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转型: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转型策略
4
唐冰尧每月一次的自我成长训练营,已经举办到第六期,学员课后反馈满意度高,顺带很多学员转介绍,但就像一个人的颜值再高,看久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一样,课讲得再好,如果一成不变,也会索然无味。
为了追求训练营课堂不断求变升级,唐冰尧邀请吴再义参加第七期自我成长训练营,目的是给训练营站台。作家或画家都需要经典作品给自己代言,唐冰尧也不例外,对唐冰尧来说,吴再义就是他的经典作品。
训练营正式开始之前,吴再义以往期成功学员的身份,上台分享她在唐冰尧的指导下,自我成长一路走来的心里路程,样貌长得楚楚动人,故事讲得楚楚动听,调动起台下所有学员的高涨情绪,把现场积极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接着吴再义下台之后走上台的唐冰尧,身上有着“吴再义成功背后的导师”光环,新学员对他肃然起敬,对持续两天一夜的课程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每上90分钟,休息15分钟。休息期间,吴再义先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回来到茶水区喝饮料吃点心补充能量,她正拿着玻璃大水壶倒红茶,感觉背后有人拍她的肩膀,她以为是某个学员找她搭讪,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人竟然是赵子敬!
赵子敬笑盈盈地说:“没想到吧!”
确实超乎吴再义意料之外,问:“你从广州过来深圳,就只为了参加唐冰尧的训练营?”
赵子敬说:“学习成长无国界,更何况只是跨市而已。”
吴再义笑着说:“这倒是真理,我敬佩你这种跨城市追求自我成长的勇气。”
赵子敬说:“我这点勇气是从你身上学来的。”
原来,上次吴再义和肖亚文开车到广州找赵子敬帮忙解决“网红应急事件”的那天晚上,两人在酒吧聊天,彼此说起最近的发展状况,吴再义说到自己过去一年时间里工资和职位连跳三级的辉煌经历,这是事实,没有夸张,不过说话的神情很是得意,有点在老同学面前炫耀的意思,老同学见面相互暗中较劲攀比人之常情,双方比较下来,有人光芒万丈,有人黯淡无光,当时让赵子敬大受刺激:她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靠才华。
作为男人,不跟美女拼颜值,这个赵子敬可以接受,可职业发展也像颜值一样远远落后于眼前这个美女,就让赵子敬心理失衡,她越优秀就显得自己越狼狈,那天晚上随着交流深入,赵子敬才了解到,她有今天这个高度,是因为背后有个“职业军事”在出谋策划。
赵子敬比吴再义还先知道大学同班同学唐冰尧在做职场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咨询,但他对职业规划一直持质疑的态度,以为那些人就是合法骗子,拿你的钱给你讲一大堆正确的废话,职业发展最重要是要靠自己不断摸索,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直到听完吴再义的职场经验,它才如梦初醒,职业发展靠自己摸索,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个底层逻辑没有错,但怎么摸索、如何往前走都是有战略有战术,且可以提前规划、谋划、策划和计划的。
吴再义回来深圳以后,赵子敬用微信重新联系上唐冰尧,他跟唐冰尧请教很多有关职业规划方面的理论,唐冰尧也鼓励他敢于自我革命。在想到和做到之间,赵子敬内心两个声音一直在抗争,像两国交战,其中一国家叫安于现状,另外一个国家叫打破现状,大部分时候,前者毫不费力就赢了后者,“战火”延续三个多月,打得他身心疲惫,后者才以微弱优势战胜前者,挣脱思维定势中画地为牢的自我设限之后,赵子敬艰难走出舒适区,过来深圳走进唐冰尧的课堂,挑战和突破自己。
周末两天一夜的课程结束之后,赵子敬打电话给公司请一天的假,星期一那天继续留在深圳元来生涯工作室做个案咨询。
理论上,朋友之间不能成为咨访关系,为避免咨访关系之外受其它关系的困扰,唐冰尧选择在咨询室而不是自己的办公室给赵子敬做个案。
赵子敬直奔职业发展困惑主题:“我想辞职,想跳槽,想转行,我已经受够了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感觉就像一潭死水,永远激不起一点涟漪,你能理解每天毫无乐趣浑浑噩噩混过日子的感受吗?”
唐冰尧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职业困惑的?”
赵子敬说:“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大概有三四年了吧。”
唐冰尧说:“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至少三年前就开始筹划辞职、跳槽和转行,但我很想知道,你现在的公司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你三年来都没有定决心真正展开实际行动?”
