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科幻世界来到本届武汉刊博会
除了参展,我们还为大家带来了
“一本杂志 一种文化
——中外作家畅谈科幻期刊对科幻文化的推动力”
对谈活动
还未进入场馆,我们已经隐约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和本次刊博会的盛大。
据悉,本届刊博会有52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展,参展代表团规模更是多达60多个,旨在全方位展示新闻出版及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期刊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新方位、新坐标、新起点特征,提升发展动力、共享发展成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而在众多的参展单位中,我们位于四川展区可爱的熊猫场馆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科幻世界”展区就已经吸引了两三百人驻足观看。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领导在熊猫场馆前合影
随后的对谈活动,更是将现场人气推到了顶峰。伴随着三位中外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德里克·昆什肯、江波的相继登场,现场的气氛也达到了最高点。
在简短的开场仪式后,一场中外科幻大咖之间的深度对谈正式开始。下面小编就带你回顾本次活动上的精彩对谈吧:
Q
《科幻世界》杂志对中国科幻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罗伯特·索耶:某一种文化总会以一个出版机构为核心发展起来,而《科幻世界》就是中国科幻文化的这个核心。除此之外,它还培养了大量的科幻创作者。
德里克·昆什肯:《科幻世界》与国际的交流、对接,让中国读者认识了世界其它地方的科幻。
江波:《科幻世界》保留了中国科幻的火种,艰难度过了历史的某个特殊阶段,《科幻世界》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的全部,对中国科幻的存续十分重要。刘慈欣、王晋康那一辈基本上都是从《科幻世界》走出来的。
Q
面对当下“网络化”的趋势,传统期刊应该如何应对?
就“网络化”一题而言,江波与德里克·昆什肯的观点较为接近。
江波:如果不能改变就去适应,实体杂志与“网络化”并不一定非要分个高低。
德里克·昆什肯:“网络化”也并不是坏事,二者是完全可以结合的。我们可以通过在网上发布文章吸引读者看杂志,也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与读者产生更多的互动,从而提升杂志的知名度。
罗伯特·索耶:在我们那边,杂志的成本是很便宜的,并且购买非常方便。由此,这些常常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杂志的知名度也相对较高。在当下这种趋势下,我们那边的杂志采取的是一个高出刊频率的应对方式,由此来跟上现在网络化的更新速度,新观点和新内容。
Q
未来的软硬科幻将会如何发展呢?
关于这个问题,罗伯特·索耶与江波的观点较为接近。他们都认为未来硬科幻的主流应该是类似神经科学、机械化之类的话题,而软科幻则会更偏向于太空宇宙,场面更加宏达,可以发挥极大的想象空间。
江波:当然,除了软硬科幻的两种主流趋势,软硬科幻未来也是有极大可能结合的。
德里克·昆什肯:软硬科幻只是科幻的一个基础,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要围绕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现状等来写作,科幻也是一种文学,应该能够让人产生反思。
罗伯特·索耶: 软科幻和硬科幻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机械化 、神经化。而硬科幻更多可能会“以人为本”,在人的基础上变化,比如:机械身体、机械意识、神经之类的;而软科幻更多就以大宇宙为背景,通过宏达的场面来发挥更多想象的空间
对谈结束后,除了现场提问互动,还有不少幻迷在活动结束后上台与三位科幻作家互动。近距离会面、签名、合影……相信这将会是现场许多幻迷的一次美好回忆。
万万没想到的是,上午才被几位嘉宾赞誉的《科幻世界》杂志,在下午的一场发布会上竟然又收获了一则“意外喜讯”:
那就是,《科幻世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九届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伴随“科学春天”的到来和我国科幻第二次创作高潮而生,40年来,《科幻世界》扎根于科幻的土地上,靠着幻迷们的喜爱与国家社会的支持茁壮成长。如今,科幻世界已发展成为《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译文版》《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和《科幻世界·少年版》“四刊并行”的杂志矩阵,从国内原创作家培养到引进世界级名作,再到少儿科普科幻的精品内容,服务于全年龄的所有幻迷。
未来,科幻世界还将继续努力前行下去,为各位大小幻迷带来更多更好的科幻作品。
最后,特别感谢在上期“武汉活动”推文中给我们留言分享与SFW相伴故事的每一位小天使,同时也要感谢这四十年来各位幻迷的一路陪伴!
在此,我们将特别摘录一些幻迷讲述的与杂志相关的有趣经历分享给大家(错过上期留言的幻迷也可以在本篇文章最下方处进行留言,分享你与《科幻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