的却是祖母包袱里不小心散落的一堆芭乐。而最后的最后,芭乐则以台词出现在影片中。

    在这部剧中,有年少的调皮,有考到国中的心愿,有面对青春期心仪女生的等待与羞涩,也有青春期的暴力和躁动。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却像台北的雨一样,一直下到观影人的内心。有感伤,有道别,有少年长出来的愿望和梦想,有台北的雨,台北的夜和台北的车站。而这些戏剧的美潜移默化的都被保存在那些一个个长镜头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趣事》_____那些藏在长镜头中的戏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