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特别策划《我眼中的2018》——以央视驻外记者的个人视角观察2018年国际局势变化、感知世界发展脉动。本期为该系列的第一期,由央视驻东京站记者王梦为您讲述她眼中日本的这一年。
文 | 王 梦
12月12日,京都
突然飘起小雪,不是很大,但是清清楚楚。
清水寺里,住持在巨大的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一个“灾”字,2018日本年度汉字。
2018年就这样定格在人们面前。
7月上旬,仓敷
仓敷,也许你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在7月的西日本暴雨灾害之前,我也没听说过。但是从它开始,今年我知道了好几个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地方,竟然都是以灾害的形式。
在日本,下暴雨能怎样?
超过200人遇难。
日本媒体出现了“想定外”这个词,说降雨量之大超乎预料。
“想定外”:原意是出乎预料之外,现常用于指超过种种防灾预计的特大灾难。
△今年七月,日本部分地区持续遭受暴雨侵袭引发洪水灾害
△日本仓敷,救援人员在一处被大雨破坏的房子里寻找失踪人员
△央视记者王梦现场报道日本仓敷暴雨灾害
仓敷是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城市,这座在冈山县的小城被洪水滤过了一遍。我第一眼看到的仓敷,半座城市都在水里。房屋,汽车,街道,都像过家家一样泡在水里。
我和摄像大哥顺着水势往里城里走,听见身后有人说中文。扭头看,一个长头发戴着眼镜的姑娘在我们身后和朋友说话,看上去不过20岁左右。
小姑娘告诉我们她姓王。小王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家住在仓敷3年了。前几天的大雨之后,洪水在夜里灌进城,她们连夜跑了出去,住在附近的避难所里。
听说洪水退去一些,小王和爸爸妈妈回家看看,拿些值钱的东西。
站在客厅里的小王妈妈手足无措,好像什么都想拿起来看看,什么都想重新摆好,但是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无从下手。所有的东西是湿乎乎的,盖着泥巴。她打开衣柜,衣服整齐地叠着摞在一起,每一件衣服都是湿的,泥汤从一件衣服上滴答到下一件。
当细小的生活里淌进泥汤,就意味着你要从缝隙中让它重建。
△日本仓敷,民众爬上屋顶等待救援
后来,我们去了广岛,遭受暴雨灾害最严重的一个县。
4年前,我曾经去广岛报道山体滑坡灾害,那次灾害造成40多人遇难。这次,我又去了当年的灾区,因为这次又是灾区。
△2018年7月,日本广岛突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
在上世纪的泡沫经济时代,很多广岛人把房子建在山边,平时是依山傍水,但是暴雨之后就是危险。到现在,广岛有大量建在山坡上山谷里的房子都处于山体滑坡的危险中。
可是没有人愿意离开生活了很久的家,也少有人舍得花大价钱加固房屋。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护这些居民生命的,是堤坝和水库,还有更及时的预警。然而地质专家提醒了很多年:有大量水库修建得比较早,泥沙堆积多,已经难以发挥作用。
所有的整修工作看上去都在推进,但是灾害不会等到资金程序都到位了之后才来。
所以,有多少“想定外”照出的是长久的隐患?
△日本广岛,洪水和泥石流袭击当地,汽车被淹没
7月下旬,大阪
热。
太热了。
这是从7月下旬开始,几乎每个在日本的人见面时候的打招呼方式。我一直觉得日本大部分地方气候温和,不会太冷不会太热,有悠长的春季和秋季,是这个略寡淡的国家的怡人之处。
而在这个夏天,当我打开气温表,看到比我曾驻三年的德里还要高的数字,觉得难以置信。日本媒体又一次频繁使用“想定外”。
最终,炎热超越了难受和难以置信,成了灾难。每天都有上百人因为热被送进医院,一个夏季总共有100多人因为中暑死亡,是去年的一倍还多。而且,大多数的中暑死亡不是发生在户外高温作业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室内。
这些都是为什么?