赵子敬说:“呃···这个···呃···公司名气还行,说出去不丢人,福利待遇也不错,习惯现在岗位的工作,熟悉现在行业的所有规则,我怕去别的地方,遇到新的问题应付不过来,没安全感,而且我的人脉和资源,都在这个公司这个行业才能起作用,假如我辞职跳槽到去别的公司越跳越差怎么办?转型到别的行业,对新行业的了解就像一张白纸,不得不对一切从零开始,那我以前积累的所有工作经验岂不是浪费了?再说,我好歹也是个经理,现在的心态已经回不到刚入职场的那个小白阶段,拉不下脸来去新行业做最基层的工作了。”
唐冰尧说:“你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骨仔心态,一边享受着现实给你带来的种种好处,一边又抱怨现实束缚了你的手脚,一方面害怕失去现在拥有的东西,一方面又恐惧现在拥有的东西自己阻碍你追求未来。现在谈辞职、跳槽和转行为时尚早,那是职业发展战术层面的东西,只有从源头上梳理职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待战略方向确定下来,战术执行自会浮出水面,现在还是先从你的职业经历开始说起吧。”
唐冰尧知道赵子敬过去的一些职业经历,但知道得不全面,像断片的电影,连接不起来。为了让唐冰尧能抓取重点信息,赵子敬从踏入职场第一天开始说起,大学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刚好毕业那年,又赶上团购行业开始崛起,于是去应聘当时最大的团购网站拉手网的线下业务员,新企业新行业新的商业模式,虽然开拓新商家难,但竞争少,提成高,收入不错,后来发生号称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疯狂最激烈的“千团大战”,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无数竞争手对拉手网群起围攻,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赵子敬的销售业绩受此影响出现断崖式下滑,接着不到半年时间,整个行业面临升级洗牌,拉手网作为团购行业的革命先驱,元气殆尽,和许多团购网站一起退出市场,企业倒闭,赵子敬被迫失业,期间有大概半年时间,不得不面临无班可上的尴尬境地。
赵子敬待业在家那段时间,网红经济突然席卷全国,各类草根网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他们急需变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又苦于变现手段不多,于是开始出现帮助网红变现商业价值的服务型公司,赵子敬之前在拉手网的领导,创办一间网红广告代理机构,请赵子敬去做业务销售,从最基层的销售员开始做起,因为有大半年没有开工,赵子敬很珍惜这次就业机会,每天拼命工作,用两年多时间,做到销售经理。
可做到销售经理之后,感觉职业发展撞到天花板,长时间停滞不前,三年前已经是销售经理,到今天还是销售经理,职位升不上去,又不敢离开公司,每天上班就像一个不断被抽打的陀螺,不停转动,日复一日,变得忙、盲、茫,最终,完全失去继续努力的方向。
赵子敬说:“我对现在的工作已经没有任何激情,感到枯燥、乏味,总有一走了之的冲动,但又不知该往哪儿走,我承认,对曾经失业在家半年没有工作那段经历心有余悸,导致我现在都不敢迈出去一步,呆在原地打转,每天睡不好、吃不好,感觉特疲惫,我内心其实不想应付工作,但事实上,我一直在应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很纠结。”
唐冰尧问:“三年时间停滞不前,还不敢迈出去一步,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赵子敬说:“嗯···最担心的应该是,过去差不多8年的工作经验,在其他公司用不上,又得学习新的东西,从零开始。”
唐冰尧说:“那你这担心就担心得没一点价值,你确实工作了8年,但实际上你只有2年的工作经验,你只是将这2年的经验用了8年而已。”
赵子敬突然觉得毛骨悚然,像个充气的胖子,被唐冰尧戳破,导致内心营养不良的瘦子原形毕露,在销售经理岗位上累积了3年的焦虑如开闸洪水瞬间爆发,顿时吓得六神无主,他说:“不行,这太可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辞职,要跳槽,要转行,我要改变,要离开这家公司。”
唐冰尧走出咨询室,倒了一杯茶再走进来,端给赵子敬,让他喝几口,缓和一下焦虑情绪。待他逐渐冷静下来,唐冰尧说:“你要改变,跟你离不离开公司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你的内在思维没有改变,没有主动学习和自我成长,真的辞了职,跳了槽,转了行,也只不过是在别的公司上演你今天的焦虑,或循环你过去枯燥乏味的工作模式,因为旧的思维信念,只能换来旧的结果,正如你在广州不会游泳,到了深圳也不会游泳,这不是换游泳池的问题,而是需要学习如何游泳,然而现实是,很多人都怀着在广州不行,在深圳也许能行的侥幸心态。”
赵子敬说:“你那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唐冰尧说:“改变旧有的思维信念,主动学习,自我成长。你现在正处于职业转型的焦虑期,你是一切焦虑的根源,外界环境只起到加重焦虑的催化剂作用,只要能解决自身的焦虑问题,至于你在哪座城市、哪个行业、那个公司等外界环境都奈何不了你。我在不同场合,跟无数人强调过同一个观点:自我学习成长不是疗愈焦虑的最好方法,是唯一的方法。”
赵子敬疑惑:“自我学习成长?”
