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产界,潘石屹是个另类。
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皆令人侧目。
不破不立,老潘无疑也最具备创新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老潘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以城市标志性符号,进而引领这个区域内的建筑新潮流。
然而,老潘却称:自己能取得一些成就,应该说还是妻子张欣成就了自己。
每一个成功或狼狈的男人,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强大的女人。
当当如是,SOHO亦是。
割肉续命,仍待曙光
当初,张欣两口子回国创业那年,也正是北京青年李国庆勇闯纽约之年。
婚后不久,老潘携夫人联手在建筑界打天下,共创了地产公司SOHO中国。
凭借独特的商业眼光,一手打造了北京最大的房地产企业,而且成为了中国领先的共享办公室品牌,其项目基本都设立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SOHO中国很快引领了中国创业潮流,成为了高端地产项目,而潘石屹、张欣夫妻也借此身价暴涨百亿。
但兜兜转转,“守江山”七年,潘石屹的“包租公”生意事实上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遂,SOHO中国的盘子反倒是越做越小。
而在近两年,老潘尤其头大。
比如2017年底,罗永浩怀揣10亿人民币融资挥师南下,而锤子总部也正式告别了望京第一高楼——北京绿地中心。而此事件,在后来更是被网络嫁接成了从望京SOHO里出走的失败之作。
比如2018年初,望京SOHO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风水质疑论。
比如王思聪旗下熊猫直播宣布破产,这给望京风水质疑再加实锤。
再比如,逐渐边缘到地产外围的潘石屹,在前一阵变卖了2583个地下停车位后,又卖出旗下联合办公品牌SHOH3Q的11个项目。
而有关老潘最新的消息,则发生在上周,SOHO中国5G实验室的开放,潘石屹在现场那个春光满面,一脸的深情笃定:错过了星星和月亮,但不会错过5G的曙光。
地产巨擘十年缠斗,已掉队的老潘,如今还清醒着吗?
江湖分野,被滑铁卢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8年度业绩数据,SOHO中国营业收入为17.21亿元,净利润规模为19.25亿元。这与其巅峰时期——2010年184.23亿元的营业收入、2012年105.85亿元的净利润相比,营业收入缩减了90%以上、净利润规模萎缩了至少80%。
短短一个年轮,地产同行纷纷问鼎千亿销售规模、变身巨擘,昔日风光无限的SOHO中国却黯然失色,在各大地产排行榜销声匿迹。
数据显示,SOHO中国多项指标已被民营地产圈的碧桂园(02007.HK)、万科集团、中国恒大(03333.HK)、融创中国(01918.HK)等龙头公司,无情甩出了N条街远。
高价值的望京SOHO为何屡会“被滑铁卢”?
从1995年创业算起,到2012年问鼎业绩巅峰,SOHO中国成长的日子持续了大约18年。如今以商业地产闻名的SOHO中国,处女作乃是住宅地产。
总体来看,这些项目均取得不俗反响。但是,SOHO中国迅速放弃了住宅地产市场,转战商业地产。这也是其第一次转型。
SOHO中国转型后开发的项目“建外SOHO”,开放的空间和设计风格在当时的北京算是独一无二,被称为京城“最时尚的生活橱窗”。
风靡的产品、清晰的商业模式、漂亮的商业故事,SOHO中国走向资本市场水到渠成。
2007年10月,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缔造当年亚洲最大规模的商业地产IPO。
在资本的助力下,SOHO中国开展收购、复制项目,做大规模体量,直至步入行业前列。
再加上SOHO产品定位高端,潘石屹、张欣夫妇的名人效应,客观上增加了SOHO中国的曝光度,这对公司的营销不无裨益,两者称得上是相得益彰。
2012年起,SOHO中国开始了第二次转型,即由重资产向轻资产模式转型。这一策略下, SOHO中国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主要来自于租金收入。
从行业背景看,地产调控2010年不断升级,延续至今的限购政策即始于微时。
随之而来的是,SOHO中国迅速从房地产市场的“买家”摇身变为“卖家”。
在收租模式之下,SOHO中国又打造了“SOHO 3Q”项目。SOHO中国聚焦的商业地产领域,供应持续增长,而产品需求空间徘徊不前,“天花板”开始显现。但在收购的刺激之下,SOHO中国的繁荣景象仍在持续,衰退的脚步略显滞后。
自带差异化特征的SOHO产品虽然成为潘石屹快速切入地产市场的利器,但甘蔗没有两头甜。
IPO后,走红的SOHO中国曾被许多二三四线城市刮目相待,地方政府伸出橄榄枝,邀请其前往投资,并许以最佳地段及项目,包括住宅及商业地产。
但最终,SOHO中国与中国巨大的二三线城市市场失之交臂。
可以说,自SOHO中国实施差异化战略伊始,即在某种程度上为之掉队同行埋下了伏笔。
在全球经济放缓,一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提升的当下,SOHO中国当下出售手中持续亏损的项目,这其实为下下策中的上上策。
但总归说来,包租公这门职业,根本就不好玩。
掌舵人的主动抉择
2019年,是5G元年。
5G让致富机会增加100倍,大家存款后面加两个零!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呀!——大佬如是说。
于是,在2019年1月,SOHO中国与中国电信签订协议,共同为SOHO中国在北京的6个楼宇提供5G网络覆盖和服务保障。
老潘几度动容:实现5G早日在全国铺设、联网根本就是房地产商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从宣布转型物业租赁,到重回地产销售,SOHO中国硬生生地错过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
对于SOHO中国而言,错过契机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对于5G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契机,SOHO中国非常看重。
当然,并不是说是头猪,就能找到风口,或者说,就能被彪悍的风给吹上天。
毕竟,相较于多年前,SOHO中国在行业竞争,更确切的说,在风口契机的掌控上,错失了诸多主动权。
首先在技术角度上,尽管拿到了5G商用化以来的第一张5G通讯卡,但这并不表示SOHO中国在5G技术运用上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说白了,SOHO中国压根就不是一家有技术基因的企业。同时又囿于现有实力条件,难以吸引有技术实力的5G科技公司开展合作。
其次, SOHO中国的角色更像是未来一个终端应用场景。而这也决定了SOHO中国在整个5G产业体系分布中处于下游角色,行业语权式微。
而最重要的一点,商业模式决定了5G技术运用后创造价值有多大。
但实际上,在SOHO中国基因组合序列里,摆脱不了的是——依然是一家以 “物业租赁”为主的企业,目前惟能提供的5G技术运用场景,更多的或许还为丁磊“搭白”的“仅解决了网络提速”问题,产业价值释放空间十分有限。
而相较于已经着手开始造车、养猪的房地产行业巨头,提供给SOHO中国 “折腾”的空间也实在微不足道。
尾 声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
多年前的房企洗牌,有的彻底掉到第二梯队,成为了中小开发商,有的房企如恒大、碧桂园等则在短短数年内扶摇直上,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上也一路向前。
每一轮周期都有人倒下,也有人借机变得更强大,正所谓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之于SOHO中国,下这么大决心要把握5G契机,或许应该首先明确一下企业自身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果能够摆脱只局限于终端应用场景这一角色,甚至可以参与到技术研发中去,契机也许就真的在自己手里了。
俗话说,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
毕竟,凛冬将至,大家都指望储存足够的粮食过冬。
稳面包,更在稳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