在日本,一个“为什么”问到底,通常会落在那个显而易见却无可奈何的社会现状: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高龄者占到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叫做老龄化,在日本,这个比例是26%。高龄者对气温的变化不敏感,对抗高温的能力比较弱,而且有些人舍不得开空调,让他们成为高温下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
气温也许会在“想定外”,但高龄者人数一直在意料内。
△今年夏天日本多地出现40度以上高温
9月初,北海道,厚真町
“他们….为什么跪在那里?”
在我们眼前不远不近的田间小路上,两名女子跪在那里,几乎一动不动。我们只能看见她们的背影,看不见她们的表情。而在她们前面,挖掘机和救援人员,正在一栋破碎的房子里翻找。
“她们在等着家人的遗体被挖掘出来吧。”摄像大哥对我说。他像所有日本人一样,在说这些的时候没什么表情。
挖掘机的每一次动作都带来希望,但更有可能是绝望。在这个地震受灾最重的厚真町吉野地区,生活着34人,其中16人遇难。
△9月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里氏6.7级地震。图为北海道厚真町,救援人员在一处被山体滑坡毁坏的房屋中搜寻幸存者。
△北海道6.7级地震引发厚真町大面积塌方
地震后的厚真町,几乎没有完整的房子。这里的居民把平坦安全的土地留给了农田,把居住的房屋建在山脚下。在地质结构相对稳定,这么多年没有发生过大地震的北海道,人们这样一代一代地生活下来。
甚至当6.7级地震来临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习惯性地以为,这个级别的地震在日本不算是大事。
但是,地震之前几天的连续大雨导致山上土壤松软,地震立刻带来山体滑坡,大量的泥沙混着山上的巨石冲毁树木、电线杆,直到一间间房屋。从日本媒体的航拍画面看上去,厚真町的那些山就像被巨大的拖拉机耕了一遍,翻了过来。
所以,厚真町的情况也是“想定外”。
那一天,我们在厚真町,能听到发掘机的声音,能听到救援人员的叫喊声,但是听不到生活的声音。
日本很多时候像是一个严丝合缝运转的机器,从国家的运行到个人的命运,仿佛都有一本操作手册,按照既定的1234操作就好。而当中间的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或者只是进行改变,整套运转就会陷入混乱或者至少是慌乱。
当越来越多的“想定外”接连到来,能怎么应对?
△2018年7月7日,日本仓敷,当地暴雨引发洪水。
12月12日,京都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是年度汉字的主办方。在他们的汉字博物馆里,理事匆匆走向我们,接受采访。那一天,他非常忙。
“唉,很难过,是灾字啊。”我对理事说。
“不过今年的灾,我觉得是灾害的灾,同时也是防灾的灾。灾害之后,人们更有防灾意识,有这样的意思。”
灾难中,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最薄弱的环节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而面对越来越频繁的 “想定外”,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天气,没有办法搬走山脚下的居民,没有办法立刻把堤坝加固,立刻能做的只有加强防灾意识。在那一连串的灾害之后的台风暴雨天气里,预警明显提前了,而且还有专门针对高龄者的预警。
也许“想定外”是原因,但不能让它成为借口。
在7月报道完暴雨灾害之后,我回到东京。有天在书店看到一本杂志,封面是一个姑娘在小桥流水前,上面赫然写着:仓敷。那是7月初出版的杂志,那时一切都还很好。
一个地方总是因为去过就对你来说不一样了。我买了这本杂志,想着哪天还要回到仓敷,看看它的歌舞升平、花样年华。
王梦
央视记者
央视驻日本东京首席记者。曾常驻印度。利比亚战争期间,两次到班加西进行报道。
文中图片源自视觉中国、央视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王兴栋
编辑/王元 车明键
央视新闻
觉得不错,点个好看↓↓↓