唐冰尧说:“是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成长,这里分上班时间的自我学习成长,和下班时间的自我学习成长。你为什么上班没有激情?那是因为你觉得是在为老板工作,而不是为自己工作,主动性自然而然大打折扣,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拿老板的工资,等于上班8小时卖给了公司,8小时内所创造的价值归老板所用,这无可厚非,是基本职业道德的要求,但归老板所用的同时,也是为了给周边的所有人看到你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说,你现在做任何工作,既是为现在的公司单位做贡献,也是在打造你的个人品牌,这样也许是下一个老板,也许是风险投资人,他们会找上门来,利用你创造价值的本事。因此,积极的工作正念是:利用老板搭建的平台,来锻炼自己的本事,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升值,还能额外获得工资作为奖励,这时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主动积极工作,你还哪来的倦怠?你只有感恩。”
“刚才说的是上班时间的自我成长,而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是下班时间的自我成长。吴再义跟我们一样每天需要上班,可相比于我们男人,她下班回来还要独自照顾4岁的女儿,可是她依然能够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保证一小时学习,半小时运动,晚上睡前一个半小时学习,坐地铁上下班来回一小时阅读。也就是说,她每天有3.5小时用来自我成长,有0.5小时用来有氧运动,现在她坚持了差不多两年,你还觉得她能有今天靠的是颜值吗?她经常说,她能有今天要感谢我,其实她真正要感谢的是她自己,我只是给她提供了一些方法,而她每天用4小时,把这些方法,实践成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你说说看,你现在下班后的时间,都在干什么?”
赵子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干的最多的是玩手机,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每次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像着了魔一样,我想我应该是手机重度成瘾患者吧,只要我一有空,哪怕是3秒钟,也要惦记着手机,一刻都不能闲,只要一闲下来,内心似乎会出现巨大的空洞,必须马上用微信、抖音、优酷、今日头条、手机游戏等把它填满,如果不及时填满,就会有焦虑、恐惧、无助、空虚等负面情绪将我掩埋,那感受很可怕。准确来说,我不仅下班的时候玩,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玩,地铁上要拿着手机,公交上要捧着手机,走路时要翻着手机,开会时要晃着手机,吃饭时要看着手机,睡觉时也放不下手机。前段时间,我在网上了解到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摸机率!就是说,你一小时之内,摸多少次手机的概率!我亲测过,我的真实摸机率高得吓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一分钟手机不响一下,心痒,三分钟,手机不摸一下,手痒的地步。”
唐冰尧说:“经不住手机的诱惑,并不用觉得耻辱,那不全是你的错,智能手机背后有强大的组织,那组织是什么呀?是大数据,大数据是怎么来的呢,是几十万绝顶聪明的程序员算出来的,他们根据你在手机上的行为轨迹,计算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不断给你推送你喜欢的、你向往的、你期待的、你梦想的内容和信息,这就像几十万个程序员时时刻刻在给你挖坑设套,而且都是难以拒绝的陷阱和套路,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抗拒得了他们对你的集体沦陷!”
“我们心理学有句话叫:凡事你所抗拒的,都将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的时候,你会把所有精力聚焦在那件事上,这样就赋予了那件事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既然抗拒不了,那就放弃抗拒,选择去接纳沉迷手机这个事实,接纳沉迷手机这个事实之后,你可以驯服手机,怎么去驯服手机呢?我有一个驯服策略是:以暴制暴!无论是优酷、抖音、今日头条还是其他手机APP,它们能够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是因为APP软件背后的大数据机制,不断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你的兴趣就是被大数据抓住的“把柄”,强制被大数据牵着鼻子走,但大数据的运行机制不变,你的爱好却可以改变,主动修改你的兴趣爱好,做大数据运行机制的主人,比如,你接下来的生活主题是自我成长,那你的兴趣爱好就框定在自我成长的范围内,你打开手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APP,只搜索、只点击、只浏览与自我成长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与自我成长内容无关的智能推送,忍住别看,不闻不问,久而久之,那些APP就会只推送与自我成长相关的内容和信息给你,并不但提醒和强化你的自我成长,当让你沉迷不已的手机能够为你的自我成长所用时,说明你成功驯服了你的手机,凡事都有两面,手机可以是你以前颓废堕落的工具,也可以是你以后学习成长的阶梯。”
赵子敬问:“学习成长跟职业规划有什么必然联系?”
