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读书笔记 @佛系女人--Tina 第十章 偏执型人格

偏执者的本质正是误将内部感受体验为外部刺激。“病态”偏执者比“健康”偏执者更为多见,许多具有偏执人格的人可以在自我强度、认同整合、现实检验和客体关系的任意水平都表现正常。

偏执诊断应考虑如下可能性:是否有合理的刺激因素,是否受到别有用心者的迫害,致使来访者前来就诊。

偏执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重度偏执的个体由于认为痛苦源自外部环境,因此常常不会攻击自己,而把攻击指向他人。

偏执者不仅要与愤怒、怨恨、恶意及其他显而易见的敌意作斗争,还要承受难以抵挡的恐惧。

不同的偏执者会用投射来处理嫉妒,偏执者需要应付高度的愤怒和紧张。

偏执者的防御和适应机制

投射及对投射的否认占据着偏执者的大部分内心世界,基于其自我强度,可将偏执者定为精神病性、边缘型或神经症型

弗洛伊德还认为偏执中也包含着强烈的同性渴望。

南希认为任何形式的渴望对于偏执者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危险因素。

偏执者的关系模式

在偏执者的成长背景中,极端严厉的批评、反复无常的惩罚、毫不留情的痛斥以及难以取悦的家长都十分常见。

偏执型儿童的养育者也时常给儿童树立榜样,儿童可以观察到父母身上多疑、责难的态度。

形成偏执的几个核心要素:

①在偏执者的家庭中,客观现实经常受到扭曲,情感回应常常阴差阳错,成员相互间体会到更多的是恐惧和羞耻。

②养育者的否认和投射会被子女效仿。

③原始性全能幻想在家庭互动中得到了强化,这种原始全能感造就了强烈的内疚和混乱情感的基础。

④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丝毫无益于解决问题,而只会凭添愤怒,还会增加儿童在基本感受和认知方面的困惑。

如果儿童拥有令人畏惧的父母,且无从知晓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感受,便很容易滋生偏激、攻击的性格。

偏执型自体

偏执者的两个极端具体表征分别是:无能、羞辱、卑微 或者全能、执拗、自得。

处于无能端的自体表征是偏执者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

无论偏执者的狂妄自大是否有意为之,都将导致难以忍受的内疚,因为如果具有全能也就意味着承担所有责任。

偏执着自我体验的核心是深深的孤独,他们需要与内心密友之间彼此印证,后来称之为确认 。

偏执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多数偏执者的移情反应转换迅速、且张力十足,且负性情绪居多。他们时常表现出冷漠、泰然、无动于衷的态度来刺激治疗师。

治疗师的无力感和戒备心自然成了意料之中,他们的反移情通常是焦虑或敌对,偶尔被当成救世主反移情又改作慷慨的大度。

治疗师面对偏执者会有尽快让来访者脱离苦海,无论来访者想法多么脱离实际的想法。

诊断治疗的意义

治疗师不仅要有极大的宽容心,还需要对来访者的负性移情进行友善的探讨,对敌意的接纳和从容不迫的态度有助于培养来访者的安全感。

①治疗师可以适当的表现幽默感,通过自嘲真实的反应感受。

②治疗师可以运用“暗度陈仓”“迂回包抄”方法化解复杂的偏执性防御,掀开其隐藏于后的情感的面纱。

③治疗师能够通过识别近期刺激性事件,识别来访者偏执状态加重的原因。

④治疗师如果能从敌意、贪婪和缺乏人性等倾向中读出积极的感受,而非将这些观点引起厌恶感、付诸行动会有助于偏执者降低对失控感和罪恶感的恐惧。

⑤治疗师必须高度注意界限问题。

⑥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师应明确无误的、坦率的表达个人态度。

鉴别诊断

①偏执性人格,vs精神变态人格

偏执者认为你和他价值观相同,且能够在困难时对你有所依靠,那么便会对你表现出无比的忠诚和慷慨。

偏执者具有良好的客体依恋。对于偏执者而言,威胁长期依恋关系并非缺乏感觉,而是遭到背叛。他们与人建立关系是基于相似的道德敏感性,当他们觉察出他人的道德缺陷时,通过驱逐他人来达到肃清自身的目的。

②偏执性人格vs强迫性人格

强迫者与偏执者都对公平和规则十分敏感,对细腻的情感也都持刻板和排斥的态度。他们都专注于控制,难以忍受羞耻,对缺乏正义会义愤填膺。

③偏执型心理vs解离心理

许多解离认同型障碍的个体会同时具备偏执人格,偏执和解离人格的起源都包含有对情感的错误理解。

进一步阅读建议

《偏执状态》Meissner

你可能感兴趣的:(10《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读书笔记 @佛系女人--Tina 第十章 偏执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