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的高中生活(老师篇)

初中到高中,镇上到县里,住校到住校,同学大部分来自同一个县上,来自同一镇上的同学比较少了。那个时候感觉到我们这破县城真大啊,好多同学来自的乡镇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当然也有县城所在地的小镇城市户口,我自然是农村户口,下里巴人进城了。

我们的高中,坐落金城镇,在文化路尽头,旁边有坐山,名曰金城山,此乃镇名来历,也是县城首府,后面在我毕业时搬迁到了新政镇。我们县是有名的贫困县,不缺人,有山有水有河流,但缺钱,所以这也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迄今为止没有铁路。我们班很多人都来自农村,都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生活,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

此时的我,以中考成绩600多点分(总分730)的成绩进入了我们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带着高中录取通知书,我来到了这所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仪陇中学报到处。我被分配到四班(从此四班陪伴了高中和大学),四班的班主任是张老师,快接近退休的年龄了,但精神抖擞,说话铿锵有力,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老师,个人经历自不必说,但在学校也算老资格了。

作为班主任,加上教语文,张老师说得比较多,自然也是有感情的,现在听说他已到成都,跟子女一起安度晚年,身体也棒棒哒,也很是高兴,但终究大学毕业后就没有再见面了,希望可以见到值得尊敬的老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张老师对国家的感情,很多爱国主义歌曲都是在那个时候学会的,比如《我们在太行山上》,《八角楼的灯光》,《毕业歌》等,也算是对得起国家了。张老师说得最多的是:我不仅要教你们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你们做人。班主任自然是整天忙着处理各种事情的,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时候你会觉得他守旧,语文教学也没有心意,语文课听起来也没啥意思,但他对课程倾注的感情,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我一直语文作文不太好,到高考时也发挥一般,就刚及格多点。当然,这怪我自己阅读数目太少,写出来的东西不够艺术,只期望下一代能够好些了。我唯一一次语文作文受到表扬记得是一篇神话故事,但这不是我的常态。感觉八股文更多点了,议论文几板斧,总分总,论据怎样证明论点:引名人名言明故事,个人亲身经历等。

数学老师换了三个,我一开始都不知道高中数学咋整,但还是有些天赋的,几何比较差,空间想象力欠缺点。记忆中的三位老师各有特色,第一位唐老师,三班班主任,温文尔雅,照本宣科,其实没有看到特别的东西,所以记忆力稍显淡薄,索引少写点;第二位是周老师,真实有技巧,直说我们班某位数学天才已经不是他能够驾驭的了。但他确实有一套,喜欢由表及里,不在多而在精的教学方式让很多人神往,像这样优秀的老师自然是学校留不住太久了;第三位陈老师,来自马鞍中学,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实力是杠杠的,喜欢搞难题突破,一题多解,自然也是很牛的。不同风格的老师,学到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只可惜我的数学成绩还停留在那里,经久不息。

英语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哑巴英语的我,加入了新的战斗,依然记得第一位英语老师是个女的,姓名都忘记了,记得有绯闻,虽然她本身也算低调。后面的英语老师是个老年帅哥,据说他的妻子当初是他学生,所以想当初定是个风流倜党的人。高中的英语自然是听说读写都有要求,但总的来说还是哑巴英语居多,那个时候很多城里的孩子都沉浸在李阳的《疯狂英语》里面,而我依然是动手不动口,写得多,说得少,关键发音还不标准。所以,高中英语有点浑浑噩噩,但毕竟老底子在,考试及格还是不成问题的。

物理老师姓何,帅帅的,当时我是科代表,所以跟他接触较多。他也是比较低调的,同时兼任五班的班主任,就在隔壁。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的粉笔字到整整一屏,工工整整,自然也是下过苦功夫的。何老师,我是挺感激的,他让我加强了物理学习,让我在物理成绩不好时提醒自己继续进步。记得有一次,因为物理考试成绩太差,所以找班主任想放弃该职位,被拒绝,但终究自己还是挺过来了……

化学老师唐老师,也是水平比较高的,人也很贺词,另一个帅哥,六班班主任,他的板书也很好,教学功底也很深厚。有无对化学还是挺敏感的,自初中开始我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所以高中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但我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差,属于理论派多一点,小心谨慎惯了,所以做啥事都担心自己会错,一紧张就错得更厉害了。但唐老师的化学课我是投入的,很多场景都亲自参与了,自然感觉还是不错的。

生物老师是班主任张老师的儿子,之前在镇上初中的时候也是他教的我,算是有缘县城来相会吧。生物一开始是鸡肋课,比较边缘,直到后来传说高考加入才火热起来。后期老张老师不做班主任,小张老师接班,班主任+生物老师,也算是微风八年了。小张老师也是严肃型,教书风格也偏照本宣科,但他那时很年轻,不晓得后面成长得如何,不过现在已经到成都任教,想来也是提高了不少。加油,小张老师!

政治和历史课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投入的时间就比较少了,但其实记忆力比较好的我,在这两门课上做得比很多人好,会考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政治老师是学校副校长,资深老教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当时也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潮,我们在她上课的时候偷偷地忙别的,书堆得高高的,她都看不到我们的脸了;历史老师是温文尔雅,哪怕满脸胡子,也是不改一脸的书生气,而且他是唯一用普通话教学的老师,我们当初还觉得他是个异类,毕竟在我大四川不讲四川话上课,有点说不过去啊。

最后是体育老师,专门提他,是因为瘦瘦的敬老师带了我三年,初中的时候会考也是他,他比较和蔼,但我确实体育成绩比较查点,高中挑选继续补考,引体向上也只能做4-5个,铅球也不远,几乎门门补考,但索引都是班上其它高手替补考,所以这才算幸运。

这就是我的高中老师们,可能我列得不全,但相信大部分人已经在这里了。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怎可能忘记师恩,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谢谢老师们,不管咱们的交集多还是少,我依然不会忘记您们,您们辛苦了!一样二十年后的今天,你们依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万事如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县城里的高中生活(老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