唐冰尧打开手机,点开微信,给赵子敬发送一张图,并提醒赵子敬点击查看原图,赵子敬看完这张图,不知其意,唐冰尧解释说:“我刚才发给你的这张图,是美国领导力之父诺埃尔·蒂奇发明的舒适区三圈理论,不同的人对舒适区三圈理论的解读不一样,大部分人的解读是,鼓励他人勇敢走出舒适区,通过不断学习,直面恐慌区。我的观点则不一样,这个世界太大了,包罗万象,无奇不有,每个人终其一生学不完、看不完、了解不完,也就是说,这个恐慌区是无穷无尽连绵不绝的,你直面得过来吗?再说,走出舒适区,需要去挑战自我的意志力,很多时候挑战失败,只能退回舒适区,因受不住打击而丧失重新走出舒适区的勇气。”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追求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是所有人天生的本能,既然能在舒适区呆着,谁愿意走出去受罪。我刚才说过,凡事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那我们不去挑战人类天生的本能,而是顺势而为,继续呆在舒适区,通过不断学习扩宽舒适区,同时无视恐慌区,舒适区扩宽,恐慌区自会往外延伸,无视它可以避免你无中生有的焦虑,而舒适区扩宽了,说明你能掌控的能力区域正在变宽,你的职业发展有更多可能,你的职业规划有更多选择,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好事。”
学习三圈理论
唐冰尧给赵子敬分享一个职业转型的策略模型。这里的职业转型是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统称,可以是升职、可以是跳槽、可以是转行、可以是创业,如果转型转得好,那将会迎来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职业转型的策略模型: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指刚才说的自我成长!它是职业转型的源泉,没有它,所有职业转型都沦为泛泛空谈,如一棵矗立的朽木,没有生命力,停止成长。
基于一个中心之下,有三个基本点,分别为:职业愿景新目标、职业提升新清单、职业路径新规划。
职业愿景新目标
对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同理,职业转型不是见风使舵盲目地转,而是而是围绕职业新愿景新目标来转。可以从复盘过去、回归初心、人生梦想和技能迁移四个方面来寻找职业愿景新目标。
职业愿景目标
① 复盘过去
既然是职业转型,说明这个阶段已经不是职场小白,而是有丰富职业经验的老兵。所以要对过去的职业经验进行反思回顾和盘点总结,过往这些经验是基于主动意愿的?还是被迫无奈的?如果是主动意愿的,那接下来的新目标可以延续以往经验基础之上进行深入探索;如果是被迫无奈的,那可以把以往经验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融合,寻找新的职业可能。过往经验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你的宝贵财富,切忌弃之如履,最好避开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千年古训。
赵子敬过往的8年经验,从一开始团购网站的业务销售,到现在的网红广告代理销售,都是围绕销售展开。虽然一开始选择销售是基于大学选修市场营销的路径依赖所致,但他本人并不排斥销售,8年的职业经验,让他又自己的一套“销售圣经”,同时他觉得自己喜欢跟人沟通聊天的外向型性格也适合做销售,因此,接下来的职业新目标,还是围绕销售展开,只是不想再做网红广告代理的销售,做自己喜欢的行业或自己喜欢的产品的销售。
赵子敬喜欢什么行业或产品呢?从回归初心和人生梦想两个维度去重新定义。
② 回归初心
回归初心简单来说,就是回忆童年曾经许过的愿望,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时候单纯天真异想天开,许下的愿望都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但正是因为天马行空才最接近潜意识的真实心声。如果你现在有能力实现童年的愿望,那说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勇敢重拾童年的愿望吧,如果童年的愿望现在看来太过“离谱”,也没关系,就当做重新收藏一份童年的美好礼物。
赵子敬回想小时候的愿望,其实很扯淡,连飞机都没看过,就说自己想当宇航员。因为老师喜欢那一套,受到老师误导,那时候教授、医生、科学家都是愿望的正确答案。赵子敬的小学时期,刚好遇上古龙金庸的盗版武侠小说风靡校园,他因此知道有个名震江湖的盗帅楚留香,心向往之。于是他跟老师说,长大后到当飞天大盗!老师很生气,觉得他看课外书看坏了,没收了他所有的课外书。那个曾经被老师唾弃的飞天大盗,今天想来,却让他特别感动!因为那是唯一一次对愿望的任性。
