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病以及防治技术
1
出血病
病原及病症:
由气单胞菌引起的虾败血病,此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螯虾一旦染上出血病,不久就会死亡。
防治:
1.若发现病虾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池水消毒,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25公斤~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2.每667平方米取750克烟叶用温水浸泡5小时~8小时后全池泼洒,同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盐酸环丙沙星原料药1.25克~1.5克投喂,连喂5天。
2
水霉病
病原及病症:
由水霉菌引起症状水霉菌菌丝形态细长,一端似根状深扎于病虾的肌肉组织,另一端突出于体表外,灰白色,形似柔软的纤维,呈棉絮状。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集中,摄食量降低,严重者死亡。
预防:
1.对放养的虾池彻底消毒,水深1米的水体,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溶水后全池泼洒。
2.在捕捞、搬运中,要仔细小心,避免虾体损伤、黏附淤泥。 3.晴天拉网,切忌雨雪天进行,避免冻伤。
4.越冬或放养的水体必须经过清整消毒,杀死敌害、寄生虫和病原体,以减少水霉菌入侵的机会。
5.每立方米水体,用400克食盐和400 克小苏打合剂全池遍洒。
治疗:
1.硬水中采用0.5~0.7毫克/升浓度硫酸铜药浴10~12小时;在软水体中,硫酸铜的药浴浓度为0.3~0.5毫克/升。
2.水深1米的虾池,每亩用菖蒲叶2.5~5公斤和食盐0.5~1公斤,加入人尿2~5公斤,全池泼洒
3.用0.02毫克/升浓度的食盐水溶液与0.02毫克/升浓度的小苏打水溶液混合后,长时间浸洗病虾。
4.用克霉灵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0.2~0.4毫克/升。
3
烂鳃病
病原及病症:
病原为细菌,症状为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
1.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保持水体中溶氧在每升4毫克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
2.用每立方米水体2克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
黑穗病
病原及病症:
因水质污染严重,鳃丝受霉菌污染所引起。病虾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
1.保持养殖水体清洁,溶氧充足。
2.用3%~5%食盐水浸浴病虾2次~3次,每次浸浴3分钟~5分钟。
3.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10克兑水全池泼洒。
5
烂尾病
病原及病症:
因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而引起。初期病虾的尾部有水泡,导致尾部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尾部的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被吞噬。
防治:
1.苗种运输和投放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2.投饲要充足、均匀,防止虾因饵料不 足而相互残杀。
3.每立方米水体用15克~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泼洒。
6
聚缩虫病
病原及病症:
由聚缩虫寄生于虾甲壳上而引起。病虾体表污物较多,摄食和活动能力逐渐减弱,严重者在黎明前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防治:
1.彻底消毒,杀灭病原。
2.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聚缩虫数量,减轻其对螯虾的危害。
3.用浓度为0.5毫克~1毫克/升新洁尔灭和5毫克~10毫克/升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浴病虾。
7
纤毛虫病
病原及病症:
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累枝虫和针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幼体在患病期间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发育变态。
防治:
1.保持合理密度,注意虾池环境卫生,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2.用每立方米水体含25克~30克福尔马林溶液浸浴病虾4小时~6小时,连续2次~3次,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