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K女士

K女士转行做猎头半年了,换了两家公司,一单没成,她找我寻求技术解决方案。

K女士是个很活泼的性子,说话像倒豆子一般,噼噼啪啪,很有意思。我分享了一些找人的方法和步骤,可惜不是日常工作在一起,这些方法放到具体的case中要怎么用,我没法教,只能靠她琢磨。猎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K女士也会埋怨说,公司不培养人,比较急躁,我能理解,尤其是小公司,生存压力更大。不过K女士天生乐观,一会就翻篇了。可是有些事情,我不想让它翻篇,比如这是她半年换的第二家猎头公司了,又不满意。她已经工作七八年,现在还做招聘,简历花成这样,这试错成本是不是有点高?

我最近见了三个人,都有点“试错成本高”。一个自己做老板,2016年开始转型做奶茶,各种尝试,吃了亏,才慢慢摸着点门道;一个小年轻,一年经历了三份工作,最长5个月,最短2个月,如今问他总结出了点什么,还是说不清楚。他们是勇敢的,乐观的,只是一路磕磕绊绊,其实我真心想说:本可以不用这样的。

想起之前有个来访者说:“如果早一点有个人能提点一下,我就不用掉这么多个坑了。”

我说:“掉下去不要紧,说不定是个矿,只是看你有没有挖掘出里面的宝藏。”

其实每份经历都可以是坑,也可以是矿。就看当事人有没有复盘,有没有思考,以及思考的方向和深度,是否可以帮助自己在下一次选择的时候更清晰,规避更多的风险。

比如K女士,之前做培训,她想找一份周末可以休息的工作,并且体面些,价值感高些,于是选择了猎头。她只知道猎头能够满足她的需求,却没看到她要成为一个好猎头,自身需要成长的部分,也没去了解猎头行业内部更细致的情况以及和自己的匹配程度。此其一。

工作后,她发现自己的马大哈给工作带来了困扰,如写错候选人薪资,或者没有核实清楚候选人履历等,自然是挨了老板批评;而且她选择的猎头公司,主做互联网职位,她一个文科生,对IT无感,逼着自己学,都学不进去;加上老板没耐心教她带她,她也就辞了职。她要找一个不做互联网的,老板会带人的。总结完毕。她只看到了当下这份工作中不满意的部分,却没有引申去看,除了这两点,是否还有其他。此其二。

第二份工作,她挑了一个做教育行业的猎头公司,结果又遇到麻烦了。教育行业的职位,薪酬普遍偏低,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如互联网的人高。她之前找年薪七八十万的人,如今月薪几千块的人也要找,心里的落差是肯定有的。还有,当初面试她的人不是她的直属领导,她发现她又遇到了一个强势的上司!之前都总结出来,自己不适合跟强势的老板,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却没有确认清楚,还是一脚踩坑。照这个做法,是不是猎头行业的新坑旧坑都亲自淌一遍,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或者说要靠天降好运,让她正好碰到一个合适的?

这种反复踩坑的模式,只有当事人意识到,并且开始提升自己思考力的时候,才能好转。而我们的模式,向呼吸一样自然,并且顽固。

想起小时候我爸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他说世界上有三种人:

一种人走路跌坑里,下次走到这里,还会跌进去。

第二种人走路跌坑里,下次走到这里,知道绕过去,但换一条路,继续跌新坑。因为他只记得自己跌过的坑。

第三种人走路跌坑里,他会分析这为什么有个坑,下次遇到类似的路况,他会预估到有坑,从而绕过更多的坑。

我当时想,哪有人那么笨,一个坑老掉下去,我要做第三种人。等我长大,我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成为了第三种人。

而我的老爸,他已经忘了,曾经告诉过我这样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042-K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