③ 人生梦想
人生梦想跟回归初心不一样,回归初心发生在童年/少年,而人生梦想发生在成年,也就是18岁以后一直想做,却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而没有去做的事情。当年没有做,可能因为力量薄弱做不了,也可能迫于生存压力没法做。现在你已工作多年,掌握不少能力,也已解决生存问题,是时候去实现人生的梦想了。
赵子敬是小米手机最早期的发烧友之一,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不离不弃,一直关注小米的新品动态,做了8年的忠实米粉,他所有的电子产品和生活电器,都是小米品牌。他对唐冰尧笑称,他家简直就是小米产品的体验馆。他当年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小米公司上班,什么职位都行,清洁工都无所谓。
只是苦于小米的总部在北京,而他只想留在广州发展,这个梦想就这样一直搁在他的内心深处,如果不是唐冰尧提醒,他都不敢把这个梦想拿出来见人。唐冰尧建议他:“或许你可以尝试去做小米产品的销售。”
这句话点燃了他内心积蓄已久的梦想之火,浑身滚烫,遇见心爱的梦想就像遇见真爱的姑娘,羞涩而激动。两人探讨验证做小米销售的可能性:
第一,赵子敬对小米所有产品如家数珍,在朋友圈里简直是小米产品百事通的存在,他卖小米产品有说服力,而且这也是他的兴趣所在,跟顾客推销小米产品就像跟顾客推销他的热爱一样,饱含激情;第二,小米之家形象体验店在全国落地开花,他的职业根据地广州已有不少小米之家,当然,这些小米之家也是他逛商场最爱逛的地方,也就是说,他想成为小米公司的员工,不再需要跑到北京总部,在广州就能实现;第三,在网上流量入口越来越难掌握,流量费用越来越贵,小米之家形象体验店为天生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子科技品牌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是彻底打通线上线下互通共融的销售闭环的最关键环节,只要深入了解小米之家运营模式的精髓,就可以强力支撑个人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进可以继续为小米之家快速发展的新门店开疆拓土,退可以为其他互联网基因的电子科技品牌建立线下体验店的新零售帝国。
④ 技能迁移
赵子敬从网红广告代理到经营形象体验店,表面上是前后完全不搭边的转行,实际上干的还是老本行,因为从事销售的本质没变,职业技能因而可以大规模迁移,客户心理掌握技能、客户沟通技能、现场杀客技能等等其他相关跨行无碍的销售技能,都可以改个呈现形式重新派上用场。成功避免他在新的行业一切从零开始的窘境,也消除他过去8共工作经验作废的担心。
职业提升新清单
职业愿景新目标是确定职业发展去哪儿的问题,而职业提升新清单是为打造自己有能力去那儿。无论是面临升职、跳槽、还是转行、创业,旧有的能力肯定无法达到新的目标,只有提升新的能力,才能迎来新目标的希望之光。新的能力包括新的知识筹备、新的技能包、新的智慧才干,它是一个系统,如果系统不理顺,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不知从哪开始着手。职业能力提升清单,是解决提升能力系统混乱的一个实用工具,它围绕三方面展开:要读的三本书、要做的三件事、要混的三个圈子。
赵子敬的职业新目标已定:小米之家销售员,以新目标为基础,在唐冰尧的帮助下,赵子敬逐步完善接下来自我成长期间急需用到的《能力提升新清单》
要读的三本书:既然决心要做小米产品的销售,就要彻底了解小米系列产品的前世今生,因此要读的第一本书是《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作者: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赵子敬之前一直做的是业务销售,对新零售线下体验店运营销售一窍不通,这一职业能力短板必须狠狠恶补,因此要读的第二本书是《新零售运营手册》(作者:李世化);真正牛逼的销售,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交易之后的持续复购以及裂变式口碑转介,把销售做到极致就是:赵子敬卖的不是产品,而是赵子敬这个人,顾客不是奔着小米之家,而是奔着赵子敬这个人而来。要达到这个销售境界,就需要在自己服务过的顾客群体里打造个人品牌,因此要读的第三本书是《深潜:10步塑造你的个人品牌》(作者:多利·克拉克)。
