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客户来选酒,特意带了两个合作伙伴一道。
根据他们的产品开发意图,我推荐四款酒,供他们选择。
把酒倒入品酒杯,趁醒酒的时间,安利一下酱酒的品鉴方法和要点,也顺便了解客户的品饮习惯和偏好。
10分钟左右,醒得差不多了,开品。
一看就都是老司机:
举杯齐眉观其色
轻摇缓转慢荡漾
凝神静气深呼吸
低头倾杯闻其香
小口呡咂尝其味
微眯双眼入梦乡
观色闻香品味全
辨清风格评酒样
两位合作伙伴有一个相同的意见:
四款酒,都酱味儿不明显,或缺乏酱味儿。
有这样的观点或看法的客户,不少。自2018年以来,我已经收集不下20个此类典型案例,并且认真细致地和客户探讨过,他们口中所言的“酱味儿”究竟是什么意思,并且,提供了他们确认的“酱味儿”明显的酒样。
每每遇到这样评价我的酒“酱味儿”不明显的客户,我就拿出另一款酒,让他们品鉴。
一闻,两位都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酱味儿很足。”
“但是,我必须跟你们说实话。你们认为’酱味儿‘很足的酒,我们称之为‘盐菜味儿’,其实是不合格的,是酒体设计师尽力要避免的,它是酒体本身的质量缺陷导致的。”
那么,这样的酒,为什么会被许多酒友认可甚至喜欢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茅台镇酱香酒开始进入全国市场,那时候,许多酒厂就面临酒体带有盐菜味的问题,但他们解释为,这就是酱味儿。河南和山东是最早被当作重点市场进行开发的省份,那里的人对酱类食品的重口味偏好,使他们顺理成章接受了带盐菜味儿的酱酒,并一直当作判断酱酒是否正宗的依据。
有一家公司的董事长,特别喜欢这种“酱味儿”十足的酒。他来茅台的时候,我负责接待,只能用他喜欢的酒。他端着酒杯闻香,大叹“好香啊,好香。”
我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怎么这样的酒都会有人喜欢?这董事长的口味重得如此厉害。没办法,以客为尊,只好硬着头皮一杯一杯地和他干,不过,那真是恨病吃药的感觉啊。
经过几十年发展,行业人才流动步入正轨,技术交流已很普遍,酱香酒开始走向成熟,日趋完善,在酒体设计上犹如八仙过海,在总体风格上趋向于向茅台老大哥学习,大都朝着“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方向努力,注重酒体给人的愉悦感和舒适度的美好体验。因此,对“酱香突出”的理解和呈现,已经步入新的认识维度和操作层面。
酱香酒的酱香,讲究酸甜苦咸鲜,诸位协调,什么味都有,但哪一味都不露头,平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无比而又令人舒服愉悦的香气和味道,产生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神奇魅力,一旦爱上,就永坠酱河,不能自拔。
真要非说“酱味儿”不可,老江的理解就是:
麦香+甜香+咸鲜=一酱难求
听老江说酒话
请系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