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清的新片
[毛骨悚然]终于可以看了
▼
影片延续黑泽清擅长的
悬疑惊悚风格
几大主演相互飚戏的场面十分过瘾
影片全名为[毛骨悚然---虚假的邻居],甫一开始就点清了内容。
但是,什么样的邻居能让人产生毛骨悚然之感,这种感觉又会渗透到何种程度,这些因题目而引发出的疑问无疑会吸引不少观众的兴趣。
剧情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分可以看作罪案侦破剧,在大学教犯罪心理学的老师高仓,与妻子搬入新家,遇到了带着女儿澪生活的邻居西野。
西野的言谈举止实在不像正常人,即使高仓家向来训练有素的狗也对这个人狂吠不止。
按照大多数人的思维逻辑,这样的邻居完全不必理会,可这对夫妻的好奇心实在太重,提防的情绪又太放松,他们一次又一次与西野产生交集。
另一方面,高仓曾是一名刑警,受前同事所托,开始私下调查六年前发生的一起人口失踪悬案。
随着调查的深入,几个无意间发现的线索似乎都与自己的邻居西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正在疑惑之时的他,听澪说西野根本不是自己的爸爸,只是完全陌生的人。
按照套路,下面就该抽丝剥茧找到真凶,可黑泽清向来不按套路出牌。
后半部分犹如支流汇成的大河,崩坏程度足以突破普通人的固有观念。
每日在家中做饭遛狗的主妇妻子被西野用药物控制,帮助西野行凶;前同事查出西野可能就是当年的案犯后意外死亡;警察的不作为等等,促使故事走向变得诡异而令人咂舌。
西野作为一个犯罪者,与传统意义上手起刀落、心狠手辣的嗜血恶魔有所不同。他的手段是利用药物与催眠,从精神层面控制人的行为。
日本的社会新闻中,这种案件出现过不止一例,“尼崎事件”就曾轰动一时。
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而当本属亲近关系的邻居变成时刻窥视你的家庭,想要谋害你性命的存在时,恐惧感自然升级。
▼
黑泽清对悬疑题材向来钟情,而他又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不喜欢过于血腥的场景设计,因此本片唯一涉及凶杀的场景,也不过是处理尸体。
澪与康子将尸体装进真空袋子,抽尽空气。平静的面孔看不出有什么恐惧,如同稀松平常的事情,带给观众的则是无处不在的压迫感。
之所以说影片只有前半段算得上罪案推理,是因为全片没有交代西野的作案动机,也许导演的意图不在推理,因为真凶已经十分明显,后半程只为表现人性之复杂。
其实黑泽清过往的作品,已经多次展示过他对家庭内部问题的思考。
例如2008年的[东京奏鸣曲],2015年的[岸边之旅],都以家庭为切入点展开叙述。
而这次的角度却很刁钻,直接让家庭成员在犯罪者的控制之下自相残杀,有人会疑惑,为何犯罪者能有机可乘?人的理性就真的那么容易崩塌吗?
影片给出了交代。故事前半段,高仓忙于工作,忽视了作为家庭主妇,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妻子。
她不是没有向丈夫表示过自己的不满,也吐露搬家的理由就是希望换到新环境能有所改变,只是这些呼声太过微弱,以至于忙碌的丈夫根本无暇顾及。
因此出现对自己示好的邻居,她就很容易沉迷其中。
澪的内心挖掘显然不够,她原本的家庭是什么状态,为什么能如此平静的帮助西野处理自己家人的尸体都没有过多交代。
如果仅仅是被药物控制的,似乎太简单了。影片在这个人物的处理上,实在过于潦草。
黑泽清的作品,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也能举出许多理由。
[毛骨悚然]只能算得上一部徘徊在及格线附近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优点集中在他擅长的运镜,和对光影的处理上。
例如几乎每部作品中都会用到的,场景中飘忽不定的长镜头、随人物移动引起忽明忽暗的光线变化,都是非常能突出氛围的。
但剧作则当平淡,作为悬疑片,并没有交代更多不同人物视角下的线索,显得支离破碎又不够有层次,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观众应有的参与感。
观影贴士
1.本片曾入围了2016年柏林电影节的展映单元,并在哪里举行了全球首映礼。
2.这是黑泽清与西岛俊秀的第四次合作,前三次合作的作品分别是[人间合格]、[蛊虫之家]、[阁楼]。
3.黑泽清此前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原创剧本。之所以会走上改编的道路,是因为他在2012年拍摄了根据凑佳苗原著改编的日剧《赎罪》。因剧集大受好评,又陆续接到不少类似机会。
4.影片的另一位编剧池田千寻与黑泽清同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而且还在上学时,黑泽清就看过池田的作品。
看 电 影 杂 志
想了解关于电影的最新资讯
独家影评第一手内幕
欢迎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