要做的三件事:盘点小米之家销售员有哪些岗位要求?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哪些渠道调动哪些资源习得这些能力?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要做的三件事情。赵子敬要做的第一件事,寻找广州培训机构,参加新零售O2O培训,最好能考取相关技能证书,这是进入新行业门槛的通行证;要做的第二件事,考察广州所有小米之家形象店和苹果品牌形象店,考察之后进行横向和竖向对比分析总结;第三件事,不宅在家里,不依赖手机,3次/月走出去参加免费或费用不高的同城线下学习型组织活动、扩展视野、扩宽人脉、提升认知,把自我成长真正落到实处。
要混的三个圈子:为实现职业新目标和满足自我成长新需求,渴望能连接哪些人脉,就要有目的去混哪些圈子。赵子敬要混得第一个圈子:小米粉丝社群圈子,这是自己的未来顾客和衣食父母;第二个圈子:米家门店人员圈子,这是未来引自己入行的同事兼伯乐;第三个圈子:职场学习圈子,一群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分享交流的志同道合者,是自我成长路上的学习好伙伴。
能力提升清单
职业规划新路径
职业愿景新目标和职业提升新清单这两个基本点解决了去哪里和怎么去的问题,而职业规划新路径,则解决如何去的问题。赵子敬未来三年职业发展如何走需要重新规划。
唐冰尧把赵子敬未来三年的职业路径分为三个阶段:新职业转型阶段、新职业崛起阶段、新职业爆发阶段。
新职业转型阶段
转型时间:0.5年
转型内容:继续在原来公司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职业能力提升新清单》的所有内容,这样安排,既保证职业转型过渡期的稳定收入,又为接下来的转型工作提前筹备相关的职业技能,从而避免因突兀转型而带来的一些列恶果。比如,有些人以为说转型就立刻转型是有勇气的表现,其实是冒失行为,转到新行业,要面临新环境适应有困难、收入降下来、一切从零开始等等四面围攻的压力,很容易压倒个人心理承受能力,逼着当事人退回原形,导致转型失败,甚至有可能出现“旧行业回不去,新行业进不来”的惨痛窘境。所以,如果顺利度过职业转型期是一门哲学。
转型目标:成为小米之家高起点发力的潜力股员工。
新职业崛起阶段
崛起时间:2.5年
崛起内容:以销售为突破口,在销售领域获得顾客和领导双重认可后,熟悉小米之家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把自我学习成长的触角延伸到店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掌握新零售运营的所有流程,精通新零售运营最前卫的商业模式,明确新零售运营的适用边界,有一套专属自己新零售运营的思维理论,成为新零售运营领域半个以上的专家,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崛起目标:小米之家广州区域的明星店长。
新职业爆发阶段
爆发时间:3年以后
爆发内容:在新零售运营领域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进可以继续为小米之家快速发展的新门店开疆拓土,退可以为其他互联网基因的电子科技品牌建立线下体验店的新零售帝国。至于选择进还是退,要看3年以后的具体的职业发展机遇。
爆发目标: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式发展,成为新零售运营的全能型人才
职业路径设计
赵子敬刚开始只请了一天假,后来发现一天时间显然不够用,不得不重新打电话给公司多请2天假,连着3天,梳理出未来3年清晰的职业发展之路。他接下来回广州要做的,就是根据职业路径新规划的时间轴,去细化自我成长的周计划、月计划和季度计划。
唐冰尧开玩笑地问:“现在还觉得迷茫、焦虑吗?”
赵子敬不断摇头,说:“不迷茫不焦虑了,这后悔前几年没来找你,要不然我可以少走几年的弯路。”
唐冰尧说:“焦虑的根源在于遗憾过去、担忧现在和恐惧未来,你刚才还说不焦虑,现在又陷入焦虑的死胡同里,相信一些都是最好的安排,你任何时候所做的选择都是那个时候有限认知下的最好选择,要是几年前你找到我,你可能不相信我这一套职业鬼话,那我几年前跟你说今天说过的这些,你觉得能像今天一样起作用吗?”
赵子敬笑了,说:“那倒真的不会,要不是看到吴再义的逆天改变受了极大刺激,我怎么可能从广州风尘仆仆地过来,连着5天乖乖被你灌鸡汤。不过我今天突然明白一个道理,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鸡汤,其实是我潜意识里在逃避自我成长,鸡汤只是我只想不做的合理化借口,揭开鸡汤这层面纱,他实际上是一套自救的方法,在真正做事的人的世界里,并不存在鸡汤一说,只有这套自救方法适不适合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