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日更超过四十五天时(现在已日更一百多天,为此常熬夜,有点得不偿失),我收到赠送给我的一本书:《职场精进之路--从巨婴到大咖》。这是大咖沐丞先生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团队招聘管理心得,以及经历的职场案例告诉人们:如何把握职场最初的五年。
拿到书后,简单翻阅了一下,感觉写得很好,遂决定有时间要认真阅读。
对文中的某些建议、观点我颇为赞同。
一份好的实习就是走入职场的钥匙。很多学生等临近毕业才发现工作还没有落实,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不少在校生忽视了实习的重要性,可能觉得家庭情况还可以,大学期间也没什么经济压力,不需要去实习,或者是觉得等毕业了再找工作也不迟,上学期间就好好享受大学生活。还有一种情况是可能根本没有想过实习,没有这样的意识。这种观点也许很普遍,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找工作时就成了被动。
要提前准备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的对策。比如为什么会离开上一家公司,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冲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平时都不太愿意想,却很有可能被面试官所问。如果事前没有准备,一旦被问就很容易语无伦次,前后矛盾。
提前二十分钟到达。首先要做到不迟到,迟到是面试的大忌,容易给面试官留下不守时的坏印象。也最好不要掐着时间点到。但也不要提早超过半个小时,这样可能会打乱别人的计划。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等。面试时要表情平静,不要表现出过于张扬,甚至有嘲讽神情,面试官很容易就觉察到。不论你多么想得到这个职位,也不要表现得过于激动,或总是强调多么想加入这个团队。
还有几个看似正确实质上很容易被误导的观点。
1.能力比学历重要,很多公司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敢招奇才、鬼才,不看重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你能说它不正确吗?很正确,但是对普通的你就是不适用。其实你的简历上也体现不了多少能力来,更别提什么人脉和思维了。唯一能证明你自己的大概就是学历、学校专业和工作经验了。不要被一些“高级”言论误导了,怎么说是他们的事,那是为了表达他们的“胸襟”和“思想”,但是跟你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个好的学历背景最起码能有面试的机会,有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这点你毋庸置疑。
2.大公司只能当螺丝钉,小公司培养全面手。
这句话多半是出自于小公司的人, 要么是创业公司招人的说辞,要么是小公司员工的自我安慰,这句话正确吗?或许在有的公司的确如此,但是我相信这也是跟你个人所在的岗位职责,职业规划,工作态度都有很直接的关系。换言之,在大公司里你可以是全面手,而在小公司里只是螺丝钉。
3.个人发展比工资待遇更重要,这句话也不能说是错了,但是你同样要明白的是能给你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工资待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4.个人兴趣比所学专业更重要,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当然是比找一份跟专业相关,但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要好。但是并不能以此证明个人兴趣就比所学专业更重要,更不能在自己找工作时,以此为标准,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你所谓的个人兴趣可能并不能成为你找工作的筹码。绝大部分的个人兴趣都是你自己放松休闲的方式,谈不上是技能,就算是一个技能也不见得能用得到工作上。
二,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么就是三分钟热度自以为喜欢,其实是给自己做不好手头上的事情,找不到工作的借口。
三,是熟能生巧,兴趣来自于熟练,最开始你觉得害怕、有压力、不感兴趣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你不熟练,熟练以后你发现自己能游刃有余,并且能从中得到成就感,兴趣也会逐渐加强。
五,工作投入和家庭生活平衡,工作和生活平衡自然是一个最好的状态。你想在工作上拼搏奋进,激流勇进,又想着大把时间陪爱人,孩子欢度每个节日,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时常陪伴父母左右,跟亲朋好友谈笑风声,休闲娱乐,这不太可能。所以不用想着自己能顾好两头,家庭和事业双丰收的人是有,但也没那么好的运气,要么放弃一头,要么搞定一头,再想办法搞定另一头或者干脆接受两头都平淡甚至糟糕的结果。
如果你只是比较offer上的年薪绝对值可能不准确,而且作为第一份工作只考虑薪酬待遇也是欠妥的。第一份工作最看重的是企业的资质、行业的发展,自己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要考虑到以后的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而不能仅仅向钱看。入行很关键,假如仅仅考虑薪酬,结果发现做的事情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然后过两年又要换岗位从头再来,那么前面的积累就相当于浪费了。最终变成了原先拿了比你offer工资低的同学都把你甩在了身后。
有的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可能给出丰厚的报酬或者不错的发展平台,你自己也十分想得到这样一个职位,但是通过几轮面试也能了解到面试官的素质和该公司的一些氛围和文化,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或者有悖于自己的原则,即便通过了面试也不应该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而勉强接受offer。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真正做起来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