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徐蕾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温度、热传导、不同材料的热传导速度差别等的科学概念体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热传导的概念,理解热在固体中的传导方式,理解不同材质的固体热传导的速度不同,转变迷思概念。

教学准备:

1、一把拥有木板靠背和金属扶手的椅子。

2、以下材质的细棒:铁棒、木棒、铜棒、玻璃棒等。要求细棒的形状一样。

3、烧杯、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提出:

请同学们摸一摸椅子的木质靠背和金属扶手,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预计回答:金属扶手温度低,木质靠背温度高。)

二、导入热传导概念:

将铁棒放在热水中,请同学们摸一摸铁棒的温度变化。

(引出概念:热在固体中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温低的一端,这种热传递方式成为传导。)

三、猜想

不同材质的物体热传导的速度相同吗?

四、实施探究活动

把铁棒、木棒、铜棒、玻璃棒的一端放入烧杯中的热水里。请同学们用手感觉各棒的末端,哪两支棒最先变热,哪两支棒最后变热。

(铜棒铁棒最先变热,玻璃棒、木棒最后变热。)

结论:

1、不同物质的导热性不同;

2、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成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热导性能较差,成为热的不良导体。

五、纠正迷思概念

1、由于手指的温度比木头和金属温度高,因此在手指触摸到他们的时候,手指的温度会向木头和金属传递;

2、不同物质的热导性能不同。用手触摸椅子的金属扶手和木质靠背时,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手指热量加速导走,而木头的导热性能较差,手指热量导走的速度较慢,因此觉得金属扶手的温度低,木质靠背的温度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设计方案-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