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

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_第1张图片


匠心之作、纪录片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虽然也未能逃出纪录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但仍被许多观众视其为近些年国产纪录片的无冕之王。



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_第2张图片


一部有气味的电影


重庆市酉阳偏远山区的一对老夫妇在田间追逐着一只“在逃”的过年猪,老妇时不时用重庆话嘲笑丈夫连一只猪也追不上,青山绿水间,两人最终杀猪、做腌制腊肉,带着柏树清香的腊肉从荧幕飘过来,年味儿与地方风土也尽览无余……如果身在异乡、又刚好空着肚子看纪录片电影《舌尖上的新年》,那简直是一种“折磨”,将你内里的乡愁和着饥饿感通通无限放大。


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_第3张图片


几十种风俗不同的年


众所周知拍一部纪录片了是十分不易的,而要拍一部囊括中国十方美食的纪录片更是难上加难。


从前期调研到最终剪辑完成,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片中呈现的30多种美食也都是摄制组一一实地勘察从60几种美食中选择出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食物特色,60几种美食便代表着摄制组跑了60多个地方。导演陈磊透露,“因为拍摄是在2015年春节期间拍摄完成的,摄制组在这段时间里在不同的地区过了几十种不同风俗的新年。”


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_第4张图片


优质IP保卫战


早在“舌尖一“大获成功的时候,作为电视纪录片总导演的陈晓卿就已经有了想拍电影纪录片的想法,更有许多投资人找上门来,然而为了保证”舌尖“这个优质IP的口碑和品质陈晓卿并未有所行动。直到2014年,陈晓卿前往美国丹佛大学商学院进修,一个半月的媒体管理课程中他深受影响。“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国外的这种强有力的节目,它要带动周边产品的发展。其实在那时候,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在想要做一个关于舌尖的电影。我希望它是一个很有情怀的电影。这个电影它不应该是一个在大IP之下的电影,不同于电视版,要有自己的节奏和质感。”陈晓卿说道。

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_第5张图片


国产纪录片的无冕之王


但《舌尖上的新年》尽管是“舌尖”强大IP下的产物,并有陈晓卿和李立宏等原班人马办坐镇,但也并没有逃脱掉纪录片电影“叫好不卖座“的尴尬局面。豆瓣评分高达8.5分,创下了国产纪录片电影的新高。但1月7日电影上映排片量仅为2.66%,次日更下滑到2.12%,四天票房仅159万元。面对这样的局面陈晓卿则表现得十分淡定,“我一早就跟投资方打过招呼,这部电影不会赚大钱,但我也能保证一定不会赔的很惨。”如陈晓卿所说,电影在放上映前便将独家网络视频播放权卖给了爱奇艺,更有淘宝等赞助商、同名书等收入足以令电影收回成本。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观众黯然伤感,如此一部匠心制作在众多有强大粉丝群体的综艺IP改编的纪录片大电影的竞赛当中输似乎毫无悬念,但仍被许多观众骄傲的称之为近些年国产纪录片的无冕之王。


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着《舌尖上的新年》过几十种不同风俗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