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科普领域里更要“打假”

“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媒体的矛头主要针对的是危害极大的实体物。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还有种危害也不容小视,那就是充斥在各种媒介之中的假新闻、伪科学。

”英国学者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早已家喻户晓。这种力量的基点,就是实事求是的创造,实事求是的表达,实事求是的宣传。我们的新闻报道和科普作品,应该是真善美的,应该是科学的,而不应该是假的、虚的,甚至是道听途说的。

但翻开近几年的科普文章,不符合历史或现实真实情况的假新闻、伪报道屡有所见。有时还出现某篇文章把真事弄假,别人写文章也跟着出错,以致发生混乱的情况。为了说明问题,不妨援引几例和医药新闻和科普知识相关的报道:

维生素B17

前几年,在医学科普中大紫大红的大概要算对维生素B17的宣传了。什么《无癌之国的秘密》、《批把叶与癌症》、《斐济长寿食品一一杏》等等,大报小报广为宣传。

据称太平洋有个叫斐济的岛国,那里的人们不但长寿而且不得癌,原来他们主要吃杏干,经考察杏干中的苦杏仁甙(即所谓的VB17)有抗癌作用。实际上这种种说法都来源于美国加加州克雷布斯父子等人推销“VB17”的广告说明书。

事实上1980年已有报告:斐济有癌症患者。而且从1975年开始,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国立癌症研究院等曾分别用苦杏仁甙作动物实验,一致的结论是对动物多种移植性肿瘤没有任何抗癌作用。

为了说明问题,不妨摘录一下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O)于1977年11月向美国所有的医生发出的通告:

苦杏仁甙或维生素B17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毫无价值。由于它含氰化物,口服有中毒的危险。至今已有17例死亡。此药从未向我局申请检验……不宜临床应用。

显然,国外早已宣判了“死刑”的VB17,完全是骗人的把戏而已。可是却又在我国一些科普作品中“复活”了。我1998年到美国时,美国有位医生风趣地对我说:“V B17在美国‘犯罪’,到中国‘避难’,井受到了高等待遇。真不可思议!”——此话虽近挖苦,但很发人深思。

山药和避讳

山药,亦称薯蓣,是一味很好的补养脾胃的“上品之药”。可是在很多医药科普文章中,都不加思索地转述了宋代寇宗的《本草衍义》中的一段文字:“山药,本名薯蓣。因避宋英宗之讳(曙)、唐代宗之讳(豫),而改称山药。”

为了搞清这条史料的真伪,我特地查了这两个皇帝的在位年代。唐代宗李豫在位时间7年(762~769年),宋英宗赵曙在位3年(1064~1067年)。如果确实是为了避讳,那么最起码在1064年赵曙登基之前,不该有“山药”—词出现。

可是在237年(即早于宋英宗继位827年前),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已有了草书“山药”的字帖;和唐代宗同时代的诗人韦应物(比宋英宗早295年)已有了“山药寒始华”的诗句;稍后的文学家韩愈也有“山药煮可掘”的词句。

再看这期间的本草书,在唐代宗和宋英宗之间的名著有《太平圣惠方》、《食医心鉴》等,这些医书仍称薯蓣;和寇宗同时代的《证类本草》则称署蓣。若真是避讳一说,这些作者岂能不知?难道他们竟敢犯杀头之罪吗?

结论:寇宗之说是不确实的。今天知识小品文中介绍的寇宗避讳之谈实在是违背历史,以假乱真。

牛顿的头发

不止一篇科普文章介绍头发中元素分析法时,都引用了对牛顿头发分析的结果一一牛顿的头发中含有较高的汞。并得出结论,说他是因过多地在实验室工作而致汞中毒引起死亡。

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疼痛、手指颤抖、口腔发炎、牙齿脱落。根据《科学的美国人》1981年15期报告:牛顿在他成年后至死的漫长岁月中,只脱落了一颗牙齿;而且他死前的各种书写稿、信中,均没有手指颤抖的迹象,即根本没有汞中毒的反应。

现在所分析的中顿头发样,实际上是4缕来自不同地区的头发。一是保存于图书馆的藏书中,二是牛顿自己的一本书中,另外的则是在一位伯爵的藏书室中发现的。这些头发都起码在铅印的书中放置了250多年,光谱分析的结果也并不单纯地是汞高,氮和溴也高,钠的浓度很低。这能说明什么呢?权威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在书中压置岁月太久而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

换言之,光谱分析只能说明:头发中有较高含量的汞、氯、溴,但并不能得出他就是汞中毒、氯中毒或溴中毒的结论。

真理再往前迈一步,便成了谬误。

苯环的发现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我找到了!》。说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凯库勒在马车上梦见一条蛇卷曲起来,而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事实真如此吗?让我们看一下1890年由凯库勒本人亲自写的一篇文章吧。文章说他长期为苯的结构不清所苦恼,一天他坐在桌前写化学教材,

但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象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电掣般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整夜……

这栩栩如生的回忆,回答了我们两个问题:1.他并不是坐在马车上,而是转椅搞上;2.他并没有喊“我找到了!”而是为这个假说工作了整整一夜,才最后确定了苯的环状结构。

“长寿区”的神话

在医药科普领域里更要“打假”_第1张图片

《赤道下的世界长寿区——贝尔卡邦巴》,这是一篇科普文章的标题。文中说:这里被称为老人国,大多数人都活到120、130岁,活到140岁的有40多人,他们当中大都参加劳动。贝尔卡邦巴位于南美洲的赤道之国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脉中,1979年统计全村人口为4,564人。从1825年就传说这里的人不得心脏病,而且超长寿。

这种传说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甚至某些考察团也证实了这里的人长寿,被列为世界三大长寿区之一(另两个是苏联的高加索和希腊的克里特岛)。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弗蒙和威斯康辛 州大学的麦茨斯作了详细的调查,并在1979年宣读了报告,原来所谓贝尔卡邦巴是长寿区,全是骗人的神话。这个调查报告指出:

该地区居民有两个风俗:一是年过60岁的,总是理所当然地把实际年龄抬高,如自称活了129岁的门迪达,在他61岁时(1944年)便虚称70岁,5年后又自称为80岁,到1974年自称为127岁。这样的例子在几乎所有的老年人身上都存在。

其二是出生后的儿童或青少年不幸死亡时,他们的名字要留给才出生的婴儿,比如一个长寿者托斯先生,实际上是顶替一个29岁名叫托斯的青年人的名字,这个29岁的托斯死了,正好他出生,便沿袭了托斯的名字,于是他一生下来便已29岁了。

这两个风俗使贝尔卡邦巴成为长寿区而名闻世界,可是这在1979年就全部被揭穿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科普作家还在宣传这个贝尔卡邦巴!

以上几例几乎都是近几年在我们报刊、杂志和书籍中反复出现的。通过溯本求源的探讨,不难看出这些耸人听闻的事例,几乎都是假的或不确实的。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说: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

所以我们整理创作中的真伪也是一件科学性的工作,希望全社会都能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把人们的思维引向错误,而应不断地去伪存真,不断地“打假”,讲真实的故事,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素质,也应该是今后“3.15”应该注意的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医药科普领域里更要“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